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崑山 的景點排在首位的當數五A的 周莊 ,接下來四A的除 錦溪 、 千燈 兩個古鎮外,還有唯一的一個園林就是亭林園了。從家步行到亭林園,不到半小時,閒來無事,就去溜達,把八十元的年卡用到價有所值。多年下來,幾乎走遍園林的每個角落,看遍了山前山後山上山下、春花夏荷秋桂冬雪,乘疫情宅家,整理相冊,配上幾字介紹,也算為家鄉旅遊作點宣傳了。不過,把不同季節、不同工具拍的照片集在一起,真心有點不太協調。沒想到整理相當耗功夫,被拍照的一語中的:太多了,什麼都要!文字只需三分之一,圖片一半……拖至今日,正好碰到#五一小長假#,五一期間,別的地不敢說,這裡一定會再刷。

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先有玉峰山,才有亭林園。亭林園位於昆城 西北 隅,有山形似馬鞍,百里平疇,一峰獨秀。1906年始闢地為 馬鞍山 公園,1936年為紀念顧炎武(號亭林)改名亭林公園。1978年後,亭林園開始大規模的建設與改造,2000 年更名為“ 崑山 亭林園”。 私下以為這個更名恐怕就是為了收費(成人票20元), 崑山 多次蟬聯百強縣之首,這件事情上似乎有點小氣。2016年亭林園提升改造工程開工,現已完成了西入口仿古園林建築、恢復桐榭、籙竹居、顧炎武紀念館和崑曲館的修繕與展陳、海綿城市改造、拱辰門古城牆遺址恢復、遂園(牡丹亭)。現在正改造嘉頓地塊、湖心島,並向西拓展,建設留暉公園。“東南第一山”,文徵明贊玉峰語也。“ 江南 園林甲天下,二分春色在玉峰”,園林專家陳從周評價之句,享有“江東之山良秀絕”之譽。玉峰山習慣被稱作 馬鞍山 ,站在東面的大橋上看,更是貼切,此橋便成了夏日晚上散步的尋常去處,賞個晚霞只要天氣給力,地點絕對正確!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由於山中產潔白如玉的玲瓏石,故 馬鞍山 雅稱玉峰,所在鎮稱玉山鎮,所在縣稱“ 崑山 ”,寄“玉出昆崗”之意。牌坊的兩根花崗岩大柱上,南北兩側鐫有原 上海 《 新民 晚報》副主編、邑人馮英子撰楹聯兩幅,柱陽的一幅,上聯為“歸奇古怪峰高文筆毓千秀”,下聯是“玉潤石靈山名馬鞍傳萬方。”1992年由著名書法家周慧珺書。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柱陰的一幅,上聯為“亭亭秀秀此間洞幽 桃源 閣勝翠微”,下聯是“林林總總是處蓮開並蒂華結瓊瑤”。1992年冬由著名書法家張森書。橫幅為:一峰獨秀。其實此聯往往被人忽略,而一圈下來,你會明白這正好總結了亭林園的經典景點。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大門前的照壁上面是趙樸初先生題寫的”亭林園“三字。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門額上也一致。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東大門即正門,現已修繕一新。疫情期間的防護措施,加了護欄,出示蘇城碼,測體溫,公園內展示館和商業店一律關閉。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進此正門,如若春天,石橋兩旁,鮮花鋪滿大地。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進園過石橋,有五百多年的古紫藤一株,老幹藤粗,橫斜盤曲。春來滿棚綠,零星幾朵花。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紫藤棚北,有一花崗岩,上用篆體鐫刻“玉峰佳處”四個金字,由時任 崑山 市綠化辦副主任劉建華說。石屏 在古藤綠葉之下斑斑駁駁。兩旁的 獅子 看起來似是舊物,不顯威嚴,倒是可愛。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主道往北,到中央草坪,是顧炎武先生的花崗岩石像, 雕像西后側的照壁上,鐫刻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金光閃閃的八個大字(已故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李一氓書),與顧炎武像相匹配,令人肅然起敬。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主道直通顧炎武紀念館,屋頂的雙龍戲珠非常別緻。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顧炎武紀念館東側, 外牆一角,如若冬來,臘梅正好。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紀念館左前方,有棵陳年木香,春來葉綠花繁,清香撲鼻。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顧炎武紀念館1989年興建,1990年落成,2019年修繕一新。門額“亭林先生”落款為晚清詩人、畫家、書法家何紹基。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門額“顧炎武紀念館”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鬍厥文手書。新館擴建後共分為七個展廳,通過繪畫、實物、照片、圖表、圖片、模型、實景、雕塑等,生動展現了顧炎武主要事蹟,同時呈現了其思想精華和代表著作。大門外的臺階上,有棵超過二百年樹齡的朴樹,庭院東西對稱,各有一棵銀杏,另有桂花、楓葉等植物。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在庭院的東側草坪上可以看到一馬一騾組合銅雕,一匹供他代步,一匹為他馱載書箱,見證先生以行作筆,踐行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一生。此圖來自網絡,不妥即刪。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1990年,在“遂園”和顧炎武紀念館,各建碑廊一條。建在顧炎武紀念館的碑廊有碑刻19塊,其中有亭林先生的《 永平 》詩、《秋山》詩、《京口即事》、《復庵記》等由著名書法家朱育蓮、高惠敏(阿敏)、愛新覺羅•曼翁、沈鵬、陸家衡等書寫。目前紀念館仍未開放,找到了早先年拍的一幅,亭林先生的《 永平 》詩。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2019年6月15日,偶遇紀念館前拍劇的,晚了一步,聽到一聲”過,過“ ,“美人”已被”牽“走,手機搶拍一下。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紀念館西南斜對面的建築為明代重臣顧鼎臣祠堂,為表彰其築城抗倭功績而建。1991年公佈為首批市級文保。祠堂小巧,但位置醒目,有牆門間、天井和正廳。天井東側有一棵400餘年樹齡的金桂,西側是一棵高大挺拔的 白玉 蘭樹,寓“金玉滿堂”之意。正廳之中供奉著祠堂主人像,坐像前陳設著與顧鼎臣密切相關的明代 崑山 城的模型。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玉蘭樹下豎立著一塊明隆慶年間禮部尚書趙貞吉撰寫、邑人梁元壽出資鐫刻的《太子 太保 文康顧公崇功祠碑》。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正廳門口右邊一隻 石獅 。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另外一隻石狸。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顧鼎臣是 崑山 八狀元中唯一直接為家鄉人民作出貢獻的狀元,奏請修築磚城牆,抗倭保家鄉。崑山 縣早先“列竹為柵”。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知州費復初為防海寇,始築土城。明弘治四年 崑山 知縣楊子器在土城上建造城樓,將東門改稱為賓曦門,東南門改稱為迎薰門,南門改稱為 朝陽 門,西南門(人們習慣叫小西門)改稱為麗澤門,西門(人們習慣叫大西門)改稱為留暉門,北門(水城 門)改稱為拱辰門。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如今,在原拱辰門遺址,現亭林園 東北 角,一座巍峨的城牆矗立在青山綠水間,融合了老城記憶和文化歷史,成為了亭林園一道新的風景線。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顧鼎臣祠堂東側,矗立著兩塊高大的石碑,分別鐫刻著 “公生明”“廉生威”六個蒼勁古樸的大字。碑陰碑額上有“戒石銘”三字,下方直書:“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出於孟昶(919—965年)的《戒喻辭》。清康 熙九年(1670年)六月,董正衛出任 崑山 知縣,翌年,董捐俸修葺縣衙時,將“公生明”石碑重新置於亭內,立於縣衙大堂甬道上,稱為“戒石亭”,讓官吏出入見之,引以為戒。2000年7月1日,中共 崑山 市紀委、監察局全體黨員,在“公生明”碑旁立“廉生威”石碑。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顧鼎臣祠堂後顧炎武紀念館前有塊綠化地,植有臘梅,樹高枝繁,冬日時花開滿樹,清香撲鼻。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當然還有梅花,也有海棠,少不了的松柏,還建有小巧玲瓏的亭子。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其北就是顧炎武紀念館,繼續沿主道往西。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大場面來了,先上全景 ,若在龍池對面,可望見石牌坊 和龍 亭橋。此地為玉峰山門,可觀之景頗多,一一細說。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先觀山門,牌坊上有著名書畫家朱屺瞻的題詞“玉峰”。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在牌坊前東側牆下,豎有一“三貞碑”,立於明嘉靖十一年(1532),為紀念本地李氏、薛氏、黃氏三位貞烈女子所立,距今已有480餘年,具有較高藝術價值。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牌坊旁有座經幢式靈塔,六角形,上下三層,上二層安置靈骨,下層供焚燒香火。南、西兩面有字。南面的字為:“十方比丘尼及優婆夷囗塔”西面的文字是:“乾隆戊申住持沙門偉明囗”。和尚尼姑同葬一塔,實在少見。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塔後是梁代慧聚寺遺留的青石大柱礎,最上方有“梁慧聚寺遺石”,算是珍貴文物了吧。可見“東南第一峰”勝蹟悠遠豐厚,古有七十二景,梁代慧聚寺,號稱“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再看千年古銀杏樹邊有一座小石拱橋,位於“玉峰”石牌坊西側的龍池畔,東西向橫跨於從玉峰山直瀉而下的 龍泉 澗上(現已無泉水),花崗石單孔拱橋,但拱圈為青石,縱聯分節並列築砌。彷彿是 新建 的園林景觀橋,其實不然。

小拱橋名為“龍亭橋”,橋堍邊還有一塊石碑介紹著這座古橋:始建於元至正初(1341)年,由僧希顏建。此橋原在甲子弄河上,1992年甲子弄河填沒,橋被移建於此。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龍亭橋北側山間,有座叫“瀲灩橋”的小板橋。小橋點綴在這裡形成了獨特的風景,這是亭林園內建在玉峰山上的唯一橋樑,石樑直接擱在山澗兩側的山石上。橋上山蔭濃翠,橋下澗壑深邃,景色特險幽幽,可惜橋下無泉。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每次進園,我總要看一眼那棵別具古樸清雅情致的銀杏樹。從枝葉扶疏到金光颯簌,每個春秋都變幻出無可比擬的風景。這棵古銀杏,已畫過了一千多道年輪。春夏翠綠、秋冬鵝黃的銀杏樹,無論觀賞還是拍攝,四季相宜。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山路兩側,有“雲根”,“ 龍泉 ”等摩崖石刻。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泉水不見,何來龍啊,原來上方還真有三個石雕的龍頭。銀杏樹西,看到了吧。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龍亭橋西一排景觀小築,東西花門穿透。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山門對面,便是崑曲博物館。崑山 是崑曲的發源地,崑曲博物館坐落在玉峰山之陽,是一座磚砌門樓,正中“崑曲博物館”五個大字,是已故崑曲大師俞振飛先生在90歲高齡所書。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也許裝修的緣故,這裡很難碰到開門,有次正好遇見工人運物資,溜進來搶拍一個。博物館庭院內有三塊 太湖 石,可惜水池中的水已抽乾,旁邊兩棵參天的古楓楊。博物館內有古戲臺,內部陳列7個展廳,向遊客展示了崑曲發展的全過程以及相關的著名人物和資料,當然裡面都關著門,看不到了。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沒想到,今年3月20日又到此地時,大門開了小半,又一次溜進去搶拍幾張。“怎麼進來的?”原來工作人員在打掃衛生。“門開著的啊。”難道我還會飛簷走壁。“拍幾張就走。”知趣地答應他們。館內外場地,有著名戲曲的彩塑場景模型,當然挑主要的拍,先入框的是煥然一新的大戲臺。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從戲臺這邊回看觀演樓。整體建築以戲臺、觀演樓為主體建築,軒、閣、樓、臺、迴廊,古色古香,綠樹粉牆,相映交輝。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戲臺下面空地上的水渠本是活水,以昆 曲水 磨腔為構思,把溪水引入館內。堪稱一絕。戲臺到觀演樓的四面原本也都有緩緩的流水,場地東西有《牡丹亭》、《桃花扇》等劇目在水中刻石上顯現。當然目前石雕依然,流水暫無。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古戲臺好像都是木刻鳳凰鑲嵌而成,重重疊疊盤旋而上,形成圓穹,起闊音作用。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戲臺的建造頗有特色,雕樑畫棟,飛簷高翹。沒帶相機時,拍拍的任務自然歸我了,尤其“違規”搶拍,有人眼光明顯露出了鄙視,才一會功夫就在大門口大呼我名,催促出去。只能如此了!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博物館西南角的外牆。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南面相隔不遠,是 新建 的崑曲藝術館,外有十二昆伶萌萌的塑像。外景壘石邀雲,栽樹邀風,園林隱匿在綠蔭之中。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山門外,向西走,山石上安上了醒目的“緣”,不知何意。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山道旁、池塘畔,遍佈著一座座輕盈秀氣的雅亭,合了門口對聯中說的“亭亭秀秀”。亭林公園中的各種亭子不下有二十來處,有明清的、民國的、解放後的;有方形的、六角形的、梅花形的;有敞開的、樓閣式的,千姿百態,各逞其美。還有亭子中的柱聯、橫匾,是人們對文化藝術的享受和對歷史知識的累積。“緣”字旁的觀龍亭,位於小池南部,程振旅題寫亭匾。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每當瓊花節活動期間,這裡便會有崑曲演出,到時觀龍亭臨時被貼上牡丹亭的牌子,演員就在旁邊的曲橋上臨水舞袖,美輪美奐。可惜沒有碰巧,有次遇上演員在亭中卸妝了。牡丹亭前《牡丹亭》,遲到只剩卸妝人。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觀龍亭西側有曲橋添景。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行走的石板路上,偶爾有刻字的條石。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沿主道往西,翠微閣下偏東 有座“春風亭”,那是1984年為紀念 崑山 縣消滅血吸蟲病而建。完整組成此景的應該有三:亭內豎立著“為人民造福” 大理 石碑,是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中央血防領導小組組長魏文伯題書。亭之東側的花崗岩石壁上,鐫刻著毛澤東主席的《送瘟神》詩手跡,陰文。亭之西側有 崑山 縣人民政府為紀念消滅血吸蟲病而立的碑文,由著名書法家胡問遂書寫。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繼續向西,有祖沖之像。說起祖沖之,人們立馬會想到圓周率,其實他的主要成績在數學、天文曆法和機械製造三個領域。此外,劉宋記載,祖沖之精通音律,擅長下棋,還寫有小說《述異記》,其子祖𣈶之也是數學家。那這裡怎麼會有祖沖之的像?原來464年(南朝宋大明六年),祖沖之曾被調到婁縣(今 崑山 東北 )作縣令。為了紀念這位古代偉大科學家、 崑山 工作過的圓周率之父,立像紀念也就可以理解了。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祖沖之像前方不遠處,有個落星潭,傳說中的天外來客流星雨中的一塊隕石降落於此。難道把祖沖之像立在此石背面,讓古代天文學家天天研究它嗎?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繼續沿主道往西,如入煙霧繚繞的仙境。偶遇“韓服”迷,更如進入另類世界。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據《亭林園志》記載,位於 馬鞍山 南側的盆景園原為養餘園遺址。王世楨還著有《養餘園記》。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大門口的迎客大盆景和橫枝招展的“迎客松”。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原先華藏寺所在的地塊已“變身”為一個山地盆景園,百餘盆盆景依山勢錯落分佈,與周邊環境相映成趣,成為 江南 盆景園中的獨特一景。盆景造型各具特色,遊人可以透過一個個微縮的盆景,感受園林的無盡意蘊。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小仙女們,飛起來啊。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山水濃縮於咫尺的盆缽之中,成為了一幅立體的“畫” ,一首無聲的“詩”。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繼續往西,回眸一顧。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西行上蓴菜橋,原是一座在 崑山 城內 宣化 坊武康石古橋。清嘉慶九年,汪學金的《婁東詩派》詩集,光緒年間的《昆新兩縣續修合志》載:明洪武十年(1377年),邑人楊子昌建。清雍正二年(1724年),加寬了橋面。光緒八年(1883年),里人重修。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因建 中山 堂,拆去一半。1992年,古橋在 崑山 城區改造時被拆。2000年,將橋原構件移建到亭林園。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蓴菜橋最大的特色在古橋的兩側面,北側為武康石刻制的雙龍戲珠浮雕。南側面橋樑是花崗石材質,刻有橋名“蓴菜橋”和修橋時間為清光緒八年三月(1883年),其中“蓴”即“蓴”的繁體字。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看過蓴菜橋西行不久,便可看到與之相似的羅漢橋,花崗石單孔梁式橋,將軍墩,橋面較寬,無踏步。羅漢橋的始建,舊史有兩種記載:一說康熙年間的《 崑山 縣誌》曰: 元至正二年(1342年),僧希顏建。另一說光緒年間的《昆新兩縣續修合志》曰: 元至正二年(1342年),僧希顏重建。清嘉慶三年(1798年),里人重修。羅漢橋與蓴菜橋同時被拆遷按原樣移建現址。望柱與橋欄抱鼓石都是新添加的,古橋部分最有特色的橋樑側面,整個橋樑側面滿刻精雕唐宋風格的牡丹纏蓮花圖案。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而如果從“落星潭”往西折向南,則是“丹實瓊芳”,新植了大片瓊花。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今春花開季節,特地錄了視頻。

“丹實瓊芳”西邊有個名字非常詩意的花雨軒,若逢花開,應景了。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軒旁皆花樹。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花雨軒西側是雙蓮亭和九曲橋。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池塘的蓮花不知什麼品種,葉子如睡蓮,花亭亭玉立,不“睡”在水面。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小巧玲瓏,煞是可愛。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一定要夏天來,橋兩邊蓮開亭亭。行走曲橋上,如在踏花行。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從“丹實瓊芳”往南直行,過橋就是精美的磚雕畫——古 馬鞍山 圖。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站立橋頭西望,偶爾趣境入框。

橋東有亭,亭旁有榴。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花開時節,真是美豔。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橋之東南,一片新貌。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往前有廣場,立著巨大的照壁,上面刻有精美的磚雕畫,古時的景點一一鋪開,向過往旅人講述這裡的前世今生。照壁上的古 馬鞍山 圖參照了《 馬鞍山 志》、《嘉靖縣誌》等多種史料,並融入了 江南 魚米之鄉的特色人文景觀,成為亭林園歷史文化的一個縮影。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照壁背後,還刻有歷代文人描繪 馬鞍山 的詩詞,唐代詩人孟郊、張祜與宋代王安石的詩被稱為“山中四絕”。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折西便是西大門,“日月同輝”雕塑對著河對面的古 馬鞍山 圖。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雕塑東側,有 上海 世博會期間 崑山 “ 友誼 日”栽下的“世博 友誼 樹”。當時來自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參展代表、 上海 世博局領導及眾多海內外媒體蒞臨 崑山 共襄盛舉。 崑山 就是在亭林園舉行了歡迎儀式,市委書記張國華和 上海 世博局黨委副書記莫負春共同為世博“ 友誼樹”揭幕。

週末微旅行:山秀林漸深 庭院蘊人文  崑山—亭林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