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後的“平安笑臉” ——精準扶貧讓群眾收穫穩穩的幸福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衝鋒號已經吹響。重慶市委、市政府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農村基礎設施不斷改善,產業發展成效顯著,廣大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強烈。

春暖花開的時節,

來自我縣7個村、12戶貧困戶

開心地講述著他們的脫貧故事,

一張張幸福的笑臉,

記錄著脫貧攻堅的磅礴力量。

脫貧後的“平安笑臉” ——精準扶貧讓群眾收穫穩穩的幸福

趙明輝:

扶貧貸款作用大 發展養殖掙十萬

脫貧後的“平安笑臉” ——精準扶貧讓群眾收穫穩穩的幸福

天台村建卡貧困戶趙明輝

天台村47歲趙明輝笑了,他開心的是從廣東回到平安後,通過發展產業,不用背井離鄉,年收入也能達到10萬以上,照顧患病妻子和發展產業兩不誤。

2009年,原本在廣東打工收入可觀的趙明輝因為妻子突然患病、兩個孩子無人照料,無奈選擇回到家鄉。妻子的治療費用、兩個孩子的學費讓這個家庭的生活舉步維艱,2012年,趙明輝成了建卡貧困戶。2013年,在政府鼓勵和政策支持下,趙明輝通過在農行申請到的5萬元的扶貧貸款搞起了蔬菜種植和土雞養殖。

如今,趙明輝通過幾年的發展,每年收入能達到10萬元。他還免費贈給周邊鄉親蔬菜種子,傳授種植技術,共享銷售渠道,帶領鄉親們一起致富,成了天台村遠近聞名的“蔬菜種植達人”。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平安鄉以“特色產業佈局,規模帶動增收”為思路,在2019年全年投資1665.7萬元發展產業項目22個,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56個,12個村集體經濟組織與41家企業實現利益聯結,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

熊尚權、楊澤珍夫婦:

舊屋換新房 吃水、用電有保障

脫貧後的“平安笑臉” ——精準扶貧讓群眾收穫穩穩的幸福

和平村 熊尚權、楊澤珍夫婦

和平村的熊尚權、楊澤珍夫婦笑了,他們開心的是終於搬出了上漏下溼不弊風雨的老房屋,搬進了鑽包安置點(海城.鑽包幸福家園)的新房。

熊尚權,建卡貧困戶。2018年12月之前,一家5口人擠在山上破舊的老土坯房裡,吃水難用電沒保障、交通不便讓這一家3代人嚐盡了因為貧困帶來的苦滋味,擺脫貧困的心情尤其迫切。2018年12月,平安鄉和平鑽包安置點完工,熊尚權一家成了最早搬入安置點入住的一家。

如今,住上新房後,吃水、用電有保障,兒子外出務工、孫子上學更加便利。在政府的幫助下,老兩口還種起了菸葉、翠李,收入有了保障。最讓老兩口歡喜的是政府為安置點安裝的鍛鍊器材,茶餘飯後老兩口最樂忠於鍛鍊身體,口中時常唸叨著,如今要鍛鍊好身體,爭取多享受幾年這難得的福氣。

2018年以來,平安鄉以農村危房改造、舊房整治提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試點等建設項目為載體,實施農村危房改造1091戶、易地扶貧搬遷113戶409人、人居環境“五改”1850戶、市政建設投資1291.60萬元,村容整潔、環境優美、鄉風文明的美麗鄉村正逐步顯現。

陳秀林:

幹部工作有了幹勁 群眾生活有了奔頭

脫貧後的“平安笑臉” ——精準扶貧讓群眾收穫穩穩的幸福

平安鄉射淌村黨支部書記陳秀林

射淌村黨支部書記陳秀林笑了,他開心的是射淌村甩掉了全鄉“後進村”這頂帽子,幹部工作有了幹勁,群眾生活有了奔頭。

“當時去射淌村上任是完全領教了,幾個回合下來腦殼痛,工作開展不了,處處是問題,處處是矛盾。”陳秀林2017年臨陣受命兼任射淌村黨支部書記,同時還擔任了平安鄉農業服務中心主任。當時的射淌村民調在全鄉排列倒數,光上任村委會遺留的問題就有30多個,群眾扯皮打架上訪是日常,是全鄉出名的上訪村、後進村。

3年裡,陳秀林帶領村支兩委幹部踐行“四訪”工作法、“六個環節”工作法,以幹部擔責不推諉、敢於做事不扯皮、敢於代言不怕事的工作態度要求自己。村支兩委在社會治理上狠下功夫,邊學邊幹、邊幹邊學、日積月累中,形成射淌村“如一”工作法,引導全村群眾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展。

如今,射淌村77戶289名貧困戶已經全部脫貧,基礎設施日趨完善、產業發展進步明顯,群眾內生動力充分激發,群眾滿意度顯著提升,民調也從全鄉倒數提升到全鄉前列,全鄉出名的“後進村”華麗蛻變成了“模範村”。

近年來,平安鄉黨委政府全面落實“3344”基層治理黨建強村專項行動,三抓三治強基礎,“四訪四議”提民意,四個示範出形象。全鄉打造了一支能吃苦、有擔當、出成果的基層幹部隊伍。

除了他們,如今的平安鄉還有很多張笑臉,詠悟村84歲的謝少友老奶奶笑了,她開心的是平安網紅“蔥花兒”幫她在網上直播賣出了家裡的農產品;天台村貧困戶陳金明笑了,他開心的是不但靠養羊脫了貧,還成了鄉里的養羊大戶;文昌村“山頂洞人”朱學兵笑了,他開心的是全家住上了新房,三個孩子上學也有了保障..........

脫貧後的“平安笑臉” ——精準扶貧讓群眾收穫穩穩的幸福

詠悟村84歲的謝少友和“蔥花”一起直播賣臘肉


脫貧後的“平安笑臉” ——精準扶貧讓群眾收穫穩穩的幸福

文昌村“山頂洞人”朱學兵一家

脫貧後的“平安笑臉” ——精準扶貧讓群眾收穫穩穩的幸福

天台村養羊大戶陳金明的兩個兒子

張張笑臉的背後,是這些走出貧困的人們心裡濃濃的幸福感,是平安鄉脫貧攻堅工作顯著成效的生動註腳。

如今的平安鄉,已然拔掉了“窮根”,全鄉幹部群眾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正以高昂的鬥志,必勝的決心去努力實現“建設幸福平安,爭創全市標杆”這一目標,為打造脫貧攻堅“奉節樣板”而努力奮鬥。

來源:奉節微發佈 記者:田鈞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