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故事」~嬉戲

【原文】清·高士奇《牧齋遺事》

牧齋家居一日赴親朋家宴。

肩輿歸。過迎恩橋。

輿夫蹉跌。牧齋亦仆地。

及歸而忽得奇疾。

立則目欲上視。

頭欲翻於地。臥則否。

屢延醫診治。不效。

時邑有良醫喻嘉言。

適往他郡治疾。

亟遣僕往邀。越數日。

喻始至。問致疾之由。

遽曰。疾易治。無恐。

因語掌家政者曰。

府中輿夫強有力善走者。

命數人來。於是呼至數人。

至。

遇命飫以酒飯。告之曰。

若曹須儘量飽餐。

且可嬉戲為樂也。

乃令分列於庭之四隅。

先用兩人夾持而行。

自東。則疾趨之西;

自南。則疾趨之北。

無一息停。主人殊苦顛播。

喻不顧。益促之驟。

少頃。令息。則已霍然矣。

時他醫在旁。未曉其故。

喻曰。是因下橋倒僕。

左邊第幾葉肝搐搦而然。

今扶掖之疾走。

抖擻經絡。

則肝葉可舒。既復其位。

則木氣敷暢。

而頭目安適矣。

此非藥餌之所能為也。

牧齋益神其術。

稱喻為聖醫。


【解讀語音】


嬉戲_解讀.MP32:11

來自天馬山房


【注1】

喻嘉言

本名喻昌,字嘉言。明末清初著名醫學家,1585—1670,江西南昌府新建(今南昌市新建縣)人。因新建古稱西昌,故晚號西昌老人

喻嘉言還有過一段與明末清初著名文人錢謙益鮮為人知的交往。錢謙益是明代崇禎年間的翰林編修、大學士。

這個故事講的就是為錢謙益治病的事。

喻昌在中醫學理論研究方面頗有貢獻,不僅於《傷寒論》的研究獨有體會,倡導三綱學說,而且對於中醫基礎理論問題頗有建樹。其大氣論、秋燥論的觀點亦為後世所稱許。此外,其強調辨證施治,倡導診治規範,亦很有學術價值。至於其臨床經驗亦十分豐富,治痢用活人敗麥散以逆流挽舟,治關格用進退黃連湯升降陰陽等,都被後人所推崇。

清初三大著名醫家:

喻嘉言。

張璐(1617~約1699)字路玉,晚號石頑老人,江南長州人(今江蘇蘇州)。生於明萬曆四十五年,卒於清康熙三十八年,即公元1617~1699年間,享年八十二歲。與喻昌、吳謙齊名,被稱為我國清初三大醫家之一。有《傷寒纘論》、《傷寒緒論》、《傷寒兼證析義》、《張氏醫通》、《千金方衍義》、《本經逢原》、《診宗三昧》等。

吳謙(1689~1748年),字六吉,清朝安徽歙縣人。宮廷御醫,乾隆時為太醫院院判。《醫宗金鑑》是乾隆御製欽定的一部綜合性醫書,全書90卷,是我國綜合性中醫醫書最完善簡要的一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