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在洗澡泡溫泉,這邊在踏青、嬉戲,風情小鎮的慢生活盡在細節

湯河溫泉小鎮的美在於“天人合一”天然野浴的溫泉,也在恬淡、閒適的山村慢生活。一切都在春光裡發酵,釀造小鎮沉醉的風情和愜意。

老鸛河水源自於伏牛山北麓,又從熊耳山主峰腳下流過,吸納了伏牛山和熊耳山的靈氣兒、仙氣兒和潔淨。在熊耳山腳下不經意繞過一道彎,歇一歇腳,成就了一個溫泉,還有對面的那道河灣——河東灣。

溫泉水是天賜的,而一河水太過完美,吸引鸛鳥來此棲息。久而久之,河流也有了名字——老鸛河。因鸛鳥而老,還是因河而老,已經無法考究。


那邊在洗澡泡溫泉,這邊在踏青、嬉戲,風情小鎮的慢生活盡在細節

鸛鳥因河而棲息,溫泉則滋潤了小鎮的男男女女,野浴成了中原獨一無二的風情。

溫泉和河東灣,也只是一條老鸛河的距離。這邊是鄉親們在露天野浴,那邊就是靜靜的河東灣,不張揚,也不躲避。

不妨去河東灣走一走、看一看。

那邊在洗澡泡溫泉,這邊在踏青、嬉戲,風情小鎮的慢生活盡在細節

一個淺淺的山洞,河灣被裁切成一泓碧波。楊柳、油菜花、蘆葦都在河灣裡靜靜生長,即便河岸的崖壁,也化作象鼻,化作大鼻子老人,暢飲來自深山的清水。這是河東灣給遊人最初的印象。

比水潭大不了多少,要說成是湖泊,又顯得不夠大氣,也只能算是小鎮旁邊的一個人工湖。隔著老鸛河和“湯池”溫泉相望,他們應該屬於一條河裡的水。湖水來自上游,而溫泉水則來自湯池山下的石縫裡。在湯河小鎮的一角,洗去小鎮人的一身疲勞和世俗之後,匯到了一起。

然後繼續南流,匯入丹水,再也不曾回頭。

那邊在洗澡泡溫泉,這邊在踏青、嬉戲,風情小鎮的慢生活盡在細節

而匯聚於河東灣的水,因來自於深山,還沒有見過大世面,似乎有點害羞,清澈地讓人心疼。

現在是春天,有詩人說“春來江水綠如藍”,但這裡雖然不是江南,但也勝似江南。因為這一池春水,藍得似乎有點過分,看不到水底兒,只剩下整塊的平面。除了彼岸,沒有一絲縫隙。

仔細想來,從北方過了熊耳山,那是秦嶺——淮河天然的南北地理分界線,熊耳山的南麓應該就是南方了,這一池碧水,說是南方也是貼切的。

那邊在洗澡泡溫泉,這邊在踏青、嬉戲,風情小鎮的慢生活盡在細節

“能不憶江南?”忽然就懷疑古人的詩寫的就是這裡。

從河面或者松濤間過來的風吹過湖面,波瀾不驚。楊柳並沒有多少年歲,還有點孱弱,纖細的枝條夠不到水面,在風中輕輕擺動。幾艘遊船泊在岸邊,但沒有遊客,顯得有點孤單。

蘆葦叢似乎也不喜歡熱鬧,並不顯得擁擠,只在對岸的水邊有那麼幾叢,一艘小氣墊船偎依在身邊。依然是沒有遊客。

遊客在哪裡?


那邊在洗澡泡溫泉,這邊在踏青、嬉戲,風情小鎮的慢生活盡在細節

遊客還是有的,只是沒有在水上游玩。傍岸的遊覽步道上,一群遊客嘻嘻哈哈打鬧著走過來。手裡摔著柳枝,捧著剛採的黃橙橙的花兒,笑著,走著。

路邊的花色最多的是油菜花,或一片,或一叢,甚至也有一顆的,但都很茂盛的樣子,顏色正好,花兒正豔。遊客彎下腰聞一聞花香,蹲下身子,拍一段抖音,或者僅僅是自拍一張。油菜花也並不緊張,不管遊客有沒有戴著口罩,都是一樣的態度,並不躲避,或者厭煩。

那邊在洗澡泡溫泉,這邊在踏青、嬉戲,風情小鎮的慢生活盡在細節

風清氣爽的河灣裡,遊客也並不多。空氣裡除了花的香、草的香、泥土的香,還有微風吹過水麵的味道。這裡的空氣是乾淨的。

向對岸看去,一頭“大象”伸進水裡正在暢飲,鼻子浸在水裡,只露出大大的耳朵。耳朵窩裡那隻小眼好像還在眨巴著,一邊喝水,一邊警惕地看著周圍的動靜。

那邊在洗澡泡溫泉,這邊在踏青、嬉戲,風情小鎮的慢生活盡在細節

再換個角度,又像一個大鼻子老外,有點滄桑,有點冷酷,一動不動站在水裡,只露出碩大的腦袋出來。

那邊在洗澡泡溫泉,這邊在踏青、嬉戲,風情小鎮的慢生活盡在細節

一個小女娃踩著踏板車興奮地滑過來,旁邊的小男孩大哥哥一般張開雙臂護著小妹妹,好溫馨、可愛的樣子。

忽然,小女孩發現了什麼,把滑板扔到一邊,蹦蹦跳跳和小男孩奔向河邊。在小河邊歡呼、跳躍,似乎在尋找什麼?

那邊在洗澡泡溫泉,這邊在踏青、嬉戲,風情小鎮的慢生活盡在細節

小男孩翻開一塊石板,小女孩跨站地張開了雙臂。莫非發現了大魚?

這樣的一灘水,大魚是不可能的,也許僅僅是一個螃蟹,一隻小蝦。但這些,就組構成小女孩、小男孩美妙的童年。

若干年以後,一定會成為他們童年的一段美好回憶。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我的鏡頭記錄下了這一刻。

那邊在洗澡泡溫泉,這邊在踏青、嬉戲,風情小鎮的慢生活盡在細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