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不好還是不停“作”,為什麼有人總愛在作死的邊緣試探?

明知不好還是不停“作”,為什麼有人總愛在作死的邊緣試探?

本文整理自「人生答疑館」精華回答

By 壹心理答主


“女孩子要是開始多標,開始作,男人大概做什麼說什麼都是錯的”

每一個缺乏安全感,渴望被人關注的人,都會想要用“作”的方式引起別人的注意,證明自己無論多麼糟糕或者無理取鬧都依然被人愛著。


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總是覺得“作”是一個人的事,是這個人本身的問題。但其實更多的情況是,那些“越作越烈”的人身邊多有一些習慣性漠視TA,貶低TA,無法給TA足夠安全感的人。


所以面對別人的“作”,我們也要適度寬容,多看看他們背後的真正需求


其實“作”也並非都是壞事,把握好適度原則,也能為平淡生活增添樂趣。無法控制自己的“作”,也許是你有強烈的情感需求沒有被滿足。這時候你該做的就是覺察自己的需求,並學習用一種更溫和的方式來表達。


>>>來自壹心理小蘑菇的提問:

(點擊文末“瞭解更多”,查看原問題詳情)


明明知道不好還是不停“作”,如何理解這個行為呢?

人為什麼要“作”(zuo),每個人應該面對過這樣的情況吧,在婚姻戀愛裡、在家庭關係裡、在與朋友相處之間等等,有時候會控制不住自己的“作”(zuo),就算明明知道這樣做不好,但還是會不停地“作”?我們該如何理解這個行為呢?


明知不好還是不停“作”,為什麼有人總愛在作死的邊緣試探?

“作”的人都有個缺愛的靈魂

壹心理優質回答者@元一

三級心理諮詢師 二級婚姻家庭諮詢師


題主你好

說到作,大概是戀愛當中排的上號的頑疾。為何說是頑疾,因為有些人作起來,連自己都受不了。

在我看來,“作”有兩個最為明顯的特點:一是小題大做,二是從不好好說話。


沒事給你整點事情出來,有事就要鬧個天翻地覆,而且鬧的方式還是特別讓人難以捉摸,要不就是哼哼唧唧不說話,要麼就是哭哭啼啼淚不止,還有就是拐彎抹角讓你猜不透。

但是就像所有的行為背後都有驅動的動機,都在表達這行為者本身的需求一樣,愛作的人也是一樣的,他們也有自己的動機和要滿足的需求,作不過是他們的一種表達方式,本質上就像我們說話一樣,不過是他們這種方式不容易被人理解,容易讓人反感。

那麼作的背後到底是什麼呢?其實作的背後都是一個缺愛的靈魂。


愛作的人一般想達到兩種目的,一種是博取關注,通過作的方式來讓大家看見自己,這種人平時內心比較孤獨,想通過作這種方式告訴身邊的人:你們看看我好不好,這種大多見於普通的人際關係中;另一種目的則更為常見,通過作來確認自己是不是被愛著的,他們普遍會有這樣的想法,你愛我就應該對我怎麼怎麼樣,比如說你愛我就應該忍受我的小脾氣,你愛我就應該在我需要的時候時刻陪著我等等,這種多見於親密關係中,比如戀人,夫妻等。

喜歡作的人也分為兩種,一種是有界限的作,一種是沒有界限的作。


有界限的作指的是那些用作來調節生活的人,知道適可而止,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做作,什麼時候不可以作,這種作對於感情來說是一種保鮮劑,小作怡情;而第二種屬於沒有界限的作,任何時候,任何地點,任何情況,想作就作,任何人和這種人相處都會很累。


如果你是這樣的人,那麼你需要去看看你的內心,是不是對愛人的不信任,還是自己太過於敏感,這種大多都是自己內心有癥結沒有打開,找到這個癥結的原因,大多都是和過往經歷有關係,然後去療愈自己;


而如果你正和這麼個人相處,那麼你需要看到她作的背後,是她渴望被愛,給她多一些耐心,多一些關愛,然後幫助她一起去克服大部分作的人都知道作是不好的,但是她們控制不住,需要你的幫助。

希望對你有幫助!


明知不好還是不停“作”,為什麼有人總愛在作死的邊緣試探?

“作”是人的天性,“作”能獲得快感

壹心理優質回答者@Levi

成長,從心開始


Hello, 樓主你好~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 “作”,只是想要表現自己而已~

可能是表現給他人看,也可能是表現給自己看~

想讓他人知道自己可以,也想要知道自己是否可以~


所以,我們開始 “作” ,這是人的天性。


有的人存在感太低,有可能是為了找存在感,更突出他的存在,也有可能是為了讓別人注意到他,或者是他本身就只是想試一試。這是一個可以獲得快感的過程,相對來說,結果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如果把“作”作為一種行為來理解,需要考慮諸如環境(誘因)、認知和情緒、需要和動機等內外部因素。所以,總體來說:人的行為是人的內在因素和外在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


明知會“作死”,為何還在不停“作”?


我們作的目的不是為了作本身,而是為了讓他人或者自己知道我可以怎樣,我需要怎樣,引起對方的響應,從而證明什麼東西。


舉個例子:某些女生說分手的目的不是分手本身,而是為了讓對方知道我的情緒,讓對方拒絕並竭盡挽留(很多時候是無意識狀態下的,不是故意為之),從而證明我是被愛的。


與此同時,在我的內心裡我認為那麼“作”和差勁的我,對方90%(或者更多)會真的和我分手,但我還是抱有10%(或者更少)的期待對方會拒絕並挽留我。


所以,當對方拒絕和挽留我時,我會有極大的滿足感(你看,我那麼“作”,他還沒有離開我,對我依舊很好,說明他是真的喜歡我);當對方接受分手時,我在表面也不會有挫敗感,同時也驗證了我內心對自己的認知:遇到那麼“作”的人,誰會不離開呢?


總之,No zuo,no die


best regards


Levi


明知不好還是不停“作”,為什麼有人總愛在作死的邊緣試探?

沒有活出自我的人更喜歡“作死”

壹心理優質回答者@樂土心理

二級心理諮詢師


前些年流行一個說法“no zuo no die”,可以回應你的提問。


zuo是為了更好地die。也就是人用zuo來找die,俗稱“找死”。人為什麼會控制不住找死呢?在瀕死體驗狀態時,人們會更有活著的感覺。比如喜歡玩極限運動的人、喜歡虐戀的人、喜歡塞車的人………



來到世間走一遭,如果都沒有“活過”的感覺,會在離開時心存遺憾。為了沒有遺憾,只能盡情地zuo了。這很符合存在主義心理諮詢大師歐文·亞隆的觀念——一個人越沒有活出自我,死亡焦慮會越嚴重,即越怕死。


明知不好還是不停“作”,為什麼有人總愛在作死的邊緣試探?

“作”是互動產生的,並不是一個人的錯。

壹心理優質回答者@可樂

心理系學生,想幫助更多人獲得親密關係


題主你好,關於你提到的,在婚姻戀愛裡、在家庭關係裡、在與朋友相處之間等等,有時候會控制不住自己的“作”的情況,首先想到的是一幅圖,

人們在邊緣不斷試探,想要知道界限在哪。


比如說在婚姻和戀愛關係中,我們會想要知道對方有多愛自己,現在市面上也會有各種各樣的營銷,像是他的這個行為說明他愛你,他的那個行為說明他在乎你,如果他生氣了那就對了等等。我們不停地試探那個點,因為總擔心這份愛會變少。


在家庭關係中,想要看看爸爸媽媽有多在乎你,去做很多可能會傷害他們的事,看看他們會不會因此拋棄你,而如果沒有得到答案,會不停地試探,直到對方做出生氣的表情,趕忙說一句,啊,看吧,這份愛果然不夠。


在朋友相處間,希望自己付出的總能得到同等回報,希望確定自己在朋友心裡的地位是有的,有的時候還會和朋友的男(女)朋友來爭。


這些並不是一個人就能的起來的,問題是在互動中產生的,參與者人人有份。

我剛開始作的時候,你漠不關心,我就想知道你什麼時候才能有表情,就算是生氣也能說明你還在乎我。


作的人多半是想要確認這份愛還在,這份關懷沒有少而已。


在關係中多一份關心,多一份確定的話語,多一些溫和的表情。讓作消失於無形。


祝開心。


點擊下方“瞭解更多”,查看剩餘的回答

人生答疑館

你的心理學互助·成長社區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