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扭傷一個月了經治療可以走路了,但是還有點微腫怎麼辦?

用戶3306548241407


腳踝扭傷一個多月才可以走路,說明當時扭傷的情況還是比較重的,即使沒有骨折,也有可能存在著韌帶的損傷,但是隻要能開始走路,就是康復的第1步,慢慢就會越來越好,那麼在這個時候開始出現腳踝的腫脹應該怎麼辦呢?

因為腳踝扭傷,已經一個多月沒有走路了,那麼長時間的臥床呢,患者的下肢就會適應這種狀態,整個下肢的血液循環將會明顯的減慢,而且呢,在床上躺著的時候,整個下肢是放平的,那麼在下地的時候,整個身體是站立起來的,血流就會向肢體遠端湧去,那自然就會導致下肢出現一定的腫脹。


沒有受傷的時候,因為血液循環相對來講速度比較快,而且在行走的過程當中,通過小腿肌肉的泵的作用會將血液泵迴心髒,腫脹的情況往往比較輕,通常情況下都是要長時間的行走,比如逛街三四個小時以後才會出現腫脹,但是對於踝關節損傷的人就不一樣了,血液循環減慢,站立後血液流向遠端,就導致腫脹了,有些患者甚至會因為長時間臥床,行走的時候,因為血液的淤積出現足踝顏色的改變,比如顏色變成青紫。

如何應對呢?

●如果在行走的過程當中出現踝關節的腫脹以及顏色的改變,別怕!這是正常現象。有些朋友呢,在恢復的初期,心底裡已經產生了恐懼感,恐怕在行走的過程當中有個風吹草動,踝關節再次扭傷了,還要在床上躺一段時間,所以面對這種腫脹就會有一種什麼做法呢,趕緊回床上躺著,不敢走了!

這樣做是不對的!如果繼續躺著的話,血液循環將會變得更加差,而且長時間的不負重活動,慢慢的會出現踝關節的骨質疏鬆,對於恢復沒有任何的好處。

●循序漸進的恢復行走。大家明白了,下地行走時輕度的腫脹是正常現象的話,那麼就可以慢慢的進行,行走的康復鍛鍊,但是在行走的初期,一定注意行走的時間不要太長,每次行走3~5分鐘左右就可以了,慢慢的讓血管有一個適應的過程,走3~5分鐘之後回去躺著,進行康復鍛鍊。這樣呢,對於血管的刺激相對來講是比較小的,不會因為初期驟然的長時間行走導致難以消退的腫脹。

之後呢,自己關鍵恢復的情況慢慢的延長行走的時間,那就不會加重腫脹的情況了。

那些出現肢體遠端,尤其是足踝部顏色改變的人群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恢復呢?這要看當時踝關節的傷情,如果存在著骨折,可能時間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要3個月到6個月的時間,如果損傷的情況比較輕,可能過一兩個月慢慢就消失了。

●如果足踝損傷比較重的人群,在進行行走鍛鍊的時候要有支撐,可以使用一個柺杖。這樣呢,既可以避免受傷的踝關節受到過度的刺激導致腫脹,另外一個也起到了一個防護的作用,防止人們在行走康復鍛鍊過程避免意外的發生。

●藥物。如果腫脹不是特別的嚴重,可以不服用藥物,那麼如果只要下地行走就會出現明顯的踝關節腫脹,那麼可以通過一些促進靜脈迴流,促進腫脹消退的藥物來幫助自己減輕症狀,比較常用的是馬粟種子提取物,對於緩解腫脹效果還是非常好的。

康復鍛鍊

那在注意了以上的這些細節以後,還是要堅持進行踝關節的康復鍛鍊,通過科學的康復鍛鍊可以促進下肢的血液循環,更快的讓患者恢復到原來健康的血液循環狀態當中去,另外通過一些踝關節的活動性訓練或者是力量訓練,可以讓踝關節變得更加穩定,所以在行走的過程當中腫脹自然也會有明顯的減輕。






總結

如果踝關節扭傷以後,經歷了長時間的臥床,再次下地行走時出現腫脹是很正常的,即使出現了行走時,足踝部顏色的改變也是比較正常的,這是由於血液循環的問題導致的,需要進行系統的康復鍛鍊,要有耐心,慢慢的這些症狀就會減輕,如果症狀相對來講比較嚴重的話,可以口服藥物,幫助促進靜脈的迴流,減輕腫脹,那如果腫脹長時間的不減輕,甚至有越來越重的趨勢,那麼可能要去醫院進行下肢血管彩超的檢查,明確是否因為長時間的臥床導致了血管出現了血靜脈血栓。如果您還有其他的疑惑,可以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討。

我是堅持用簡單語言解釋複雜疾病知識的謝新輝,碼字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幫忙點個關注我點個贊吧,如果您或者是您的家人朋友也有踝關節扭傷這方面的困擾,請把這篇文章轉發給需要的他們吧,謝謝了!


想好好做醫生的胖子


之心老師談健身。

腳扭傷一個月,經過治療可以走路,怎麼辦?最好的康復就是開始進行正常的走路,痛、腫,甚至局部發脹、發紫都是正常現象。除非患者年歲比較大、行動已經不方便了,又或者當初傷得非常的嚴重,韌帶斷裂。但既然已經能走路了,就已經說明骨頭沒事,韌帶已經癒合了。

既然已經癒合了,為什麼還不敢走路呢?而且要按照正常的步態來走,痛是正常的,腫也是可能的。你越是遷就,康復的速度就越慢,痛的時間也就越長。在治療的過程中腳是被固定的,基本沒有活動,一個月的時間內局部就會出現粘連,尤其是在損傷的部位,韌帶、肌肉的筋膜都會有粘連,這些粘連被拉開的過程,肯定會痛。你什麼時候去拉開這些粘連,就什麼時候痛,所以很多人會在傷後不動,哪怕完全好了,只要再重新獲得,局部都會有疼痛。這些疼痛只有在完全活動開了,才會慢慢的消除,靜養肯定不可能消除。

所以你現在就從正常的走路開始,痛的明顯就慢點走,不能用步態去遷就。然後配合著做一些熱敷、泡腳、局部按摩等理論手段,可以加速康復,減輕疼痛。有條件的可以做一些踝關節的康復動作,加速康復。


之心老師談健身


踝關節扭傷在臨床非常常見,損傷表現以踝關節的外側副韌帶損傷引起的功能障礙為主,

普通損傷程度下,患者通過一個月的制動加對症支持治療,一般可以恢復,但由於每個人韌帶受損程度不同,停止治療後仍不一定恢復到受傷前的狀態。

一般綜合分析主觀描述和客觀臨床指標後,醫生會將治療後恢復情況進行一個標準評價。

其中,主觀描述評價指標包括:靜息狀態下是否仍有疼痛?對天氣是否敏感?行走是否引發疼痛?是否存在局部腫脹的問題?是否因為關節不穩定而感到焦慮?是否因踝關節不適導致摔倒?體育鍛煉後是否引起不適?等等。

上述問題中,陽性指標越多,說明恢復的越不好。如果治療後只有輕微腫脹的問題,沒有其他主訴,同時骨科醫生檢查後也沒有發現更多陽性指徵,一般認為踝關節扭傷的恢復是良好的,不用過於擔心。如果以上陽性主訴≥2個,說明恢復的情況不算太好,有發生後遺症的可能,應該及時複診求治。

如果只是輕微腫脹,可以通過熱療的方式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也可以使用消炎利腫的外用膏藥化解,也可以尋求中醫理療協助緩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