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消亡的紅專廠|屬於廣州藝術的十年

即將消亡的紅專廠|屬於廣州藝術的十年

一座城市,關於藝術。

其實藝術的本質並不像絕大多數人理解的那樣,它不處於天空之上,它同我們一起立在這片土地,立在我們身旁。

廣州紅專廠創意園,前身是廣州鷹金錢罐頭廠,1956年中國最大的罐頭廠。

後來,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蘇式建築的廠區漸漸不能滿足大型現代化機械生產的需要,廠房由天河區搬遷至從化開發區,此後廢棄。

即將消亡的紅專廠|屬於廣州藝術的十年


直到2009年春天,老廠房被賦予新的意義。

一個集藝術、設計、文化及生活為一體的創意園。

命名為“紅專廠”,英文名“Redtory”,red+factory。

名字來源並不是人們所說的代表著“又紅又專。”

至此,一座城市的記憶得以保留。

這是一個將廢棄工廠改造成既有生活氣息又能給予創作者靈感的LOFT創意空間。

此後十年,紅專廠散發著輝煌的城市藝術文化,也成為了廣州藝術發展的見證者。

2009年,根據廣州市出臺的工作規劃,提出“以十年使用時限、亞運會開幕前投入使用”,紅專廠應該十年不變地保留原狀。

按此規定,紅專廠可使用至2019年。

2019年,今年是第10個年頭,不出意外,紅專廠即將畫上句號,留在所有深沉地愛著這片土地的人心裡。

不知道今後的廣州,還有幾個十年藝術可以消亡。


即將消亡的紅專廠|屬於廣州藝術的十年


即將消亡的紅專廠|屬於廣州藝術的十年


距離上一次來這裡,應該是一年前。


其實一年前的紅專廠跟如今比,還可以用熱鬧來形容。

只是沒想到一年之後,目光所及之處,盡是滿眼唏噓。

所以我希望能把它完整地記錄下來,在它離開以前。

兩年前,從清遠搬到廣州的校區,來到這裡,老師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們在山卡拉的地方打好了基礎,現在來到了一線城市,應該多出去走走,開闊眼界。

當時的反應是吐槽,你才山卡拉,廣州有什麼好的,吃的貴,住的差,連人都變得功利了。

後來什麼都沒有變好,只是我們“被適應了”。

老廠房凝聚的是舊時光。

在珠江邊,一個用紅磚頭壘起的空間,承載著一個城市關於舊時代的回憶。所以,當新的一代人走進這裡時,他們或許有一刻,會與這種精神邂逅,會產生一種靈魂的歸屬感。


即將消亡的紅專廠|屬於廣州藝術的十年


即將消亡的紅專廠|屬於廣州藝術的十年


紅專廠F19棟,

是個自帶時代衝擊感的空間。

在這裡,記錄了山水比德9年的蓬勃發展,我想這裡也承載著屬於比德人的歡笑與感動、成長與思考吧。


即將消亡的紅專廠|屬於廣州藝術的十年


即將消亡的紅專廠|屬於廣州藝術的十年


制罐街、冷庫街、解凍街、炸魚街、成品街


按生產流程命名的街區。

在向人們訴說著這座當時全國最大罐頭廠的輝煌。

相信你一定也吃過豆豉鯪魚罐頭。

園內的路牌路標以黃色為主,建築物則搭配主旋律的磚紅色,還有工業風的鐵門鐵框,爬上牆面和樹枝的地棉,一同構成了一幅有時代感的畫面。


即將消亡的紅專廠|屬於廣州藝術的十年


即將消亡的紅專廠|屬於廣州藝術的十年


即將消亡的紅專廠|屬於廣州藝術的十年


即將消亡的紅專廠|屬於廣州藝術的十年


紅磚砌成的建築、直插高聳的煙囪、再加上激昂的生產標語、滄桑感的機械設備、運輸火車、鐵軌、集裝箱。

園區每一處角落,都在訴說著屬於上個世紀的輝煌。


即將消亡的紅專廠|屬於廣州藝術的十年


即將消亡的紅專廠|屬於廣州藝術的十年


即將消亡的紅專廠|屬於廣州藝術的十年


藝術or羅曼蒂克消亡史


紅專廠,就好比北京的“798”,上海的“M50”,在廣州,無論大大小小的創意園,都喜歡跟紅專廠比,這樣才會顯得更有逼格。

而過去十年,“去紅專廠看展”,是多少文藝青年不變的口號。

記得剛搬過來廣州校區那會兒,我第一個迫不及待想去的地方,就是紅專廠,不僅僅因為讀設計,也因為偶爾爆發藝術感。

近兩年的展覽幾乎凋零,不管是從南門還是北門進來,掛著的展覽海報,依舊是兩年前的“比爾-維奧拉”。

而當我走進裡面的時候,大多數辦公室早已是人去樓空。


即將消亡的紅專廠|屬於廣州藝術的十年


即將消亡的紅專廠|屬於廣州藝術的十年


即將消亡的紅專廠|屬於廣州藝術的十年


園內熱鬧的地方,莫過於廢舊的火車了。

在廠房前面有一節車廂,跟火車頭一起,組成園區標誌性的裝置藝術。

柱子上的時鐘永遠定格在11點。


即將消亡的紅專廠|屬於廣州藝術的十年


即將消亡的紅專廠|屬於廣州藝術的十年


維持建築原貌,保留城市記憶。

即將消亡的紅專廠|屬於廣州藝術的十年

即將消亡的紅專廠|屬於廣州藝術的十年


即將消亡的紅專廠|屬於廣州藝術的十年


即將消亡的紅專廠|屬於廣州藝術的十年



一座城市的過往、如今和以後是一個連續的、相互影響變化的過程。

這也是廣州最有趣的地方,古、今、中、外的建築混搭在一起,卻沒有任何的違和感,反而變成了一種風情。

一條街就可以追溯出一段往事,一條巷子訴說著幾代人的浮沉,一個園區也記載著他的過眼雲煙。

這就是紅專廠,留給這一輩人可見的、能觸摸的、感受得到的、沉澱於生活中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