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邊城》,用最清澈的文字,描繪一幅世外桃源、風俗長卷

週末時間,花了3個多小時,看完沈從文的《邊城》。

《邊城》全書不長,但清澈、溫厚的文字風格卻讓人眼前一亮,也讓我不免感慨:已經很久沒有讀到這麼輕鬆、簡單、美好的故事了。

讀《邊城》,用最清澈的文字,描繪一幅世外桃源、風俗長卷

有人說邊城就在今天的鳳凰古城,《邊城》的故事非常簡單,圍繞一個渡船女孩翠翠和大老、二老的感情故事鋪開,但全書又不僅僅停留在感情上面,沈從文用了大量的文字為讀者描繪了一幅世外桃源、風俗長卷,讓人心生嚮往。

《邊城》裡各個人物都有其美好一面,全書沒有所謂“壞人”。邊城的故事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那時的人們逐漸從封建思想的束縛中脫離出來:有序的買賣、節日的喧鬧、人性的善良、自由的戀愛等等,無不呈現著當時社會的和諧風情。

讀《邊城》,用最清澈的文字,描繪一幅世外桃源、風俗長卷

也正因如此,這本書才能給人這麼輕鬆愉悅的氛圍。《邊城》裡的愛情,沒有卿卿我我,沒有山盟海誓,有的只是原始鄉村孕育下的自然男女之情,這種情感像陽光下的花朵一樣,清新而健康。也許這就是愛情最初的樣子吧!(來自單身狗的羨慕,哈哈)

與此同時,《邊城》的情感闡述,絕不僅停留在愛情。祖父與翠翠之間的親情,幾乎貫穿了全文;大老二老之間的兄弟情,甚至直接影響了結局;還有鄰里之間的友情等等,這種多種感情交織的情感之網,讓整部作品讀起來更顯真摯。

讀《邊城》,用最清澈的文字,描繪一幅世外桃源、風俗長卷

當然,《邊城》中也時不時透露著它獨有的浪漫。翠翠和二老的第一次相遇,頗有些“風陵渡口初相遇”的味道,讓人遐想;後來的“車有車路,馬有馬路”更將這種浪漫催至頂峰。具體細節我就不多闡述,留一份期待給大家。

通篇看來,沈從文用最清澈的文字,為讀者呈現了一個溫暖、自由的世界,那裡沒有權利,沒有銅臭,沒有勾心鬥角,細節處呈現著人性的美好。

讀《邊城》,用最清澈的文字,描繪一幅世外桃源、風俗長卷

書的最後,沈從文為翠翠和二老的愛情結局披上一層朦朧的色彩。二老心裡藏起對翠翠的愛,同時懷著對大老的愧疚出走,而翠翠也將在渡口一直等待他歸來……

二老會不會回來,什麼時候回來?沈從文給出的答案是:“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留一個懸念,也留一份念想。

在我看來,這便是最好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