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的郝思嘉像一匹难以驾驭的野马,我却看到了她人性深处的火花


17岁的郝思嘉像一匹难以驾驭的野马,我却看到了她人性深处的火花

郝思嘉


玛格丽特·米切尔写于十九世纪的这部小说《飘》,之所以魅力不减,长盛不衰,就是作者塑造了几个极其成功的人物,而小说的核心人物---郝思嘉的光芒最是无法抵挡,她是不完美的,也正是她亦正亦邪的个性才更具有吸引力。

提到郝思嘉,读者的脑海中立刻就会浮现费雯丽那天生丽质的绝美容颜,费雯丽所饰演的郝思嘉的这个经典角色已经深入到人们的骨髓了,《飘》正像一颗恒久远的钻石,让费雯丽的光芒世代流传。小说也好,电影也罢,郝思嘉就是费雯丽,费雯丽就是郝思嘉。

故事的开始——

小说的开始,庄园主的女儿郝思嘉就从汤家两兄弟那里听到卫希礼要和媚兰结婚的消息,接下来她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失魂落魄的神态和举止,以及复杂的情绪起伏,便在开门见山中让我们初步领略郝思嘉的性格特征。

是的,这件事对于一贯养尊处优、一贯以自我为中心的的庄园主的大小姐郝思嘉,实在是刺激太大了,因为她一直以为卫希礼是她的人,她喜欢卫希礼,她喜欢的人怎么可以和别人结婚,太让人震惊了。这就是郝思嘉一贯的想当然的性格,她以为自己是全地区最美的姑娘,更是男孩子们众心捧月的焦点,所有的男孩子都爱她,她才开心,但却不容他们去喜欢别的女孩子。这是她的性格使然,更是她的生活环境促成,从小到大她就事事顺心,没有得不到的东西。

尽管郝思嘉在外人面前是一个有家教、彬彬有礼的女孩子,内心却是厌弃礼俗厌弃学习的,潜伏在心底狂野的性格会因情绪起伏而表露无遗。


17岁的郝思嘉像一匹难以驾驭的野马,我却看到了她人性深处的火花

郝思嘉


郝思嘉的性格特点——

郝思嘉,外貌像妈妈,十六岁的年龄就出落得娇媚玲珑,在那个地方算是第一美女了。但是思嘉的性格却像极了父亲。虽然表面上像大家闺秀,但骨子里却很自负、任性和爱慕虚荣,也继承了父亲倔强和暴烈的性格。不喜欢学习,更不爱学习,长这么大,就专爱研究男孩子的心理,什么眼神什么动作能打动男孩子,什么语言什么典故能吸引男孩子,她都探究的透彻清晰,喜欢被男孩子众星捧月的感觉,喜欢被人追求的感觉,更喜欢挑战。

卫希礼,这个矜持而又充满神秘感、与众不同的人,恰恰激发了思嘉强烈的好奇心,成了她追逐和爱慕的对象,“男人们都爱我,但我只爱他一个人”。

听到卫希里要订婚的消息,激起她强烈的好胜心。她的爱人不可以和别人结婚,思嘉才是全地区最美的姑娘,思嘉才是最配他的人。跋扈的性格,让她无法正视自己会输给一个不起眼的女子。

思嘉的性格,是父母的综合体,既有非凡美丽的容貌,又有跋扈刚烈的性格,欲望高于理智,像一匹难以驯服的野马。这样的性格,也暗示了她的一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17岁的郝思嘉像一匹难以驾驭的野马,我却看到了她人性深处的火花

卫希礼


郝思嘉的爱慕对象卫希礼——

而在这部分中,卫希礼的形象也渐渐走进了我们的视野。他是骑马高手,性格沉稳、头脑冷静,善于管理和维持秩序。又因为在欧洲游历的经历,使他眼界宽见识广,但也并没有因此而傲慢自大。平时便将兴趣放在三件事上:读书、音乐、作诗。

这些爱好让他内心世界无比丰富,仿佛看透了人生,对周围世界冷眼旁观,真正懂得他的几乎没有人。所以尽管经常和郝思嘉玩在一起,但却从不向她表白,因为他的世界思嘉看不懂。

一个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见识有深度有修养的男孩子,因为有了一定的阅历,便有了成熟而稳重的韵味,这样的人,对于伴侣的选择一定是苛刻的,一定要在精神上能达成一致的。而思嘉对于他,却因为思想的浅薄,性格的张扬,便不在他的伴侣人选之中,有的只是尊重和欣赏,只能悦目却无法赏心。


17岁的郝思嘉像一匹难以驾驭的野马,我却看到了她人性深处的火花

白瑞德


郝思嘉生命中的天敌白瑞德——

为了将卫希礼据为己有,郝思嘉做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并做了详细的行动计划,准备到十二棵橡树去参加卫家的大型聚餐,去见卫希礼,去向卫希礼表白。

然而,一切并不像郝思嘉想象的那样简单,事情也并没有向思嘉策划的方向那样发展。

在她急切地寻觅希礼的身影的时候,白瑞德却先闯进了她的眼里。

本小说的第一男主角白瑞德的出场,便是一副傲慢的神态,带着轻蔑和不羁。他身材健壮、皮肤黝黑,风流倜傥,洒脱而随性。

他远离人群,特立独行,远远地观察着聚餐的人们。在看到男人们激烈地谈论战争的时候,他参与了这个话题,因丰富的经历和见多识广,让他对事情看得更加透彻,也因为一针见血的分析而让这些美国南方佬心生不悦。


17岁的郝思嘉像一匹难以驾驭的野马,我却看到了她人性深处的火花

白瑞德


而郝思嘉的出现仿佛一下子抓住了他的心。思嘉的言行,思嘉的行踪,都在他的眼里,思嘉的脾气秉性似恰是他嘉许和钦佩的类型,有个性,敢说敢为、性格火辣,完全有别于当地人心目中大家闺秀的形象。

而郝思嘉被卫希礼拒绝的秘密恰恰被白瑞德撞见,这也成了思嘉厌恶他的原因。而彼时的郝思嘉,由于心思都在卫希礼身上,对白瑞德没有任何好感。

其实,白瑞德对郝思嘉的好感,来自对她性情的了解,虽是第一次见到,他却洞彻到她骨子里,他仿佛看到了第二个自己,彼此太像了,所以他对思嘉也产生了强大的兴趣。

郝思嘉被拒后的疯狂决定——

当思嘉向卫希礼表白被拒绝后,思嘉从震惊到懊丧,从绝望和恼怒。在疯狂的状态下她做出了错误的决定,要马上和韩查理订婚,那个对她爱慕已久,一个单纯、善良,容易害羞的男孩子。而且她要求查理要在卫希礼和媚兰宣布结婚前告知大家,就是要有意在卫希礼面前报复和示威。

这是这部作品交代的第一个比较大的矛盾旋涡,也更加鲜明地展露了郝思嘉要强跋扈而又欠缺理性的性格特点。

这一段也开始暴露了郝思嘉自私的秉性,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不惜牺牲别人的婚姻,丝毫不去考虑夺人所爱后,好姐妹媚兰的心情。


17岁的郝思嘉像一匹难以驾驭的野马,我却看到了她人性深处的火花

媚兰


郝思嘉的好姐妹、卫希礼的妻子媚兰——

这几个章节中,也开始将媚兰的性格作了初步的交代。在对郝思嘉的几句袒护的语言中,就让我们认识了一位知书达理,顾全大局,心地善良,稳重理性,平易亲切的女孩子,这是一个虽然外貌无法和思嘉比,但内心却是无比强大的的女孩子。这个女孩的特点,与郝思嘉恰恰相反,她的存在也是对思嘉有力的反衬。

由于媚兰和卫希礼的订婚,让郝思嘉对她产生了强烈的嫉恨,以己度人,以为媚兰的所作所为都是虚情假意,都是故意做出来的,这又是思嘉性格中偏执的一面。

郝思嘉的性格是人性本真的体现——

《飘》读到这里,会发现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对人性的刻画是如此的深刻和彻底。郝思嘉的性格秉性,哪一个要强的女孩子没有过那样的心理?阳光的、阴暗的,乐观的、悲观的,积极的、消极的,这些内心情绪的起伏又是哪一个女孩子没有经历过的?人的本性就是自私的,像思嘉这样好胜的女孩子,更是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强,凡事都站在自己的角度想问题,尤其对一个刚刚十七岁的少女,尤其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庄园中,在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形成的情况下,她内心只装了她自己,其他人,对她有利的才去亲近,才占为己有,这也合乎人性的本质。

思嘉突出的个性,正像一匹散养惯了的野马,任性、要强又自私,但也是聪慧和有见解的,如果遇到好的骑手加以引导和驯化,并将她放进一个大的环境中历练,那么,她的性格中看似自私任性跋扈的缺点就会转化为她的优势。而这个世界也给了她这个蜕变的机会,马上开始的美国的南北战争将成为她蜕变的舞台,我们愿意看到她化茧成蝶的那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