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事迹十三:一个不忘初心的老兵辛子玉

辛子玉——一个不忘初心的老兵

文\王 龙 图片\曹广华

老兵事迹十三:一个不忘初心的老兵辛子玉
老兵事迹十三:一个不忘初心的老兵辛子玉

辛子玉是在解放战争时参军的革命军人,1932年12月出生于喀喇沁旗美林镇罗圈铺村5组。

老兵事迹十三:一个不忘初心的老兵辛子玉老兵事迹十三:一个不忘初心的老兵辛子玉

1947年,16岁的辛子玉应征入伍到了第四野战军,部队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驻防,开始,他在军直机关担任通讯员,经常见到林彪、罗荣桓、肖劲光、程子华等四野的领导人,还亲自听过林彪的报告。他的主要工作是为领导跑腿送信,后调到 45军134师家属队,负责善后收容工作。在辽沈战役攻打锦州时,亲眼见到我解放军战士和敌人拼死决战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他深受教育和鼓舞,义无反顾的冲上前线,冒着生命危险,从死人堆里寻找伤员,抬担架转送伤员。之后,随军南下广西,参加了消灭国民党王牌白崇禧的战役,辗转广西二、三年,参加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战役。1951年,朝鲜战争期间,他们部队回到东北,他又随部队入朝作战,先是在45军参训队参加训练学习,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培训,使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军事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朝鲜,他们医疗所驻扎在木得里,在那里四、五年的时间里,他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努力,勤奋工作,较好的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所在单位党组织批准了他的志愿,自此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1953年3月他调入军后勤部卫生处二所, 1954年10月他任志愿军办公室四分部十七大队四四0五医疗所正班长,当年12月回国,从部队转业回到了罗圈铺。

老兵事迹十三:一个不忘初心的老兵辛子玉
老兵事迹十三:一个不忘初心的老兵辛子玉

我们问起当年朝鲜战场的一些事情,辛大爷无不感伤的说:那人死的太惨了,太多了。在战场上牺牲同志的遗体多的时候用担架抬都不过来了,只得用卡车拉走埋葬。他说,在那时爬冰卧雪我不怕,咬咬牙就过去了,就怕看到战友们被炸断胳臂、腿受伤牺牲的场面,虽然在那时我做下腰疼、膝盖疼的毛病,但是我感到我是幸运的,好歹总算是活着回来了。我们问辛大爷,在部队立过功受过奖没有,大爷点头说得过好几次嘉奖呢!我们就想看一下证书、奖章,辛大娘在旁边后悔不跌地说:早些年孩子小没拿那些东西当回事,都让孩子们祸祸了!现在也只保存着一个“复员军人证”和一张退了色的模糊不清的单人照片了。

老兵事迹十三:一个不忘初心的老兵辛子玉老兵事迹十三:一个不忘初心的老兵辛子玉
老兵事迹十三:一个不忘初心的老兵辛子玉

1955年初,辛大爷回到家乡的一个月之后就被选为罗圈铺村党支部书记。在这个岗位上他积极工作,坚持原则,敢说敢管,兢兢业业干了十年。当书记时,他和邻村—大店村的蒋殿奎老书记关系密切,经常来往。蒋书记很长寿,活到了105岁。大概在1965年前后,辛大爷觉得自己没有文化,性格过于直率,不适合当领导,所以主动提出辞职,回到生产队当了一个普普通通的社员。他说,我虽然不当书记了,但我还是共产党员,回到村里我还要为党工作,不调皮不捣蛋,当个好老百姓。在之后的四十多年,他带头遵纪守法,履职尽责,不断用行动兑现着自己的诺言。作为一名有六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现在党性仍然很强,我问他,您还交党费么?他说:我交啊,共产党呀怎么能不交党费呢?问他每月交多少钱哪?他说都是让儿媳妇帮他交的,后来我们了解到,像他这样的老党员,只是象征性地交点,每月两毛钱。在我看来,这点钱虽然不多,足见老人心里还装着党员这个崇高的称呼,还想着入党宣誓时所许下的诺言,这不由的让人肃然起敬!

老兵事迹十三:一个不忘初心的老兵辛子玉老兵事迹十三:一个不忘初心的老兵辛子玉
老兵事迹十三:一个不忘初心的老兵辛子玉

辛大爷今年已经88岁高龄,听力较差,人也显得有些木讷,话语不多,但身体尚可,脸色红润。他老伴今年八十五岁,性格爽朗,爱说爱笑,记忆力尚好,我们和辛子玉攀谈时她还不时地插话。通过了解,原来他俩都是孤儿,同病相怜,在辛子玉从部队复员后,二人都有相爱之意,老伴首先发问:咱们俩以后在一起,你打我不?骂我不?老辛说:不打你也不骂你。果真如此,用辛大娘的话说他们俩结婚后一直到现在,一辈子都没吵过嘴打过架,穷有穷过富有富过,快快乐乐地生活到如今,现在仍然是恩恩爱爱,偶而还逗点小“吸溜”!

老兵事迹十三:一个不忘初心的老兵辛子玉老兵事迹十三:一个不忘初心的老兵辛子玉

在辛大爷的家,院里院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宽敞整洁。我们到他们家的时候,辛大娘正在院里小菜园打理,儿媳忙着屋里的活计照顾辛大爷。二儿子也已60多岁,还在当地的矿泉水厂上班,孙儿们在院里玩耍,农家小院到处洋溢着和谐幸福的氛围。经过唠嗑,知道他们现在已是十几口人的大家庭,家庭幸福,四世同堂。二儿媳妇说,他们哥四个现在就剩哥俩了,公公婆婆和我们一起生活,为的是方便照顾二位老人。我公公有病,上医院行动不方便,我们就把医生请到家打针输液。考虑岁数大了,牙口不好,所以做饭时总是闷得烂烂糊糊的。头几年,公公还能喝几盅酒,现在血压高,不敢让他喝了,只要是他想吃啥我们就做啥,家里食品饮料不断,我们常给他买,侄子、孙子也都给他买。确实不是临时作秀,我发现地下、柜上摆着一摞摞没有开盒的牛奶、八宝粥。自今年开始,辛大爷体力大不如前,不想下地也不想出门,为此,儿女们经常扶着他坐着轮椅到院外溜达溜达,晒晒太阳。从老人的卧室到生活起居的设施条件,可以看出儿女确实很孝顺。辛大爷老两口对现在的社会和儿女们非常满意,说能活到今天全托党和政府的关怀、儿女们的照顾。据村里的卢会计说,辛大爷是全村年龄最大的一位老人,这不只是老人的福分,也是儿女的福分哪! 我们衷心祝福这家人生活幸福,老两口福寿绵长!

老兵事迹十三:一个不忘初心的老兵辛子玉老兵事迹十三:一个不忘初心的老兵辛子玉

来源:梅林和牧马人

编辑:麦田

审核:方南

老兵事迹十三:一个不忘初心的老兵辛子玉老兵事迹十三:一个不忘初心的老兵辛子玉
老兵事迹十三:一个不忘初心的老兵辛子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