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安盟:就業渠道拓寬 百姓端穩“飯碗”

近日,在興安盟就業局人力資源市場舉辦的線下招聘會上,前來投遞簡歷、諮詢崗位情況的求職者絡繹不絕,求職者魏洪承就是其中之一。前些年,魏洪承一直在外地工作,離家遠工資待遇也不太理想,這次的招聘會上,他向白城鐵路分局投遞了報名登記表。“我已經遞交了簡歷,下一步面試通過就簽約上崗。”對於這份新工作,魏洪承充滿期待。

就業穩則收入穩,收入穩則民生安。過去5年,興安盟把穩就業放在“六穩”之首,大力實施就業惠民工程,千方百計拓寬就業渠道,精準落實各項惠民惠企政策,“十三五”期間,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就業總量持續增長。

“如今家鄉的就業政策越來越好,沒想到還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家鄉的就業政策,不僅給我這樣剛畢業的大學生提供了就業機會,還會向企業推薦相關專業的畢業生,這對我們來說太難得了”……在興安盟各種招聘會現場,就業的故事不斷上演,解決著老百姓就業的“最後一公里”。

近年來,興安盟積極拓寬就業空間,加大與用工量較大城市和企業的合作,將招聘會常態化,先後組織開展了“春風行動招聘會”“網絡招聘會”“高校畢業生招聘會”“退役軍人招聘會”等大規模線上線下招聘會,為求職者提供更多就業機會。截至目前,全盟共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275場,招聘會參展企業達2220家,參展企業共提供就業崗位6.6萬個,求職4.9萬人次,達成就業意向1萬餘人,及時解決了企業招工與勞動者的就業難問題。

在興安盟就業局人力資源市場,張立勇正在“打工直通車”終端機上查找著就業信息:“這打工直通車好,企業信息也挺多,找工作非常方便,不用離鄉就能找到合適的崗位。”據瞭解,從去年10月份至今,已有8656人在打工直通車上成功報名匹配,1500餘人真正實現了就業,2755人報名參加了培訓。

“十三五”期間,興安盟積極搭建線上就業服務網絡平臺,除了引進打工直通車,還開通了“興安就業”微信公眾號,建立人力資源市場公益平臺,為勞動者提供線上就業諮詢、就業指導、就業培訓、職業介紹等服務,實現了“手機掃一掃,隨時隨地找工作”的便捷求職服務。

近日,在興安盟“人社+旅遊產業”公益性崗位招聘人員上崗簽約儀式上,高校畢業生白宏鈺與興安盟文化旅遊體育局簽訂了《公益性崗位勞動合同》,成為興安盟遊客集散中心的一名旅遊講解員:“畢業後一直在家待業,恰巧政府提供了這樣的就業平臺,解決了我們就業困難的問題,幫我找到了一份合適滿意的工作。”

“開發‘人社+旅遊產業’的公益性崗位,是盟委、行署疫情期間扶持旅遊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全盟疫情過後旅遊產業人才緊缺的問題,補充了全盟旅遊業的人力資源。”興安盟文化旅遊體育局市場管理科科長徐丹丹說。

“十三五”期間,興安盟想方設法開闢公益性崗位、“三支一扶”、社區民生志願者等就業崗位,累計招募三支一扶1000人,企業人才儲備1000人,社區民生工作志願服務2000人,青年見習人員2279人。特別是今年疫情以來,盟人社部門在原有2000餘個公益性崗位的基礎上,增加2000個崗位,年末公益性崗位總量將達到4000個。多渠道、多途徑援助就業困難的高校畢業生、大齡失業人員、殘疾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等重點群體實現就業,幫助他們獲取穩定的收入。

數據顯示,“十三五”以來,興安盟城鎮每年新增就業1.5萬人左右,累計9.85萬人,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累計4.19萬人,高校畢業生累計實現就業3.12萬人。(記者 胡日查 高敏娜 實習生 李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