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拔罐嗎?

拔罐的適用範圍較廣,對於實證或急性發作的疼痛、軟組織閃挫扭傷、外感等疾病具有通經活絡、開洩腠理、祛風散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對於麻木、功能減退(如疲勞綜合徵)、哮喘、內分泌失調等虛證或慢性疾病具有激發經氣、助氣活血、祛瘀生新的作用,使經絡氣血得以疏通,臟腑功能得以調整,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拔罐療法在我國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深受群眾歡迎。拔罐看似簡單,但還是需要注意以下事項,以免帶來不良反應。

你會拔罐嗎?

拔罐操作者:

1、 拔罐時應遠離易燃物,尤其是患者剛噴過助燃性強的髮膠、髮蠟或者指甲油;

2、 用棉球蘸取酒精後,應及時去除棉球上的多餘的酒精,防止在拔罐過程中出現燃燒的酒精滴落在患者或操作者皮膚上引起燙傷;

3、 以患者拔罐部位大小正確選擇罐具及型號;建議使用玻璃罐,以便觀察罐內皮膚的反應。

4、 拔罐前應檢查罐具的完整性和罐口的光滑性,以防止拔罐過程中出現碎罐、劃傷皮膚等不良事件;

5、 常用的玻璃罐留罐時間5-10分鐘,時間過長容易拔出水泡而導致感染的風險。

6、 孕婦不要在腰腹部拔罐;

接受拔罐治療的患者:

1、 應注意體位的擺放,以舒適為宜;

2、 拔罐前患者不應處於空腹狀態,亦不能過於飽食或酒後,有出血傾向、外傷創口的患者不要拔罐;

3、 拔罐後不宜馬上洗澡,拔罐後,局部皮膚都是毛孔張開的狀態,此時洗澡容易受到感染或再次受涼;

4、 拔罐後皮膚出水泡或血泡,應諮詢專業的醫生進行處理;

5、 不能以是否紅紫或出水泡來判斷效果

拔罐是一項專業的治療手段,如果不分病症選擇不同的拔罐操作方式和施術部位,隨隨便便在家中自行拔罐,有可能適得其反或造成不必要的傷害;還有罐作為醫療器具,應該符合衛生的要求,以免引起交叉感染,因此還是建議患者到正規的專業的針灸科來進行治療。

#寬街明醫說# #科普一下#

供稿人:張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