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不愛和會不會愛,真的是兩碼事

01 愛是無私的,愛情有時候是自私的

孟姜女哭長城,白娘子救許仙,西施為范蠡做臥底,卓文君為郎私奔,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郭襄風陵渡口一見楊過誤終身…

我很喜歡看戲文裡的愛情故事,有的純粹熱烈,有的情比金堅。上初中的時候,迷上了《東京愛情故事》,喜歡女主莉香對丸治的坦誠率真,討厭里美心裡愛的是三上,卻貪戀丸治給她的溫暖。莉香放手的那一集,我哭得稀里嘩啦,青春期的我認為愛情非黑即白。兩個人最終沒有廝守一身,那多麼殘忍。

上大學的時候,開始追TVB裡的愛情,《刑事徵集檔案》第四部裡的君飛戀,讓我心痛不已。我始終堅持一個愛情信條:相愛就一定要在一起。

有一次聽我老師講課,他說:如果真愛一個人,面臨分手時不會太痛苦。相反,會祝福對方,希望對方能得到幸福。

愛不愛和會不會愛,真的是兩碼事

這樣的愛情觀衝擊了我自小就形成的認識,老師說:愛是無私的,但是愛情是自私的。很多人口口聲聲說愛對方,但其實只不過是愛自己。一旦對方沒有滿足自己,就開始憎恨對方。很多人的愛建立在佔有對方的基礎上,這樣的愛自私且會給自己和對方帶來痛苦。

導師的一番話徹底顛覆了我的愛情觀,捫心自問,我也是自私的愛。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指出:愛是一種能力,愛首先是給予,是愛他人,如果沒有愛他人的能力,自己永遠不會得到愛的滿足。

喜歡是把心儀的花摘下,愛是精心呵護心儀的花。

愛如果為利己而來,這麼愛就不是真愛,而是一種欲。——愛德門

愛不愛和會不會愛,真的是兩碼事

02 會不會愛和愛不愛,真的是兩碼事

你我都是煙火世界的凡人,談戀愛也會期待長相廝守。能長相廝守固然是幸福美好的事,不能長相廝守,也可以別那麼痛徹心扉。

有情人終成眷屬,成了眷屬之後,那漫漫的夫妻之路才是值得關注的重點。會不會愛和愛不愛,真的是兩碼事。“相愛容易相處難”說的就是這麼個意思。

那些離婚的夫妻,也有過甜蜜的戀愛,也有過刻骨銘心的瞬間,也有過耳鬢廝磨的感情,他們難道不愛對方嗎?不,他們也愛對方。他們為什麼要分開?是什麼消耗了他們的感情?因為他們不會愛!

會愛的人總用放大鏡看對方的優點,

不會愛的人總用放大鏡看對方的缺點。

會愛的人總想著先反省自己,

不會愛的人總想著錯是對方的;

會愛的人總常懷感恩,

不會愛的人總理所當然;

會愛的人樂於奉獻,

不會愛的人樂於享受;

會愛的人珍惜對方,

不會愛的人貪得無厭。

愛不愛和會不會愛,真的是兩碼事

03 愛的終極意義是利他

一線天使們披著戰袍在打怪獸,默默奉獻的志願者們在給天使們加油助威。也許你由於疫情正在經歷異地戀,也許你還是單身狗一枚,也許你剛分手,也許你正在甜蜜蜜。

不管你是什麼樣的狀態,學會愛是你一生的功課。愛不僅僅侷限於愛情,有一顆樂於奉獻、給予的愛心,比什麼都重要!

愛的終極意義是利他,什麼是利他?第六版現代漢語詞典中的釋義為:給予他人方便和利益不求回報。出於自覺自願的一種利他精神的有益於社會的行為。

95後的小女孩單槍匹馬騎行300多公里,為了趕回衛生院,參與一線疫情的救治工作;剛踏上返鄉火車的小護士聽到疫情後,馬上下車返回醫院戰鬥;清一色的光頭,她們把心愛的頭髮剃光了上一線;志願者組隊默默接送醫護人員;默默運送蔬菜給疫情區的人民....這樣的利他故事太多了。

這就是利益他人的愛,普通卻暖心。我們上不了一線,嚴格地宅在家裡,也是利益他人的愛。

比病毒和疫情蔓延更快的是愛!利他的愛能戰勝一切,生命的意義也在於此!

愛,首先意味著奉獻,意味著把自己心靈的力量獻給所愛的人,為所愛的人創造幸福。——蘇霍姆林斯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