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关村走到纽约,13年走上巅峰的新东方,5年被徒弟超过

从中关村走到纽约,13年走上巅峰的新东方,5年被徒弟超过

作为语培行业的巨头,新东方发展势头一直很强,从中关村的平房到铺满全国的门店,再到在纽约交易所挂牌上市,新东方代表了民办学校的顶峰和辉煌,几乎占据了所有的语言培训市场,创始人俞敏洪也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

然而近几年各个新生机构的兴起却对这个格局产生了冲击,尤其是俞敏洪的徒弟陈向东创立的"跟谁学"和师弟张邦鑫创立的"学而思",进一步加速了新东方的衰落,让新东方更快地走向平庸。

曾经辉煌

一家公司的灵魂人物绝对非创始人莫属,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并不是商人出身,而是北大的一名英语老师。他毕业于北大外语系,在校期间成绩优异,做老师的时候也深受学生喜爱,场场座无虚席,逐渐形成了生动有趣的教学风格,成为了一位出色的英语教师。

从中关村走到纽约,13年走上巅峰的新东方,5年被徒弟超过

1993年,因为工资微薄,俞敏洪经常在校外补习班授课补贴家用,后来俞敏洪发现语言培训行业的商机,就干脆辞职,专门办班。

和当时的其他培训机构相比,俞敏洪的新东方学术气息更加浓厚,在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上显得更加专业,很快就吸引了很多学员。短短两年时间人数高达15000,让俞敏洪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出国留学的市场一直很广阔,托福、雅思这种标准化考试的培训需求也水涨船高,俞敏洪正是抓住了时代的风口,利用市场的需求和自己的专业性,迅速树立起了"新东方"这个品牌,也吸引了一大批优秀海归为新东方效力。

从中关村走到纽约,13年走上巅峰的新东方,5年被徒弟超过

1999年新东方的教学投入就达到了1000多万,当然回报率也很可观,每次托福考试都会有几十名学员获得满分,全球top30的学校里遍地都是新东方送出去的学生,为新东方彻底打响了招牌。

20世纪初新东方开始在全国铺设教学点,不久之后在海外也成立了新东方学校,把影响扩大到全球范围。新东方教育在线、新东方外国语学校、新东方泡泡儿童英语第一中心、新东方大愚文化传播公司等公司的成功创立,见证了新东方在不同领域的一次次开花结果。

至此,新东方在教育领域的各个行业都进行了深耕,并于2006年成为第一个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教育集团。

从中关村走到纽约,13年走上巅峰的新东方,5年被徒弟超过

师徒之争

中国的家长向来是不吝啬在教育上的投资的,每年发布的全球教育企业家富豪榜,来自中国的企业家占了近六成,往年俞敏洪都是稳坐前三的,今年却被徒弟陈向东取代。

2014年,时任新东方执行总裁的陈向东,瞄准了新兴的互联网教育市场,带着自己的团队从新东方辞职,并结合了百度、腾讯等大厂的许多员工,创立了"跟谁学",使用在线教育,并且以K-12模式为切入点,迅速风靡全国。

陈向东利用自己对传统教育培训行业的熟悉,坚持以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服务、最好的教学、最好的效果达成最好的口碑,用最优质的教学资源达成最直观的教学效果,除了主讲老师的直播课堂之外,课后还会有辅导老师进行一对一辅导。

从中关村走到纽约,13年走上巅峰的新东方,5年被徒弟超过

和新东方相比,"跟谁学"的家教教育面向的是全部的年龄段,并不局限于英语,因此市场更加广阔,还有不少免费课和低价课来引流,抢走了不少新东方的学员也是理所应当的。去年六月份"跟谁学"也在纽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了K-12在线教育企业中的头一份,仅用了5年就超越了新东方!

后来居上

无独有偶,俞敏洪的师弟张邦鑫也看上了教育行业这块大蛋糕,于2005年创立了"学而思",后来更名为"好未来"。今年疫情期间好未来的网校可以说是出尽了风头,作为最早布局线上教育的教培品牌,好未来的课堂受到了家长的广泛好评,以成熟的课堂模式大大地帮助了各个年龄段的学生。

好未来的课堂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育资源不均的问题,分工比"跟谁学"

更加细致,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同时依托于互联网让学员的人数不再受到限制,一节大课可以同时容纳几万人,让企业的利润达到最大化。

从中关村走到纽约,13年走上巅峰的新东方,5年被徒弟超过

解决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又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难怪好未来能取代新东方成为教育公司的市值高峰,好未来也成为第二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教育集团,创始人张邦鑫更是成为当时纽交所最年轻的敲钟人。

平庸的新东方

从上市开始的十年间,新东方一直是培训行业里程碑式的存在,但俞敏洪曾多次坦言,因为上市后公司结构发生变化,教学教研不再成为新东方的重点,股东们更注重的是如何盈利和扩招学生,这和培训机构的初衷背道而驰,也和新东方的企业文化不符合。

公司扩大后,无论对员工还是学生的掌控都会变得更加困难,近年来新东方陷入的几个负面新闻无一不和人员有关,剥削员工、学员冲突,让新东方成为风口浪尖。

从中关村走到纽约,13年走上巅峰的新东方,5年被徒弟超过

面对这么多的劲敌,新东方不是没有过行动,但是每次都差一点,导致了现在日落西山的境地。在业务上,虽然新东方享受了留学潮的红利,也很早就进入了在线教育的领域,可是正因为如此,新东方对于市场的变化缺少了警惕性。

在家教行业的好未来和跟谁学发力于K-12时,新东方仍然固守着留学行业的线下语言培训。直到好未来上市之后,俞敏洪才后知后觉地开始抢占基础教育市场,可惜为时已晚,市场格局早已定型,难以撼动。

从中关村走到纽约,13年走上巅峰的新东方,5年被徒弟超过

曾经的行业霸主现在却因为因循守旧而一天不如一天,让人唏嘘不已。虽然新东方仍然是中国教育史上的标杆,但是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崛起,如果新东方继续保守经营,不及时思变,那么只会被时代抛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