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來——李白的快意人生(上)

李白在歷史上可以說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在政治上並不得意,而且李白的晚年生活也是十分悲慘。也正是因為如此李白才留下了那麼多膾炙人口的詩詞,才有了詩劍仙李白。

李白的出生地有很多種說法,也大致分為三種,分別是四川綿陽、隴西成紀、吉爾吉斯斯坦碎葉城。李白的祖先是涼武昭王李暠,與李唐皇室是同一族的,據說是與李世民同輩,少年時期的李白可以說是一個天才,習文練武,屬於一個文物具備的全才。十四五歲之時就已經作詩多首,可以說是名滿四川。二十四歲這年,李白開始了他的遊歷之旅。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來——李白的快意人生(上)

二十四歲的李白辭別雙親,離開家鄉踏上遠遊之路,遊成都、峨眉山,一路走來寫下了很多著名的詩詞。峨眉山之後東下重慶,李白由重慶出蜀,去往揚州結識了,在揚州之時還生了一場大病,當時李白功業未就,又有疾病纏身,十分感慨又比較思念故友,就寫下了一首《淮南臥病書懷寄蜀中趙徵君蕤》。李白病好之後又到湖北結識李邕、孟浩然。於是李白就在湖北生活下來了,並且和已故宰相徐圉師的孫女成婚,這一年李白二十七歲,在仕途上還是沒有任何起色。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來——李白的快意人生(上)

李白自成婚之後再湖北生活了幾年,古語云“三十而立”,已經到而立之年的李白沒有任何官職,也不想昏昏碌碌的生活下去,準備再一次開始自己的求官之路。先是拜見自己的父母官,但是遭到別人的誹謗,仕途五門。只能前往當時的都城長安,在終南山遇到了唐玄宗的同母妹妹玉真公主,本以為可以藉助玉真公主踏上仕途,但是沒有想到王維也在玉真公主的跟前,玉真公主此時正在和王維打的火熱,又怎麼能想起來還有一個放蕩不羈的李白呢。

李白當時在長安沒有得到任何機會,而且盤纏用盡,就開始有點自暴自棄的,窮困潦倒的在長安生活了一段時間。但是李白畢竟是李白,很快就重拾信心,準備到處遊覽一下,訪訪古友,緩解一下自己久不得志心。李白離開長安到達五嶽之一的嵩山,忽然起來歸去的心思,自嵩山歸來,李白的思鄉之情愈加嚴重,於是就從洛陽返回湖北安陸。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來——李白的快意人生(上)

李白在家裡待了兩年,對於自己不能進入仕途很是憤憤不平,開元二十三年,唐玄宗有一次狩獵,給外邦炫耀武力,這個時候的李白也正在西遊,並且獻上《大獵賦》希望獲得唐玄宗的賞識。但是唐玄宗對於李白並不重視,李白這個時候再一次遇到玉真公主,並且得到玉真公主的賞識,而且這一次還認識了賀知章,並且賀知章對於李白很是欣賞。李白以為以為走通了上層路線,很快就能踏上仕途,但是現實是非常殘酷的,三年後,李白發出“行路難,歸來去”的感嘆,離開了這個一直讓人失望的地方。

李白在後面又是怎麼讓“力士脫靴”的呢,請看下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