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認識這個全世界都通用的語言

世界語是什麼

三分鐘認識這個全世界都通用的語言

世界語(Esperanto,又稱“希望語”,因為Esperanto在該語言中的意思為“希望者”),舊譯萬國新語、愛斯不難讀,是最為廣泛使用的人工語言。

世界語的起源

世界語發明於十九世紀末

距今也才一百多年

發明者為波蘭猶太人眼科醫生柴門霍夫

他在1887年出版《第一本書》,創立了這個語言的基礎

世界語的命名來自於Doktoro Esperanto(希望博士),這是柴門霍夫出版《第一本書》時所使用的筆名。

最早,柴門霍夫給這門語言取的名字“La Lingvo Internacia”,意為“國際語言”。

世界語是一種人工語言呦

咦?人工語言?所有語言不都是人工造出來的嗎

其實根據語言學的分類

語言分為自然語言跟人造語言

簡單介紹一下兩者的差別:

自然語言(英語:Natural language)通常是指一種自然地隨文化演化的語言。英語、漢語、法語、西班牙語、日語為自然語言的例子。

自然語言是以器官(胸腔、喉嚨、嘴巴)發聲,作為基礎來傳遞信息的一種符號系統。

它也是人類最重要的交流溝通的工具。根據統計,全世界有5,000多種自然語言。

  • 人工語言(又稱人造語言,英語:Constructed language,簡稱conlang),是許多因特定目的、用途,為了某特定使用族群,而人為創造出來的語言,包括文法、單字等等。

人工語言不像自然語言一樣會隨人類的語言文化而發展,但是,它們在被創造之後,卻可能因而產生特定的影響力,隨著人類文化如真實語言一樣地演進。

為什麼要發明世界語

這個要從發明者柴門霍夫的生平講起

1859年,猶太裔的柴門霍夫(Zamenhof)出生在一個波蘭小鎮上。

鎮上有三種民族的人居住:波蘭人、猶太人和白俄羅斯人。

由於語言、宗教信仰不同,所以他們經常互相產生偏見和仇視。

柴門霍夫認為“語言不同使人們不能互相交流”是民族間彼此衝突的主要原因,所以他開始想:能不能創造一種人類共同的語言,使不同民族或文化的人能好好交流?

而後柴門霍夫也說過:世界語的內在理念是,在中立語言的基礎上,去除民族之間的隔閡,拉近人們,彼此相親相愛,有如兄弟姐妹。(有種世界和平的感覺)

而世界語本來就當成一種國際輔助語言而被髮明的

不是用來代替世界上已經存在的語言

它希望成為一種普世的第二語言

用來促進世界和平並且幫助世界各地的人民瞭解他國的文化

目前約有兩百多萬人在某種程度上會使用

大約只有2000名以世界語為母語的人

而世界語也是目前唯一被人視作為母語的人工語言

所以說柴門霍夫當初發明世界語真的不是吃飽太閒

而是有種和平主義者的心態呀!

三分鐘認識這個全世界都通用的語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