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裡的完美人物——常山趙子龍

《蕭氏續後漢書》:雲雖虎臣,其所建明通達國體,如還田宅以系民心,留軍資以須冬賜,舍吳而專事魏,有諸葛亮念所不到者。若其不納趙範之兄嫂,以遠同姓之嫌,律己之嚴如此。方時諸將,其最優乎。

每當讀起《三國演義》我總能想起那個忠孝仁義武力超群的趙雲,他的名字震鑠古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笑談間稱呼為虎威將軍,常勝將軍。三國名將層出不窮宛若一個展示自我的歷史大舞臺,你方唱罷我方唱。他在這時閃亮登場,為我們後世留下傳說,為我們心中留下男兒楷模。他是我們史書上的驕傲,是三國時期的完美人物。

《三國演義》裡的完美人物——常山趙子龍

漢末軍閥混戰,群雄逐鹿。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於是他們揭竿而起頭扎黃巾,高喊著:“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黃巾軍起義了。也就在這個時期趙雲被常山郡太守推舉,他率領追隨者加入了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當公孫瓚問起他:為何不加入袁紹時?他字正腔圓,大義凌然:天下大亂,不知誰為明主,百姓有倒懸之危,我們只是想要追隨能夠施以仁政的地方,並不是我們要疏遠袁紹而偏向將軍您。此等胸懷又是何人所能及的。心繫天下想要解救百姓於水火之中,此等心意又是何人所能指責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也不過如此了。自此他追隨公孫瓚四處征討,軍功累累。

《三國演義》裡的完美人物——常山趙子龍

後來他因兄長去世而向公孫瓚請辭歸鄉,是為孝。即便劉備依依不捨也無可奈何。直到劉備被曹操打敗後依附袁紹,他們二人在鄴城相見,至此他追隨劉備一生,赴湯蹈火,在所不惜,是為義。此時劉備在群雄逐鹿中並未嶄露頭角,力量十分單薄,迫於曹操的實力,攜民眾逃亡,不慎劉備與妻子甘夫人和幼子劉嬋走散,他在百萬軍中殺的七進七出,煙塵滾滾,毫不在乎自己的性命,是為忠。再後來劉備悍然不顧丞相勸告發動夷陵之戰,在開始打下城池要分土地於部下時,是他直言不諱;現在國賊未除,天下未曾安定,況且這裡的百姓剛經歷過戰禍急需土地安定下來,要讓他們安居樂業,這樣才能得民心啊!是為仁。如此忠孝仁義之人難道不該在我們心中留下痕跡嗎,我想應該會的。

《三國演義》裡的完美人物——常山趙子龍

不僅如此他自從跟隨劉備之後,一直兢兢業業,從未負過劉備,而就是這樣他也一直未曾真正進入到劉備集團的核心,可他又何曾有一句怨言。在攻破桂陽時他不貪戀桂陽太守之嫂的美色,潔身自好。試問古往今來又有幾個人能夠做到。在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時他立即勸阻,當以大局為重,聯吳伐魏。這樣的眼界和局量在當時又有幾人能夠做到。劉備死後他一直恪守君臣之道力保劉嬋,即使年老體衰,他依然馳騁疆場,奮勇殺敵,至死也要保住搖搖欲墜的蜀國。他就是這樣的一個英雄,義薄雲天,盡忠職守,仁德寬厚,忠孝節烈。一個值得我們很多人敬仰的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