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又不能當飯吃”,十年不變的“高考志願”難題

撰稿人: 洪鑫誠

從我自己高中畢業到現在,十年了。這兩年的高考季,除了一些親戚朋友或私下介紹的學弟妹之外,我很少再和大家討論志願選擇。但主動抽離後仍免不了從各種渠道接收相關信息,而現實當然也不會因為我們的淡出就有所改變。

我發現,十年過去,學弟妹們最常問的,還是我們當年最困惑的那些問題。而站在他們對面的長輩,似乎也還是我們熟悉的樣子。


“喜歡又不能當飯吃”,十年不變的“高考志願”難題

“你有對什麼專業感興趣嗎?”

“好像沒有。”

“不知道。”


“你不是喜歡文學嗎?”

“喜歡又不能當飯吃。”


“考得沒那麼好就在省內讀讀就好了。”


“家長反對這種看起來就冷門的專業。”

別誤會,沒有要批判什麼的意思。在上大學前沒有特別的興趣不是什麼丟人的事,考慮未來飯碗更是天經地義的事。在我以各種程度參與或瞭解過的學弟妹自己或與他們家長之間的糾結中,多數孩子和家長都是真誠的,但也常常“跑偏”,很難真的討論到點子上。

就拿那個“文學不能當飯吃”的問題來說吧。估計家長可能會因此反對孩子填

“看起來”文學的專業,什麼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啦,外國語言文學啦都別想了。那麼問題來了:

首先,誰說文學不能當飯吃?“諾貝爾文學獎”的獎金是比科學獎少嗎?這個時代能靠文學吃飯的人很少嗎?顯然,重點不是文學不能當飯吃,是你能不能靠文學吃飯。這不是一個專業好不好的問題,更多是你能不能學好這個專業的問題。當然就算你學得很差,也不一定沒飯吃,可能最後靠別的吃飯(大學才剛開始,也不是教育的終點),也可能要吃少點。前幾年很流行一句話叫“不是XX專業(不)行,是你(不)行”,差不多這個意思。00後從小到大興趣班沒少上吧,琴棋書畫球如果學精了哪樣不是能當飯吃的專業,但只有那些真正堅持下來的人才拿得出手啊。

其次,中文系=文學嗎?也不是啊。中文系一般並不以培養作家為目標,更多涉及的是各階段文學史、文學理論等等。如果你有一個作家夢,或者說想靠文學吃飯,往小了說可能讀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能給你更多“內容”(想進入新聞行業的類似),往大了說,中國當代最有想象力的文學作品《三體》是水電工程系畢業的工科男寫出來的。說白了,如果你真想搞文學,什麼專業都攔不住你。

再者,人活著需要吃飯≠人活著是為了吃飯,物質之外的東西也很重要。作為一個大學生,溫飽確實是基本“需求”,但總不能只以吃飽飯作為“追求”。有的人飯量大,但是可能吃得不開心。有的人飯量小,但是看書寫字就樂在其中覺得很幸福。大家各有活法,到最後還不是身心健康、愛我所愛更重要嗎?喜歡不一定能當飯吃,但能讓我開心地吃飯。

那麼,當你和你爸在討論讀不讀中文系的時候,你們到底是想畢業以後靠文學還是不想靠文學吃飯,到底是想吃多點還是吃少點飯,跟你們正在討論和爭執的可能根本不是一回事。而到底以後是開心過日子還是先填飽肚子,大家有個共識,答案才會清楚。


“喜歡又不能當飯吃”,十年不變的“高考志願”難題

“別再說讀歷史會餓死,我又沒有你們那麼餓”

城市≥學校>專業

“沒有興趣”這個問題也很令人頭疼,大家過去基本都在刷題,但畢竟如果有人說自己的興趣就是刷題,旁邊的同學可能會建議他趕快去檢查一下。

當大家過去十幾年的人生中投入最多的事情不能是一種興趣,而探索其他興趣的時間和空間又因為備考而被壓縮的時候,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就很正常。而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就很難基於興趣去選專業了。相反,義務教育階段比較愛玩愛折騰的同學做選擇可能就要爽快得多,但要成績拔尖又兼顧興趣,只是少數幸運兒的專利。

那麼不清楚自己興趣的同學應該怎麼填志願?其實也不難,一個原則大家參考。

城市≥學校>專業。

這不是我的發明,其實被說得不少了,也是我個人在當下比較認同的一種排序。

首先,那些還沒興趣的同學們不用太焦慮。其實大學就是讓你不斷地認識自己、認識世界,並在這個過程中找到熱愛乃至發展“志業”的場域。很多你在高中為了考試而丟掉的興趣,到了大學你可能會發現,“天啊這個東西為什麼這麼有趣,我以前都不知道。” 也許你還會發現,自己擅長的,以前卻讓位於高考的那些事情,現在都可以做了,而且居然真的可以用來吃飯,甚至“自我實現”。

既然如此,趁年輕出去看看沒什麼不好。大城市能給你大視野,五花八門的新鮮事物就在你的腳下。而當你開始找到一些感興趣的事,行業齊全的大城市也才能給你從最前沿到最普通的選擇——從實習到未來就業的機會。不論以後是否“回來”,在外歷練都讓你更加從容,至少你到時還有選擇,說不定還能從外面帶回一些什麼回饋家鄉。

“喜歡又不能當飯吃”,十年不變的“高考志願”難題

其次,一個綜合實力更強,學科更多元的大學能充分滿足你對不同專業的好奇心。你有足夠的時間廣泛地去探索不同學科,至少廣泛地接觸不同學科的同學朋友,而不要過早地帶著“學這個有沒有用”的功利心,那隻會讓你和太多可能性擦肩而過(我現在覺得最有用的事情,當年填志願時我覺得最沒用)。

這就是一個找到興趣的過程,整體水平越高的大學,不止會有更多可能性,通常也意味著更多二次選擇(第二專業、輔修、考研)的機會。而就算你不一定能幸運地找到興趣,一所好大學的整體氛圍,你朝夕相處的教授和同學的水平,也都在潛移默化地塑造你的競爭力。

最後,為什麼專業排在這裡?不是因為它不重要,恰恰是因為它很重要,而你現在還很難做出選擇,所以別急著給自己設限。與其在沒有興趣和方向的時候選一個看上去“更好”或“熱門”的專業(卻可能犧牲城市和學校的因素),不如去一個格局更大的城市和大學,在你慢慢打開自己,找到方向以後,專業(包括就業)的問題也才能想得更明白。更何況,

“冷門”和“熱門”是會變的,靠過去的經驗選現在的專業,進而規劃未來的人生,光看這句話都覺得有點牽強。

所以,如果城市和學校你都選好了,但是專業還是沒想法的話,儘量填可塑性強的基礎性學科或大類招生吧!這就可以延後你的選擇,多給一點時間認識自己、找到興趣。

綜上,我把上面那個公式再細化一下:

城市(眼界、機會、適應力)≥學校(跨學科、整體氛圍)>專業(基礎性學科優先)。


“喜歡又不能當飯吃”,十年不變的“高考志願”難題

所謂鐵飯碗,不是在一個地方吃一輩子飯,而是一輩子到哪裡都有飯吃。

“十年不變”,真的好嗎?

前幾年我還比較容易激動,總是覺得“如果父母的打拼只是為了讓孩子重複他們的生活,其實是很可惜的”,因此每當有心懷遠方的學弟妹面對父母的阻攔,我常常扮演鼓勵、支持的角色,帶著希望年輕人能讓家鄉更好的期待。但是最近開始理解,尤其是去年以來,可能跟家鄉互動增多了,也閱讀了一系列人類學、社會學著作,也開始理解當地、理解傳統,包括為什麼90後和00後的父母許多都還是希望大家留下來,或者至少是出去讀完大學以後就回來,這背後其實是有一個自恰的世界觀和邏輯。

所以在“出不出去”和“回不回來”這件事上,現在我更多希望只作事實判斷而不是價值判斷:

沒必要糾結“對錯”,關鍵看你自己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所以希望大家能夠去理解對方之所以這麼考慮問題、分析利弊的原因,也才有可能通過和解而非衝突的辦法解決“代溝”。

無論如何,前提還是要爭取把基本的概念、爭論的關鍵攤開講明白。不要輕易放棄溝通、不求甚解地做決定。

另一個維度也關於我自己,包括星野的“取捨”。因為當你發現現在我們從學校到家庭的教育方式和十年前沒有本質不同的時候,那麼十年前把我們難倒的問題,當然只會一年一年地難倒學弟妹。而你“手把手教”一個學弟妹填了志願,並不代表他們因此豁然開朗一帆風順,上大學後該沒想法還是沒想法,該掉的坑還是一個都少不了,早一點自己思考、自己做決定可能還更好。更何況如果我們做的是超出自己知識和能力範圍的事情,會不會有“不給答案”的自知之明?

所以與其如此,我們寧願只專注“理念”或者說“思考的方法”,專注在提供開放的討論空間和多元的思考維度,畢竟“標準答案”這件事大家在課堂已經太習慣了,但是人生卻可能找不到“標準答案”,意義需要自己去填滿。

當然不可能也沒想過要替代應試教育,但至少作為一種補充,讓一部分願意思考者開開腦洞。這確實是一件很難的事,我說“沒想到能‘不一樣’這麼多年”是真心話,但至少控制住不去“為做而做”和“重複同質的事”已經是一種進步,有一片大家在“家和遠方”之間的自留地也難能可貴。

希望每一位看到這裡的學弟妹、同學和年齡各異的朋友們,“點亮每一個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