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读自己写的”书”

从小到大,我一直在恭恭敬敬地读别人的书,也确实受益匪浅,从中汲取了大量精神营养。后来自己成了作家,也先后出了二十多本书,但却从来没有认真读过自己写的书,甚至随便翻翻都没兴趣,什么原因也说不清楚,反正就是不读。

后来,陆续读了几篇他人给我写的书评,评价频高,其中多有溢美之词,我不禁有些迷惑,这写的是我吗?我的书真有他说的那么好?我也给别人写过书评,深知其中讲究,要尽量多说好话,挖掘闪光点,提拔高度,最后再轻描淡写地说几句缺点,提点希望,这就是书评的基本套路。所以,对于朋友们书评的含金量,我将信将疑,毕竟还有友情的成分在里边。

多读读自己写的”书”

真正让我动心的,是几个网站发布的我的售书信息后的读者反馈。他们和我非亲非故,没必要取悦于我,也不会考虑我的感受,那些评论可都是直抒胸臆,实话实说,不会作假或夸大其词。令人欣慰的是,大部分读者的反馈意见都是充分肯定的,也不乏高度赞揚的。

于是,我把自己写过的书都找来,认认真真读了一遍。可能时间过去太久了,我对很多文章已有印象,有时会问自己,这真是我写的吗?读到其中精彩之处,我也会拍案叫绝,由衷赞叹,写得真好,简直是神来之笔!就好像是在读别人的书一样。读到明显败笔,陈词滥调,也会叹一口气,不客气地批评说,毫无新意,拾人牙慧。读到少年意气,逞才显能处,不禁莞尔一笑:矫揉造作,故弄玄虚。

把这二十多本书通读下来,闭卷反思,虽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但总体印象是越写越好,有向上走的趋势,这是难得好事,哪怕进步慢一点,只要日拱一卒,总有直捣黄龙之日。再做一点量化分析,我的一本书里,精品文章约占四分之一;平平之作,波澜不惊者,约占四分之二;乏善可陈的凑数文章约占四分之一——这一点有些愧对读者,并非有意为之,实乃水平所限。

多读读自己写的”书”

读自己写的书,心情复杂,喜忧参半,自然也收获多多。首先有成就感。这是必须的,二十多本书撂在一起,虽离著作等身还很遙远,但也高近膝盖了,不无壮观。而这每一本书每一篇文都来之不易,都是心血所凝,无数个日日夜夜,一遍遍修改打磨,苦心孤诣,殚精竭虑,非亲身经历而不知其难。我非才子型作家,没有下笔如有神的功夫,几乎每一篇都是憋出来、熬出来的。退一步说,即使我的文字不值一提,毅力和韌劲也是值得骄傲的。

悔其少作。回头审视昔日作品,有些文章确实幼稚,偏激,短视,肤浅,用意牵强,格调欠高,读来脸红,不如不写,或不收入书中。因为我的大部分书都没再版可能,收入这样的低档之作,连修改的机会都没有,就好比美人脸上的雀斑,三几个还好说,多了就难看了。

多读读自己写的”书”

从广义上来说,各行各业每个人都在写书,每个人的经历,轨迹,业绩,功德,都是一本无字书,或厚或薄,或重或轻,应不时温习,常读常思。读自己写的书, 可以回顾自己的人生道路,心路历程;可以看到自己的长处,发现自己的短板;可以找出自己的风格,了解自己的局限:可以自己学习自己,从自己写的书里摄取能量:可以调整前进方向,提高觉悟水平;可以测试自已的精神境界,盘点自己的工作成绩,调整状态,以利再战。总之,好处多多,不一而足。

“文章乃经国之大事,不朽之伟业”。多读他人写的书,必会满载而归;常读自己写的书,也会开卷有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