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言茶语】择器而茶是对一味好茶最起码的尊重

茶,是用来喝的,但是一味好茶一定是用来“品”的。饮好茶,必定是想品饮好茶的特点。品饮不到特点,好茶又何以称之为“好茶”?如果仅仅作为解渴的一般饮品,又何必费尽钱财来选择好茶呢?如何尽显一味好茶的特点,除了正确的冲泡方式之外,选择正确的泡饮器具是至关重要的。

【茶言茶语】择器而茶是对一味好茶最起码的尊重

饮茶是人生一乐。无论是往大茶缸里投上三两克茶,注满水,待它凉了一饮而尽,还是泡一壶好茶,在高山流水间细细品味苦尽甘来的人生哲学,让身体慢慢拂去世俗尘埃,静静聆听心灵的回响……茶,都能给人带来不同形式的愉悦和满足。如果说,茶缸喝茶是一种的生活习惯,择器泡茶则是注重细节、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清代学者震钧在其所著《天咫偶闻》之卷八《茶说》里,从择器、择茶、择水、煎法、饮法五节论述了饮茶的茶具、茶的品第及贮藏方法、煮茶用水的鉴别、煎茶的方法和品茶的趣味。将“择器”列为五章节之首,而北宋蔡襄的《茶录》中也专门有“论茶器”一篇,可见茶具对品茶的重要性。而茶圣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将茶具分为8大类24种29件;南宋茶人审安老人著有专门记述茶具的《茶具图赞》,手绘茶具样式,并给每种茶具任命了官职,起名,定了字和雅号,称茶具为“十二先生” ;到了清代,各类茶具进一步完善,根据需求逐渐简化为“烹茶四宝”,潮汕功夫茶具产生。这些演变足见古人对茶具的追崇和用心。

【茶言茶语】择器而茶是对一味好茶最起码的尊重

饮好茶不怕繁琐。饮一味好茶是充满乐趣的,在“一观、二闻、三品”之间,感受茶在不同状态对人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带来的不同感官冲击,这是十分美妙的。所以,泡茶时的器具就要围绕实现这些乐趣来设置。从实际操作角度来讲,茶具的设置,主要从泡茶、品饮两个角度去选择,按照尽量简约的理念出发,遵循“适用”的原则,切忌千篇一律。这无论对卖茶的人还是饮茶人来说,都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只有做到视茶择器,选择最适合展现一类茶特点的器具去冲泡和品饮,才能泡出好茶,喝出这个茶的“好”来。这是品一味好茶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对一味好茶最起码的尊重。至于茶具品质的高低,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

【茶言茶语】择器而茶是对一味好茶最起码的尊重

纵观身边茶友的饮茶习惯,注重择器这个细节的似乎少之又少,既不乏将信阳毛尖、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等名优绿茶用紫砂壶、盖碗冲泡的,也不乏将水仙、肉桂、大红袍等极品乌龙茶和老班章、冰岛、昔归等高端普洱茶用玻璃杯闷泡的,不是走进“杀鸡用牛刀”的误区,就是犯了“图省事毁好茶”的错误。

【茶言茶语】择器而茶是对一味好茶最起码的尊重

实际上,六大茶类根据各自特性,对其冲泡和品饮器具都有相对需求,就以绿茶、乌龙茶、普洱茶为例:

【茶言茶语】择器而茶是对一味好茶最起码的尊重

绿茶,制茶原料以小叶种茶树采摘的鲜叶为主,且大部分名优绿茶采用芽头制作,等级高,茶水浸出物少,耐泡度低,但浓醇鲜爽、香气外溢、观赏性强,所以用玻璃杯冲泡,恰恰体现出绿茶的特点,而以盖碗、紫砂壶冲泡绿茶,则显得兴师动众、小题大做,想要观看“茶舞”更是天方夜谭。

【茶言茶语】择器而茶是对一味好茶最起码的尊重

对于乌龙茶,要领略其真香和妙韵,择器的要求则更为讲究。冲泡器皿最好选择宜兴紫砂壶或者三才盖碗,品饮的杯具,最好选择精巧的白瓷小杯(若琛杯)或由品茗杯和闻香杯组成的对杯。

【茶言茶语】择器而茶是对一味好茶最起码的尊重

就普洱茶而言,以采摘一芽两叶、一芽三叶的大叶种、中小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茶叶中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内涵物质丰富,茶水浸出物多,根据其特性,以茶杯闷泡的方式品饮,无疑苦涩尽出,特点全无。因此,冲泡普洱茶选择紫砂壶或者盖碗冲泡为宜,品茗杯以白磁质或玻璃小杯为佳,公道杯以透明玻璃质为首选,对于资深普洱茶爱好者来说,往往准备两个公道杯,一个用以分茶,一个作为闻香专用。“一观、二闻、三品”,通过白瓷或者玻璃质公道杯和品茗杯,观赏茶汤的澄明度和色泽(建盏、紫砂类品茗杯是不便于观察的),细心嗅闻茶在热杯、温杯、冷杯状况下,公道杯和品茗杯的杯壁上存挂的杯香(紫砂杯具有天然透气性和吸附力,不便于嗅闻挂杯香),分析制茶原料、工艺和仓储条件的好坏,嗅闻一山一韵味儿的奇妙。而嗅闻挂杯香,既是品饮普洱茶的一大乐趣,更是一种享受,尤其是遇到好的普洱茶,其挂杯香更像是有特殊的魔力一般,让人欲罢不能,经久难忘!(本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另:以上为个人观点,难免有不足之处,欢迎各位老师、茶友批评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