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人生索然無味,領略到智慧和性的人才會發現世間的有趣

在中國當代文壇,王小波是一個異類般的存在,他被稱作是“文壇外的高手”。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格非曾經說過:“如果王小波能多活十年,他在中國文壇的地位可比肩魯迅。”劉心武同他僅有過一次短暫的交流,就被他獨特的思想深深吸引。可悲的是,王小波死後沒有一位文學同行前來送行,他最重要的“時代三部曲”直到死後才得以正常發表。


王小波:人生索然無味,領略到智慧和性的人才會發現世間的有趣

王小波生前以知識分子自居,的確,王小波的父親是國內著名的邏輯學教授,從小就在家庭氛圍的影響下飽讀各類世界名著。1984年,王小波與妻子李銀河在美國匹茲堡大學留學,歸國後先後在北大和人民大學任教。他的眼界寬闊,對邏輯學、數學、哲學、 文學藝術、計算機領域都有著持續的關注,文學是他最喜歡的一個。


王小波:人生索然無味,領略到智慧和性的人才會發現世間的有趣

王小波曾在自己的雜文裡寫道:“我寫的東西一點不熱門,不但掙不了錢,有時還要倒貼一些。嚴肅作家的“嚴肅”二字,就該做如此理解。”這樣一個具有極高素養的作家,他的作家之路卻因為作品中含有大量直白的性描寫而歷經坎坷。

王小波曾抱著《黃金時代》的手稿和妻子李銀河跑遍各大出版社,卻無一人敢發表。因為這部小說裡面充斥了大量的性描寫,直白且毫不掩飾。偶有“識貨”的主編看到《黃金時代》如獲至寶,但還是遺憾地表示不能發表,因為在那個時代,大多數的讀者根本無法接受這樣的表達方式。超越時代的東西往往會招致庸人的指責,王小波就像是中國版的梵高和卡夫卡。

寫性不是媚俗,而是追求表達生命的真諦

弗洛伊德曾說,性是一切美的來源。所以,嚴肅的文學不能迴避它,社會學和人類學要研究它,藝術電影要表現它。一流的作家幾乎都在創作中對性有著濃厚的著筆,賈平凹的《廢都》、陳忠實的《白鹿原》、餘華的《兄弟》、莫言的《豐乳肥臀》……,但在他們的作品裡,性描寫是調味劑,寫的依舊隱秘暗晦的,沒有像王小波這樣直白直接,把它當作主題來寫。


王小波:人生索然無味,領略到智慧和性的人才會發現世間的有趣

王小波的作品正是過濾了一切繁雜虛偽的表象,直擊生命的本真。在王小波的小說裡,性是至始至終的主題。《黃金時代》裡的性純淨陽光,散發著蓬勃旺盛的生命力,《紅拂夜奔》裡的性能量衰落,意識扭曲,《未來世界》中的性則帶有明顯“虐戀”的傾向。王小波把它分為“黃金時代”、“白銀時代”和“黑鐵時代”,以性的視角刻畫出每一個時代人的生存狀態,直白深刻又令人發省。


王小波:人生索然無味,領略到智慧和性的人才會發現世間的有趣

至於為什麼非要這樣寫,王小波曾說到:“我的寫作態度是寫一些作品給讀小說的人看,而不是去教誨不良的青年。有很多理智健全、能夠辨別善惡的人需要讀小說,本書就是為他們而寫。”


人生是索然無味的,只有領略到智慧的人才會發現世間的有趣

李銀河說丈夫王小波是浪漫的遊吟騎士,這個稱號恰到好處。王小波的一生都在探尋著精神的自由和這個世間的美,中國文壇誕生了成百上千個有名的作家,但要說起最有趣的靈魂,恐怕第一個出現在腦海中的答案就是王小波了。


王小波:人生索然無味,領略到智慧和性的人才會發現世間的有趣

王小波說過:“我很愛開發智力,我怪嗎?不怪吧。我還愛一個美的世界,美是為人的幸福才存在的。” 他對邏輯學、數學有著濃厚的興趣,隔一段時間就會拿出高數題庫練練手,他熱愛哲學,對羅素、尼采等哲學家的思想已經溶於血肉,他還是中國第一代的程序員,在當時電腦剛進入中國時,他為了寫作方便自創了一套輸入法。人生是索然無味的,只有領略到智慧的人才會發現世間的有趣。保持對新生事物濃厚的興趣,我們的生命才不會暗淡下去。他想告訴人們思維的樂趣,這個世界很少有人能體會到思維的樂趣,所以有趣的靈魂便成了稀缺之物。


王小波:人生索然無味,領略到智慧和性的人才會發現世間的有趣

王小波正是用自己的人生給未來的我們探索一種心靈的解救方法。好讓我們從那個可怕的、已經模式化的生活泥坑裡爬出來。這不就是我們現在所處的精神困境嗎?

我可以說服別人相信智慧是好的,性愛是好的,但我沒法說服一個無趣的人,讓他相信有趣是好的。有人有趣,有人無趣,這種區別是天生的。王小波已經離我們而去,但他的下一代人卻可以從他那裡得到關於藝術、文化、知識及人的思考和樂趣。遇見王小波,是人生一大樂事,為大家推薦王小波的作品,走進王小波的精神世界,做一個有趣的人。支持正版,點擊下方鏈接王小波最重要的小說作品就可以帶回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