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108」居逆境中,砥節礪行而不覺

  【原文】

  居逆境中,周身皆針砭biān藥石,砥dǐ節礪lì行而不覺;

  處順境中,眼前盡兵刃戈矛,銷膏靡mí 骨而不知。

  【個人理解】

  處在橫逆的環境中,就好比身邊都是石針藥物為你療傷治病,磨鍊你的意志、培養你的德行,你卻不覺察;

  處在優越的環境中,就好比眼前都是殺人利器讓你危險重重,融化你的脂肪、腐蝕你的骨骼,你卻不知曉。

  【心得體會】

  1、 針砭藥石:泛指治病用的器械藥物。砥礪:就是磨刀石。粗者為砥,細者為礪。在此當磨練講。銷膏靡骨:融化脂肪、腐蝕骨骼。身居逆境固然痛苦壓抑,但可磨礪自己的意志,修正自己的不足,苦盡甘來。孩子在學步的時候,大人越是扶著越是會走得慢,別怕摔跟頭。

  2、《以苦為師》佛教用語。佛陀教導弟子們要以‘八苦’為師。‘苦’當然是為人們所厭惡,但如果因受苦而奮發圖強,變壓力為動力。現代的家庭不惜花費大價錢,把孩子送去冬令營、夏令營集訓,都是為了磨練意志。網上看到冰天雪地的俄羅斯,小孩光身在外面被澆涼水,成年人領孩子冰泳。

  3、“寒門出貴子”,2016年1月-2017年3月對以985、211高校為代表的全國重點大學生源狀況進行了抽樣調查。調查結果發現,來自農民家庭的生源佔30%以上,佔比排名第一;其次來自個體戶、打工家庭之和佔比在30%以上。可見低收入階層的子女至少佔全部生源的60%以上。“富養”不如“苦養、窮養”

「菜根譚108」居逆境中,砥節礪行而不覺

  4、《史記·留侯世家》“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沛公劉邦首先領先佔領咸陽。進入咸陽宮後,劉邦被宮中的美色珍玩吸引,流連忘返。樊噲勸他,他也聽不進去。張良入宮嚴厲直諫劉邦,並且說了這麼一句:“毒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請沛公聽樊噲言。”

  5、沛公這才醒悟離了秦宮,命令軍隊開出城市內,到咸陽郊外的灞上乖乖駐紮,不許官兵擾民,放低身段恭候項羽入關。良藥苦口,忠言逆耳,可是不知不覺這都是對於自己極為有利的。如果劉邦真的像後世李志成入北京一樣開始養尊處優,那歷史就不一定怎麼事了。

  6、居順境中當然是好事,但對於一個沒有良好的品質和遠大追求的人來講,優裕環境往往就是滅頂之災。

  7、成語《臥薪嚐膽》,吳王夫差放了越王勾踐,勾踐回國後,立志發憤圖強,他怕自己貪圖舒適的生活,晚上就枕著兵器,睡在稻草堆上,還在頭頂掛上一隻苦膽,每天早上起來後就嚐嚐苦膽,門外的士兵每天都問他:“你忘了三年的恥辱了嗎?”“逆境中”越王勾踐親自到田裡與農夫一起幹活,妻子也紡線織布。經過十年的艱苦奮鬥,越國終於兵精糧足,轉弱為強。

  8、西施被越國派往吳國,她肩負著讓吳王夫差荒淫腐敗沉湎色慾與刺探吳國軍政的光榮使命,被後世贊之為巾幗女傑,然而,若勾踐復仇未成,吳國為他國所滅,西施就是“紅顏禍水”了。吳王夫差因在“順境中”,縱情五欲走了下坡路,最後落得國破家亡拔劍自殺。

  9、我們國家湧現出很多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平民百姓家的孩子都被富養成是公子公主,武漢某大學在開學季的時候,大學門口有出售價值6萬餘元的“蘋果”四件套,可是父母用的都是什麼手機?星二代李*一,2011年因傷害罪判刑1年,2012年出獄,2013因強姦獲罪被判刑10年,這是條件優裕的家庭培育出孩子。

  10、佛說慾望越重的越墮落,又說"欲為不淨,上漏為患,出要為上",慾望是有許多過失的,是汙穢不清淨的,是會讓人淪墮於惡道的;即使是繼續修學禪定,往上升進到遠離欲界的色界天、無色界天,可以享受禪悅或是清虛之樂,也仍然都還是在三界當中,也終究是有享受完的一天,而將會再次下墮的隱患;因此,唯有得到出離三界的法要,才是最為尊上的目標。

  11、“順”境實苦,兵刃戈矛,銷膏靡骨,不可不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