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就業有門創業有路——遂川推進就業創業工作記事

就業是民生根本、發展基石。今年以來,遂川縣突出“民生為本、人才優先”工作主線,全力保持就業活力與韌性,充分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加充分的就業,以促經濟之穩、社會之穩、民心之穩。

抓好服務“把手”

秋日的左安桃源梯田遍地金黃,不少遊人來此休閒打卡。被吸引的還有在廣州求職的遂川籍高校畢業生鄧良辰,她剛擠上地鐵,就注意到“遂川微就業”公眾號更新鏈接:桃源景區工作人員招聘。“環境好,待遇也不錯。”她迅速撥通了諮詢電話,並訂好了回老家遂川的票。

面臨嚴峻的就業形勢,遂川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充分利用“遂川微就業”等微信公眾號和人才招聘網發佈招聘信息,累計發佈58家企業7500多個就業崗位;開展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等公共就業服務活動,幫助企業和求職者搭建線下互動平臺,有效促進零距離崗位對接,為園區企業新招員工5000餘人,實現“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

技能培訓為就業增加更多保障。為了破解“就業難、招工難”的結構性矛盾,該縣大力推進職業技能提升行動,今年以來,共舉辦23期創業培訓和30期企業崗前培訓,共培訓學員2577人。此外,該縣職業教育中心通過聘請企業技術人員現場傳授學生工作實踐等形式,多方位提升學生的從業能力,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校企聯合辦學。

廣開就業“門路”

隨著脫貧攻堅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回到老家,成為“歸雁大軍”,就業也成了迫在眉睫的問題。該縣精準實施就業激勵政策,努力擴大貧困勞動力就業規模,提高貧困家庭就業收入,為脫貧揚帆聚力。

——加大招工力度。積極組織園區企業下鄉開展“送政策、送崗位、送信息、送服務”招聘活動,開闢貧困戶園區就業“綠色通道”,設立就業扶貧崗位751個,幫助449名貧困勞動力在園區企業實現穩定就業。

——加強公益性崗位管理。今年以來,累計開發就業扶貧公益性崗位2359個,安置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並給予崗位補貼。

——落實扶貧車間扶持政策。對符合條件的扶貧車間,每年按規定給予就業補貼,全縣建設扶貧車間27個,吸納就業人數875人,其中貧困戶178人。

搭好創業“扶梯”

發展扶持產業,鼓勵創業帶動就業,是推進穩就業工作的有效舉措之一。今年,該縣推出了一系列針對性強、可操作的實招:共發放小微企業貸款750萬元;針對小微企業降低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條件,將1年內新招用符合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條件人數達到現有在職職工人數的比例下調至15%;加大重點群體的扶持力度,開闢高校畢業生貸款綠色通道。

研究生畢業的90後劉海燕,在20萬元創業貸款扶持下,回到老家巾石鄉羅文村創辦了生態鴿業養殖基地,養鴿5000多對,年收入達50多萬元,還帶動了周邊鄉鄰致富增收。

該縣積極培育扶持創業典型,在典型的帶動下,示範戶不斷湧現,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弄潮兒:高坪鎮車下村張冬梅的油茶專業合作社、返鄉創業人員梁奇鋰創辦的全國示範合作社“新茗茶葉”……該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要負責人李小鵬表示,要繼續加大對創業的扶持力度,助力社會經濟發展再加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