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產業,有何凸顯優勢?

廣東產業,有何凸顯優勢?

第22屆高交會華為展區,華為城市管理服務指揮中心吸引觀眾駐足參觀。

南方日報記者 朱洪波 攝

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商用後的第二屆高交會上,一批最新應用從想象落地現實。記者在展會上看到,廣東5G發展從力爭標準領跑到產業鏈領先,前沿產業佈局和深厚技術積累,讓一批粵企率先駛入5G這條“新一代信息高速公路”,推動前沿應用場景加速變成現實,助力產業升級和動能轉換。

城市算力提升

“禁止駛入!”在深圳華強北,一輛車駛入非機動車區域,車主立即聽到語音警示。這雙全天候、無死角的“監督之眼”來自5G環境下的智慧杆,這是高交會上展出的現實應用。

在5G智慧杆展區,以城市路政照明設施為基礎,將5G基站、視頻監控、環境監測、電動車充電樁等集成一體的智慧杆,被視為智慧城市的重要“入口”。國內首個智慧杆項目落地企業、粵企7G智慧董事長傅東昇說,“在雲端,我們推出了AIOT物聯平臺、運維管理平臺、行業智能應用平臺等模塊化平臺。在邊端,我們推出了基於AI的邊緣控制器、基於環境感知的智能網關和模塊化智能艙產品,讓智慧城市擁有’眼耳口鼻’。”

“智慧杆將破除信息孤島、促進信息共享,為城市治理數據統一尋找契機,有助於推動構建智慧城市全面感知體系。”深圳市智慧杆產業促進會會長王海龍說,深圳在智慧杆政策制定、標準編制、建設運營模式、試點示範、產業推動等方面在全國最早先行先試,打造全國首個城市級多功能智能杆“建、管、養、運”全生命週期管理主系統,為實現新型智慧城市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石。

應用無處不在

“看,我可以在梧桐山山頂’一覽眾山小’!”在中國聯通為獻禮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而特別搭建的“看見深圳”直播應用展臺前,觀眾紛紛駐足,戴上VR眼鏡體驗。該應用採用5G+VR+4K的技術手段,觀眾可以360度、清晰流暢的觀看人才公園實時景色,將深圳這座城市美景盡收眼底。

隨著5G落地,與工業互聯網、全息通信、8K/VR等業務融合發展,助力產業數字化升級。記者在展區看到,5G+智慧冬奧、5G+慢直播、5G專網+邊緣雲、5G+智慧礦山、5G+工業互聯網等最新應用已變成現實。“我們為不同場景不同行業提供獨立專網、混合專網、虛擬專網三類靈活的、定製化的5G專網,解決了邊緣雲移動性、計費、安全三大難題,實現雲、網、邊、端、業協同發展。”深圳聯通負責人說。

5G顛覆商業模式的同時,也帶來社會效率的巨大提升。粵企元戎啟行將與東風攜手,在武漢經開區打造國內最大自動駕駛車隊,車路協同的未來城市雛形正在構建。在元戎啟行副總裁劉念邱看來,5G將助力車路協同實現更加高效及可靠的監管,車、路和不同的車之間真正交換信息,讓自動駕駛汽車由“新手上路”變為“老司機”。“5G降低末端計算需求,其低延時、高帶寬特性讓一大部分計算到雲端更加可行,從而讓所有應用變得無處不在,這將是變革性的影響。”

大量技術應用落地背後,是我國5G產業生態優勢凸顯。“從網絡設備到終端再到標準的全產業鏈上,中國5G都處於全球第一陣營。”華為5G室內數字化產品線副總裁徐之兵說。

南方日報記者 戴曉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