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阪城漂亮姑娘究竟在哪裡?(原創·隨筆)

達坂城漂亮姑娘究竟在哪裡?(原創·隨筆)

大多數來到達坂城景區的遊客,尤其是外地遊客除了會問王洛賓的故事,還會不約而同問一個相同的問題:“達坂城漂亮的姑娘在哪裡?”

但凡問這個問題的人是個男性,我們的保安帥哥和收銀姑娘就會嗤嗤的笑出聲,潛臺詞是這個人或許是個花心大蘿蔔。

我不這樣認為,我倒認為為追尋美女而來,說明這個人的內心深處熱愛美麗,欣賞美麗,渴望美麗,整個社會的男人為美女瘋狂追逐說明大家對美的認識是一致的,如果都奮不顧身的去追羅玉鳳那倒是有問題了。

達坂城美麗的姑娘在遊客心裡是什麼模樣?大概是“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碩人》”意思是這些女人的手長得就像剛出生芳草的嫩芽,皮膚就像盒裝的內酯豆腐,又白又水嫩,脖子細長白皙,牙齒就像葫蘆瓜子,方正的額頭彎彎的細眉,一笑就有兩個酒窩,簡直迷死個人。

或者是這樣的“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意思是這些個妖豔的妹子。她們的臉上像帶著晶瑩雨露的鮮花,身形典雅,優美,就像流光溢彩照耀到玉樹上那樣美麗別緻。

這樣的美女簡直能治癒我的中度抑鬱症。

給遊客們留下如此印象的源自王洛賓先生創作的歌曲《達坂城的姑娘》,其中有一句歌詞是這樣的“那裡來的姑娘辮子長呀,兩個眼睛真漂亮。”

於是,在遊客們的心裡,達坂城的漂亮姑娘就像新疆美麗大草原上成群的牛羊一樣,全是長辮子大眼睛的美女。

藝術來源於生活,也高於生活,通過富有感染力的藝術加工後往往能給人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達坂城漂亮姑娘究竟在哪裡?(原創·隨筆)

其實我自己也曾被藝術加工的東西所引導,都說成都到處都是美女,進酒店放下行李後我在門口站了10分鐘,轉身對當地的女隊友“瘋子”說:“我都在這站了10分鐘了,怎麼就沒有看見一個國色天香的妹子?”

“瘋子”有些不屑:“切!你這個菜殼頭(呆子的意思),真想看美女,你到春熙路去,記得帶上紙巾擦哈喇子。”

我還真去了春熙路,天啊,好像全世界的大美女都在這裡集合了,簡直讓人目不暇接,在春熙路上吃著雪糕看美女比去寬窄巷子品小吃更讓人興奮和激動。

達坂城當然也有美女,但見達坂城的美女需要偶遇,美女們也有自己的生活,要工作,也要打理家務,誰會無聊地站在街上,就像趙雷的歌曲《南方姑娘》裡唱的那樣:“她總是穿著帶花的裙子,站在路旁。”總站在路旁的人大概率是導購。

要見到如花似玉的達坂城美女還真的看人家是否在你等的時間去上街。

其實在烏魯木齊也一樣,我每天走在大街上,兩個眼睛就像開啟了雷達模式,自動搜尋美女,大多數的時候很沮喪,都是一些面容親切的像鄰家大姐,小妹一樣的普通類型。

後來我發現了一個秘密,要想在烏魯木齊看美女,最好去奧斯卡和人民電影院這樣的地方,簡直是美女如雲,摩肩接踵,數不勝數。

話說回來,現在的達坂城姑娘真的已經打破了王洛賓先生藝術作品裡的概念了,在街上能看見兩個眼睛很漂亮的姑娘,但很少能看見大辮子姑娘了。

這是因為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過去,姑娘在出嫁前一定會留著長長的辮子,這除了是美麗的裝飾以外,還是一種身份的傳達,等到姑娘為人妻,為人母后,就會把象徵姑娘身份的辮子絞掉,改換其他的髮型。

另外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快,時間就是金錢,一般人是沒有時間去花費精力去打點辮子的,慢慢的辮子已退出年輕姑娘裝點自己的意識了。

達坂城漂亮姑娘究竟在哪裡?(原創·隨筆)

在達坂城街上並不能隨處可見大美女,本來達坂城的人口基數就少,總共也就7萬人,很多漂亮的姑娘上大學和讀高中去了內地和烏魯木齊,她們中的大多數人畢業後的工作也選擇在內地和烏魯木齊,也有不少妹子嫁人後也會去其他地方,每個人都有追求更好生活的權利,達坂城姑娘也不例外。

這樣一來,也就有了很多內地遊客的一些失望和遺憾:“哎呀,沒有見到達坂城漂亮姑娘。”

很顯然,大家都被藝術化的作品深深影響了,但對於達坂城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對美色的嚮往恰恰是大眾對美的價值的肯定,多好的一件事,更何況當下還是個美女經濟,流量經濟的時代,對於一個地方來說這是多好的資源可以利用啊。

遊客同志們,不要灰心,不要沮喪,“麵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多來幾次達坂城,可能你就能看見一個穿著帶花的裙子站在路旁的美女,對你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開。

文/趙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