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花的錢還是要花,該乾的事兒還是要幹!


該花的錢還是要花,該乾的事兒還是要幹!

今天突然想談一談花錢的事兒,生活中花錢,企業花錢,怎樣花錢?大家都知道,賺錢很難,是一種能力。其實花錢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也是一種能力。什麼錢該花,什麼錢不該花?

該花的錢還是要花,該乾的事兒還是要幹!

我們的的行為取決於我們的思維,我們的思維取決於我們的認知,我們的認知取決於我們的價值觀,背景,經歷……

例如,都是有錢人,有人生活奢華,有人生活節儉。簡樸的人在某些事情上又大把花錢,在某些事情上卻節儉到小氣。有人願意投資花錢,到美國出手就是幾套、十幾套別墅的買,其實對於這個投資都沒想明白是不是該投。但消費花點兒錢卻吝嗇到極致。看不慣別人花錢或不花錢,其實背後都是一種認知!

因此,一個人花錢體現著他的認知,他的價值觀以及他的經歷和時代的烙印!

該花的錢還是要花,該乾的事兒還是要幹!

我們中國人在花錢上總體上有幾個特點,一、願意投資花錢,不願意消費花錢。二、願意為有形的東西花錢,不願意為無形的東西花錢!換句話說,願意為拿在手裡的東西花錢,不願意為裝在腦子裡東西花錢!三、願意給孩子留錢,不願意為孩子見識花錢!

回顧過去的10來年,我覺得我對花錢的認知提高了很多,也改變了很多。我們這一代,經歷過貧窮和物質的極度匱乏,天生骨子裡有不安全感,整體上是捨不得花錢的一代,屬於不敢花的一代。相比較,我們下一代完全不一樣,她們屬於敢花的一代。敢花與不敢花其實與有多少錢沒關係。回顧自己過去的花錢,用今天的認知來看,發現有正確的花錢理念,也有錯誤的花錢理念。學會花錢,也是成長!能賺錢很重要,會花錢其實也很重要!有些人賺錢就是因為會花才賺到的!賺錢與花錢是多麼辯證,我們大部分人絕對低估了花錢這件事。我們一定要努力成為能賺會花,會花能賺的人!

該花的錢還是要花,該乾的事兒還是要幹!

我總結我對花錢的決策認知有這麼幾個特點:

1、願意給別人花錢,不願意給自己花錢;

2、願意投資花錢,不願意消費花錢;

3、願意為無形的東西花錢,(這一點絕對超前,先進);

4、願意為孩子教育花錢。

總體上屬於節儉型,尤其是生活上花錢,稍微奢侈一點點就有犯罪感的那種!下面我談幾點關於生活,學習,公司花錢的認知,供大家參考品評,不論對錯。


1


願意為消費花錢,重視儀式感!

務實是沒有錯的,但儀式感也很重要,我們很多人低估了儀式感,我也一樣。我的改變源於在美國看到的一些事實,其實大部分美國人是很“窮的”。70%美國人賬戶裡不超過1000美金,真是賺多少花多少!我們可以看到滿眼的都是“浪費”。沒啥存款,這些“窮人”卻可以給孩子花幾千美金整生日party,那真是講究,我們這些“富人”卻給孩子將就的過了一個生日。結婚紀念日,孩子交給別人看管,二人外面整了一個華而不實的燭光晚宴!後來,我改變了認知,這些美國“窮人”認知是正確的,我們是錯誤的!我們太務實,不重視儀式感,其實孩子的一個生日party(孩子的,我們中國很多地方什麼百日宴,12歲生日,成人禮其實是熱鬧大人,基本跟孩子沒啥關係)也許孩子會記憶一生,記憶美好,甚至會對孩子性格有影響。這錢該花!(美國孩子生日party是有很多講究和套路的)同理,公司也一樣,該有的儀式感花錢還是要花,年會也好,幾週年慶也好,這錢還是要花!這與企業文化,團隊凝聚力有關!長財堅持每年開學習型春節年會,花費很大,一次會議,省吃儉用也要5/600萬,但這錢該花!今年疫情原因,臨時取消是實在沒辦法的事兒,其實一切都準備就緒了。

該花的錢還是要花,該乾的事兒還是要幹!


2


願意為無形的東西花錢,願意為長見識花錢。

其實想一想,這個世界上最貴的東西的都是無形的,我經常跟企業家講企業價值,我說如果一把火把公司全燒光了,你還剩啥?對公司有多大影響?想一想就知道你公司值不值錢了。值錢的公司是燒不死的,燒不死的一定是無形的東西。我雖然生活上追究極簡,花不了幾個錢,但在投資學習,投資大腦,長見識上確是非常捨得花錢的。我願意為別人的思想花錢,也願意為別人專業意見花錢,這個比實物東西貴多了!包括我們公司,也願意請諮詢公司諮詢,孩子升學願意花大價錢請人提供諮詢。因為我很清楚,試錯成本比這貴。其實,能認知到這層面的人,不會太差!當遇到我不熟悉,不專業的領域的事兒,我的選擇就是選貴的機構諮詢,相信專業,因為這樣成本最低,最高效!一個企業的成功,一定是做對了什麼?我的一個企業家朋友,企業很成功,我總結他們成功的原因,做對了什麼?後來發現,這家公司做對的幾件事兒都跟老闆會為無形的東西花錢有關!


3


把錢花在孩子身上永遠比留給孩子更好。

我對孩子教育是非常捨得花錢的那種,不是因為有錢,是因為我認為把錢花在培養、教育上比留給們更好。為值錢花錢是應該的,也是正確的。當然,我們並不是追求一個什麼結果,如考上頂尖大學。要把孩子每一個階段都當做結果看待,而不是隻當作過程。各種因素,即便孩子可能無法去就讀頂尖大學,那能就讀頂尖高中本身也有很大意義,甚至比大學意義還大,小學也好,中學也好,都當結果去看待。為啥說這個問題,一次聚會上,有一個朋友問我,你怎麼看你家孩子讀這麼好的一所高中的,學費那麼貴。因為他知道,我不太在意孩子能不能讀頂尖名牌大學,也知道我孩子想讀的大學。按這期望隨便上啥中學都可以做到,孩子很優秀。我不是這樣認知的,我當然希望孩子能讀頂尖名牌大學,但我不在意,我更在意的是隻要符合她就好,在這個問題上,沒有那麼強的目標性。但我沒把中學僅僅當作進入大學的過程,而是把中學當做結果看待,也許中學對她的影響大於將來大學對她的影響,人生很長!

該花的錢還是要花,該乾的事兒還是要幹!

學會花錢,是一門學問,理順自己花錢原則和認知,提高花錢效率,花錢效率也是決策效率!沒有對錯,只有認知!讀完這篇文章,如果能改變你的一個錯誤認知,那這篇文章其實是很貴的,也是無形的!

劉國東

2020年3月2日

該花的錢還是要花,該乾的事兒還是要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