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雲兩平臺+N應用”是什麼?一起了解下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斌 通訊員 蘇雪

11月9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智慧城市應用場景演練活動在北京大興區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大廳舉行。活動共調度27輛消防車、10輛警車、4輛120急救車和300餘名參演人員,這場活動是大興區在智慧城市建設推廣應用領域的大膽嘗試和創新。

據瞭解,近年來,大興區提出了“一雲兩平臺+N應用”的總體框架,圍繞“惠民、精治、興業、宜居、強基”的任務目標,建成了大興區政務雲,有效提高了城市治理智慧化、公共服務便捷化水平,通過夯實城市數字基礎,開拓多領域智慧應用,為今後區域治理現代化、精準化發展實施了高效有力的保駕護航。

“一雲兩平臺+N應用”是什麼?一起了解下
“一雲兩平臺+N應用”是什麼?一起了解下

攝影 張子凡

首創“平急結合”運行管理模式

為城市運轉保駕護航

活動現場,隨著“演練開始”的指令下達,2020年大興區智慧城市應用場景演練拉開帷幕。其中,涉及“日常事件管理”的場景有疫情精準防控、精神病人走失、渣土車治理,“應急事件指揮”的場景有機場火情應急聯動處置、航油庫火災救援、機場周邊應急聯動處置。

在“應急事件指揮”場景演練中,龐各莊鎮城市管理綜合指揮中心值班人員正在大屏幕前查看鎮域範圍運行情況,突然,畫面彈出報警,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西北側天空中出現滾滾濃煙且不斷擴散,正值機場忙碌時段,空氣能見度降低可能導致航班延誤,帶來較大影響。值班人員立即上報區應急辦,區應急辦依託區城市大腦啟動專項應急預案,按照多部門聯合處置機制,與相關部門火速連線,通過融合通信系統建立多點實時會議,開展協同處置、全面排查,快速定位濃煙源頭,消防支隊迅速出警,有效扼制火情,演練成功結束。本次演練充分驗證了區城市大腦的實戰能力,體現了“日常事件管理”場景中對事件監測、分析、流轉、處置的一氣呵成。

推出“一雲兩平臺”

實現智慧城市建設N應用

近年來,大興區提出了“一雲兩平臺+N應用”的總體框架,圍繞“惠民、精治、興業、宜居、強基”的任務目標,建成大興區政務雲。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實現政務雲的統一管理、集中採購付費,全面保障了政務、綜治、公安等業務系統的平穩運行。目前,已初步完成大數據、時空信息、物聯網等基礎平臺建設,具備為全區各單位提供數據採集、匯聚共享、治理等數據全流程處理能力及統一的二維和三維地圖服務,實現基礎工具和能力的集約統一建設,為智慧城市建設打牢基礎。

大興區委政法委積極落實中央和市委市政府關於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指示精神,堅持以智能化建設服務群眾安全的思路,突出“智治”建設,目前已形成政法綜治信息平臺統籌,三級綜治中心規範化實戰應用的工作格局。依託智慧平安小區建設,變社區管理為服務群眾,將安全與便民相結合,讓百姓身親體驗到實實在在的安全,有力提升了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

據瞭解,融合黨群平臺、養老平臺、勞動者港灣、扶貧愛心和陽光村務等多個特色平臺應用的“北京大興”APP已於2019年9月上線運行。目前,實現了1713項區級事項在線辦理和查詢,對接鎮街政務事項1619項,上線大興公共自行車、健康大興、大興就業、充電樁、停車場、空中課堂等熱門公共服務20餘項。累計註冊個人用戶89.1萬人,累計註冊法人用戶5.9萬,成為大興區綜合性服務平臺。

與此同時,建成區級“城市運行管理平臺”,完善監測預警、輔助決策、協同分轉、指揮調度四大子平臺,接入網格、氣象、環保、視頻監控、物聯網設備等實時數據,以及14個單位、81個業務系統,初步實現城市運行態勢感知和實時監測,為區域治理現代化、精準化發展保駕護航。

來源:智慧政法圈(ID:gh_1c4e2f045dd3)、法治日報—法制網

編輯:席鋒宇 張博 張香平 見習編輯:柳源遠

“一雲兩平臺+N應用”是什麼?一起了解下

往期推薦 ◆ ◆

◆今天,C位必須給他們!

◆Vlog|聽說法報小姐姐暴走了三萬步?

◆“家長群”咋就變成了“壓力群”?

◆尋車,有家法院很專業

◆漫點普法丨@尾款人,你付的定金能退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