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改變自己卻做不到?提供兩個簡單的新思路

我們平時常把問題,歸結於自身原因,比如不自律、愛拖延。但實際上,過於放大了個人意志力的重要性,高估了內部因素的作用,卻忽略了外部環境的影響。

比如說,本來基因決定冷冷能長到180cm的,但後來由於學習太辛苦了(外部環境),以至於只長到了165cm。(別打我

長高道路千萬條,學習是死路一條。由此可知,外部環境是多麼重要啊。


一直想改變自己卻做不到?提供兩個簡單的新思路


/ 01 /

《瞬變:讓改變輕鬆起來的9個方法》提到了一個有趣的實驗,蠻有意思。

康納爾大學食物與品牌研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給電影院的每個觀眾,發放免費的爆米花。這些爆米花已經放了5天,口感差且難吃。

一部分觀眾拿到了中桶,另一部分則是大桶。電影結束後,研究人員發現,大桶觀眾比中桶觀眾多吃了53%。

也就是說,食物容器越大,觀眾的進食量也越大。觀眾不是為了好吃才吃個不停(爆米花既不新鮮,又很難嚼),也沒有覺得非要吃完整桶不可(不論哪種分量,爆米花都絕對吃不完)。觀眾肚子是餓還是飽,對實驗結果也沒有什麼影響。結論永不動搖:容量越大=食量越大。

這種場景是不是很熟悉?當某件唾手可得的事物擺在你面前,即使你沒那麼喜歡,也會自然而然地沉浸其中。只要它足夠便利。

/ 02 /

看似人的問題,實則情境問題。(《瞬變》)

這聽起來似乎沒什麼新奇的。但常識,往往是常常被人們忽略和無視的知識。

說實在的,絕大多數時候,比如,我們注意力不集中、我們懶惰、我們管不住自己,都是把原因歸結於自身的。

很少,真的很少從外部找原因。這看似對自己要求高,看似是好的品質,反而讓我們陷入誤區。

別太把自己當回事兒了,你的自制力並非無所不能,甚至可以說是不堪一擊。

要減肥就用小碗,要學習就別妄想待在家裡或宿舍,要健身就把自己置於群體之中。後者顯然比前者容易,也更少地喚起自我譴責的情緒。

新的一年,新的一學期,試試這個新思路。看似人的問題,實則情境問題。與其控制自己,不如控制環境。

/ 03 /

再來說第二個思路。

諸位,問幾個嚴肅的問題:

在過去的100天裡,你有做到每一天都很晚起床麼?你有做到每一天都熬夜嗎?你有做到每一天都拖延懶惰嗎?你100*24小時全方位無死角焦慮麼?

很遺憾,雖然你常常自稱是個廢物,但答案很可能是「沒有」。你總有做得不錯的時刻,無論它多麼少見。問題的關鍵之處就在這裡,找到突破口的關鍵也在這裡。

我們常跟自己較勁,試圖糾正那些看起來不夠上進的行為/思維模式。

我們追根溯源,陷入過度分析的困境:把自己當作一個病灶,拿著顯微鏡,大大小小的細節都不放過。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為什麼會這樣?我是不是有毛病?

/ 04 /

慣常思路是,這件事表明,我的生活存在「問題」,而解決問題的方式是找到「為什麼會失敗」,克服這些失敗的癥結,我就可以達成目標:成為一個早睡早起的、堅持跑步的、專注的、情緒穩定的、自信的、善於社交的人。

如果借用疾病的療愈思路,那就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哪裡有病點哪裡。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缺藥吃。

但實際上,治好病,並不意味著成為一個健康的人。

Tal在《哈佛大學公開課:幸福課》中說,傳統的模型是「把病治好,就會變得健康」,而積極心理學模型是「你生病了,是因為你還不夠健康,因為你不去追求那些讓你健康的東西」。

/ 05 /

這兩者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一個是聚焦於分析如何失敗、如何避免失敗;一個是聚焦於學習如何成功、如何複製成功。

我們把更多的時間,花在了前者上,一直在傳統模型裡轉圈圈;但那些成功的瞬間,那些你充滿熱情和活力,處於你理想狀態中的時刻,都被忽略不計了。

我們必須把分析負面問題的考古式辦法,轉變成尋求亮點、傳播亮點的解決思路。《瞬變:讓改變輕鬆起來的9個方法》

分析如何失敗並避免,只是解決問題的一小步;更為重要,且會產生質變的一步,是探索如何成功並且實踐。

/ 06 /

你每天熬夜,無法自控,但總有那麼幾天,是晚上11點之前就乖乖上床入睡的;你總是拖延,無法投入學習,但也一定曾有過執行力超強的狀態;你習慣性自我懷疑、毫無自信,但確實會在某些場景、某些人面前、某些領域,你覺得舒適而愉悅,切實感受到自己的價值,並且無比認可自己。

這就是你所要尋找的「亮點」。

回想這些時刻,回想你是如何做到的,當時是怎樣的外部條件以及內部條件?實際上,它們不是偶然。你曾經做到過,那就意味著你有能力繼續做到。

尋求亮點之所以起作用,還有更為重要的因素。對於問題和失敗,你分析得再多,也未必知道怎樣做是起作用的;具體到細節時,該如何落實?道理往往是普適的,而非有針對性的。

成功的案例不一樣,它已被證明於你是有用的,是對「因材施教」最好的註解。

喏,「尋求亮點」的思路,也同樣適用於人際關係。

例行總結:

看似人的問題,實則情境問題。與其控制自己,不如控制環境。

聚焦於分析如何失敗和如何避免失敗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聚焦於學習如何成功,以及如何複製成功。

祝大家新年離「the person you decide to be」更近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