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表演完卸妝後“吵架”了,《姐姐》團綜的看點就是這個嗎?

姐姐表演完卸妝後“吵架”了,《姐姐》團綜的看點就是這個嗎?


《姐姐的愛樂之程》第二期,終於迎來了這個節目第一次表演秀。


唱歌、表演,大家都不陌生了。令人意外的是,最好看的片段居然是表演結束後的一段玩笑“爭吵”。


有很多彈幕說:原來看到最後才是真正的精華內容。


姐姐表演完卸妝後“吵架”了,《姐姐》團綜的看點就是這個嗎?


此時,脫下華麗的表演服,個別姐姐也直接卸了妝,大家坐在餐桌前,覆盤這一天的表演。


隨著寧靜的一句直言:“我懷疑不好看,節目的過程不好看。”正式拉開了大家的思考。


姐姐表演完卸妝後“吵架”了,《姐姐》團綜的看點就是這個嗎?


有人說學習當地傳統文化的意義。


姐姐表演完卸妝後“吵架”了,《姐姐》團綜的看點就是這個嗎?


有人說可以蹦極、打麻將,挑戰未知的事情,立馬被反駁。


姐姐表演完卸妝後“吵架”了,《姐姐》團綜的看點就是這個嗎?


姐姐表演完卸妝後“吵架”了,《姐姐》團綜的看點就是這個嗎?


萬茜則點題,提醒要做到“音樂相關”。


姐姐表演完卸妝後“吵架”了,《姐姐》團綜的看點就是這個嗎?


姐姐們化身導演組、策劃人,成為了“人間清醒大明白”。一句話比一句話說的有深度。沒有共識,也要創造出共識。


但這都不是關鍵,他們缺少的東西,是一個叫“意義”東西。


這一次,寧靜、張雨綺說到了關鍵。


姐姐表演完卸妝後“吵架”了,《姐姐》團綜的看點就是這個嗎?

姐姐表演完卸妝後“吵架”了,《姐姐》團綜的看點就是這個嗎?


張雨綺說:“作為一個女性團,我們如何與彰顯女性力量的載體聯繫在一起,在每一站都將女性力量喚醒並表達出來。”瞄準女性,這就是節目的意義。


姐姐表演完卸妝後“吵架”了,《姐姐》團綜的看點就是這個嗎?


“7個人的團綜,是30個人鋪墊出來的”。不敢相信說出這個話的,是那個拿第一不想成團的寧靜。


姐姐表演完卸妝後“吵架”了,《姐姐》團綜的看點就是這個嗎?


她藉此總結,我們之所以要在一起,就是承載了30個人的夢想,也是很多30+觀眾的夢想。


姐姐表演完卸妝後“吵架”了,《姐姐》團綜的看點就是這個嗎?



“這麼多人喜歡乘風破浪的姐姐,是因為我們帶來了某種可能性。看我們之前節目的精髓、能量,要讓她繼續,觀眾從我們身上看到的可能性。不是唱幾首歌的事。”

姐姐表演完卸妝後“吵架”了,《姐姐》團綜的看點就是這個嗎?

姐姐表演完卸妝後“吵架”了,《姐姐》團綜的看點就是這個嗎?

姐姐表演完卸妝後“吵架”了,《姐姐》團綜的看點就是這個嗎?


這一次,他們在鏡頭面前展現的,是姐姐們的自我解剖。輔以導演組抒情的文案,似乎把節目推到一個前所未有的精神高度。


但我覺得沒有。


有很多人歌頌這一段爭吵,可我更覺得,這是由於核心玩法本身並不精彩,而不得不放出來拯救內容價值的片段。


這也事實上宣告了這個節目在立意上的失敗——單純的音樂路演,單純的文化,都未必能撐起來這個節目。


姐姐們各自有各自的事業,如果沒有共同事業,分分鐘摔東西走人。她們急需找到一個精神支柱,擰成一股繩往前走的那種。從“為自己”,變成“為團隊”。


但正如徐崢所說,《乘風破浪》有淘汰,每一次表演都涉及到“生存”問題;而在《愛樂之程》裡,沒有這個問題。所以那個精神力量,究竟怎麼找到?


姐姐表演完卸妝後“吵架”了,《姐姐》團綜的看點就是這個嗎?

《花兒與少年》前三季都是有這個精神的,因為無論是什麼樣的旅行,都是有前方的,尤其是出國旅行,有限時間裡到達有限的目的地,這是支撐前行的一切推動力。


火箭少女101出道後出了兩季團綜《橫衝直撞20歲》,第一季也是各地探險旅行,第二季則是回到家鄉,完成每個團員的童年夢想。無論是奔向遠方還是回到家鄉,這個團綜都很好地交心的可能。


《姐姐》不僅僅是一個粉絲綜藝,還是一檔電視團綜。它就被賦予的超乎一個粉絲運營維度的使命——因為成為了一個獨立的節目,就必須要讓觀眾從中獲得一些東西。


姐姐表演完卸妝後“吵架”了,《姐姐》團綜的看點就是這個嗎?


獲得什麼呢?這是節目組的困惑,更是看完先導片和第一集觀眾的困惑。


在首播結束後,梅丸君就一時無話可說,但媒玩的粉絲們又給出一些新的視角。網友“阿爾法戰勝了貝塔” 說:“不像節目, 像超長花絮”。還有人說這個節目如果沒有人物之間的微妙關係,就毫無看點。


問題出在哪?


姐姐表演完卸妝後“吵架”了,《姐姐》團綜的看點就是這個嗎?


思來想去,我感覺問題出在這個節目一開始的生產過程上。


選秀結束之後,要推出一個團綜,證明她們是一個團。這可能是、也是唯一的動力。


綜藝選題,概念先行。這些年,很多節目都是這樣上線的:《幻樂之城》推出的室內一鏡到底MV拍攝,《花兒與少年》第三季的“冒險”,《乘風破浪的姐姐》主打30+歲的女性。


這些案例中,“一鏡到底”、“冒險”,顯然都太深入了。只有最後一個關乎年齡和性別的設定,更符合更大眾的認知,也有更廣泛的操作空間,也是為數不多的成功產品。


根治這類路演旅行真人秀的玩法危機,根本上要從生產過程上去反思。


姐姐表演完卸妝後“吵架”了,《姐姐》團綜的看點就是這個嗎?


看完這段反覆出現的素顏爭吵,我只更加相信,《姐姐的愛樂之程》不是真心想重新策劃,只是有欲揚先抑的野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