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烽火戲諸侯”品末代奴隸制王朝最後的奢華

自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國到公元前841年“國人暴動”緊接著“共和行政”歷時205年周王朝在分崩離析,漸漸衰退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一、“國人暴動”後的周王朝

公元前841年,因不滿周厲王的苛政,鎬京爆發了載入史冊的大暴動,此次暴動中有平民,有國人,有貴族,他們放火燒了宮殿,逼得周厲王遠走彘地一生不敢回鎬京,若不是召公虎甚至險些殺掉未來的周宣王。


看“烽火戲諸侯”品末代奴隸制王朝最後的奢華


1. 周宣王即位,中興“曇花一現”

“國人暴動”後國人怒氣漸漸平息才發現周國朝中已經沒有君主,於是推舉召公與周公一同執政,史稱“共和行政”。“共和行政”自公元前841年開始到公元前828年周厲王死結束,期間13年,政治、經濟都初步得到恢復與發展。

朝野擁立太子靜繼位,即周宣王。按理來說周宣王從小在大臣家中長大,耳濡目染應該成為一代明君,可是從歷史來看他卻沒有做好一位明君應該做的。

周厲王統治時期,國家吏治腐敗,百姓離散,於是周宣王登基之後,下令全國修復公室,廣開言路以安頓百姓。不僅如此,他還效法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遺風:修繕武器,興畋狩禮樂;同時他還及時重用忠臣、賢臣召穆公、仲山甫、尹吉甫、程伯休父、虢文公、申伯、韓侯、顯父、仍叔、邵穆公,張仲等輔佐朝政使得朝綱重振。

由於周厲王在位時期的不作為使得很多諸侯已經不來朝覲見朝貢了,於是周宣王又發動對周朝周邊小國的戰爭,使得朝廷重新樹立了威信,各諸侯國又在此開始向周國朝貢。周宣王的一系列舉措使得周王朝再次強盛起來,一度出現“四方既平,諸侯來朝”的盛況。

但是人生總是富有戲劇性,晚年的周宣王卻開始專斷獨行、不進忠言、窮兵黷武,使得宣王中興成為曇花一現。

周宣王晚年,開始不顧朝中大臣反對大肆用兵,周宣王三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797年,對太原的戎族用兵,敗;周宣王三十六年即公元793年派軍征討條戎、奔戎,敗;周宣王三十九年即公元前790年,派軍征討申戎勝利,同年親征姜戎,於千畝之戰大敗,南國軍隊全軍覆沒,自己都險些喪命。

從前文不難看出周宣王晚年時真的是做到了“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也正是在戰爭中,“宣王中興”恢復的國力再次被消耗殆盡。


看“烽火戲諸侯”品末代奴隸制王朝最後的奢華


2. 周宣王插手屬地魯國朝政

公元前817年,也就是周宣王十一年,魯國國君魯武公帶著自己的兩個兒子即長子公子括,次子公子戲,到鎬京覲見周宣王,根據宗法制,魯國儲君應該是嫡長子公子括,但周宣王非常喜歡次子公子戲,準備立魯武公次子公子戲為魯國儲君,忠臣樊仲甫大夫進諫周宣王,廢除嫡長子反而立幼子為儲君,有悖祖制,周宣王不聽勸阻,執意如此。同年夏天,魯國公去世,公子戲受周宣王之命,即位魯國國君,史稱魯懿公。

但是十年之後,也就是公元前807年,周宣王二十一年,公子括之子伯御和魯民一起攻殺魯懿公,而後伯御被立為魯君,史稱“魯廢公”,耿耿於懷的周宣王下定決心插手魯國事務,於周宣王三十一年興兵伐魯,最終殺掉伯御,又立魯懿公的弟弟公子稱為魯國新君,自此之後周王朝在諸侯中威信大減,各諸侯國多有成見。

3. 剖析周宣王即位後的“作為”對周王朝的深度影響

周宣王登基之後,早期無論是效仿開國先王遺風還是重用賢能之士等一系列英明舉措,都使得周王朝一度中興。這些無疑是給正在分崩離析的周王朝打了一劑“定心劑”,但是晚年的他先是插手屬國事務,又打破先王留下的祖制,使得周王朝在諸侯心中威信銳減,為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之後,諸侯不在聽從中央號令留下隱患;同時他窮兵黷武,大肆用兵,使得周王朝曇花一現的中興中積攢的國力又被消耗殆盡。

晚年不進忠言的周宣王也沒能教育好太子宮涅,為周王朝留下了更大的遺患。


看“烽火戲諸侯”品末代奴隸制王朝最後的奢華


二、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葬送西周

1.“烽火戲諸侯”的前因後果

公元前783年即周宣王四十六年,周宣王駕崩,太子宮涅即位,史稱周幽王。

周宣王沒能教導好太子,使得宮涅即位後只知道吃喝玩樂,不理朝政。不僅如此周幽王還重用奸臣虢石父主持朝政,使得周幽王在位期間社會矛盾急劇尖銳化,政局更加不穩定。

周幽王沉迷於女色,喜好美女,他整日派人搜尋天下美女。當時有一個忠臣名叫做褒珦,勸諫周幽王,殘暴昏庸的周幽王不僅不聽還將褒珦判罪下獄,這一關就是三年。

褒族人十分著急,聽說周幽王喜好美女,無奈褒珦家人將褒姒進獻給周幽王,周幽王見到貌若天仙的褒姒,十分高興,就把褒珦給放了。本就為政腐敗的周幽王得到褒姒,更是把朝政拋在腦後,整日與褒姒在後宮飲酒作樂。

據記載褒姒性格比較內向,生平不愛笑。有一日周幽王突然心血來潮,在宮外貼出告示,說誰要是能讓寵妃娘娘笑一次,就重賞千金。

奸臣虢石父為討周幽王開心,便為周幽王出了一計,便是葬送了西周王朝與周幽王姓名的——“烽火戲諸侯”。

周朝建立之初,曾與各諸侯國約定,各諸侯國拱衛周王朝,若是遇到十萬火急的軍情當以點燃城牆上的“烽火”使其冒出烽煙,各諸侯國見到烽煙當起兵救國。

但是昏庸的周幽王為博得褒姒一笑,竟真的點燃烽火戲耍諸侯,使得起兵救國的諸侯卻沒有發現敵軍,明白是周幽王戲耍自己的之後的諸侯國便不再相信烽煙了。

不僅如此,周幽王還公然挑戰宗法制,廢掉了燕來的王后申後和申後所生之子原來的太子,姬宜臼。改立寵妃褒姒為王后,又立褒姒所生之子姬伯服為太子,這使得朝野震動,諸侯震驚,廢后申後之父申侯更是極為震怒,為西周覆滅埋下伏筆。

公元前771年也就是周幽王十一年,申侯聯合繒國、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點燃烽煙卻無諸侯國來救,最終在位十一年的周幽王被敵軍殺死在驪山之下,寵妃褒姒也被敵軍奪走。


看“烽火戲諸侯”品末代奴隸制王朝最後的奢華


2. 東周登上歷史舞臺

周幽王被殺後,申侯,魯侯和許文公在申國立原來的太子宜臼為新王,這就是周平王。

周平王宜臼回到鎬京之後,發現鎬京已經被犬戎人破壞的破破爛爛、面目全非,只能在公元前770年東遷帝都到洛邑,西周正式滅亡。

後世歷史將周王朝定都鎬京的時期稱之為西周,將遷都洛邑之後的時期稱之為東周。

三、究其根本,誰該為西周王朝滅亡負責?

1. 應該是褒姒負責嗎?

歷史上不是隻有褒姒誤國這唯一一次記載,例如桀被記載因為妹喜亡國,紂王因為妲己亡國,後世更有唐玄宗因楊貴妃丟掉大唐。仔細研讀,你會發現中國歷史上記載“女人誤國”的史料是數不勝數。

但是我們可以捫心自問,這,真的怪這些女人們嗎?

很顯然,並不是。歷代君主亡國皆與國力衰退,吏治腐敗或君王昏庸無能有關,所以一個王朝的覆滅不可能僅僅只因為這一個女人。之所以會出現這種記載的原因,其實很好理解,因為沒人敢直接說就是怪帝王,只能委婉的記載因為女人所以帝王誤國。因此王朝末世的女子都是“禍國殃民”的,無論她們在真實的歷史上是否如此。

2. 應該是周幽王負責嗎?

很明顯,西周王朝的覆滅與周幽王不能重用賢能、不能聽取忠言有直接關係,昏庸殘暴的他不能注意到國家社會矛盾的尖銳化,卻只顧得飲酒作樂,沉迷女色。如果他能像他父親周宣王一般,重用賢能,廣開言路,使諸侯信服,又怎麼會白白葬送西周王朝使自己身首異處呢?

因此西周王朝覆滅周幽王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究其根本不能說過錯全在於他。

3. 剖析西周王朝覆滅的根本原因

研究歷史當用唯物史觀與發展史觀(現代化史觀)。

用唯物史觀看待西周王朝的覆滅,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為西周王朝代表的是奴隸主階級的利益,其統治階級具有明顯的階級侷限性,從根本上就註定是要走向覆滅的,只不過是覆滅在周幽王手中而已。

用發展史觀看待西周王朝的覆滅,西周王朝的井田制作為生產關係已經不能滿足鐵器的普及與牛耕帶來的生產力的進步,所以西周滅亡是在生產力不斷髮展的積累中走向滅亡的。

四、結語

西周王朝的統治階級生活是十分奢華的,他們不用勞作一出生就註定高人一等,享受著無盡的貴族生活,直到死去。

在西周末期這種貴族生活更是紙醉金迷,因此西周王朝的滅亡作為中國歷史的一部分,對廣大的勞苦人民而言未必是一件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