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花了9年時間研發的素陶馬克杯,究竟有什麼特別?

真正重要的東西,用肉眼是無法看到的,是要用心去品味那生活精髓的。

在童話故事《小王子》裡,狐狸對王子說:“如果你馴養了我,那麼我們就互相不可缺少了。”

在手製陶藝大師顏育文看來,“馴養”是一種“陪伴”,人與人之間需要愛和陪伴,人與物一樣可以建立這種關係。

慧品珍陶製手工馬克杯,就是一個等待你去馴養的小物件。

慧品珍陶製手工馬克杯,是一個會呼吸的杯子,更是顏育文老師的傾心之作。


一隻花了9年時間研發的素陶馬克杯,究竟有什麼特別?

陶製手工馬克杯

顏育文老師原來是陶瓷馬賽克企業的技術研發大神,他對陶器藝術品特別傾心。在盛裝食物器皿的選用上,他說會呼吸的陶製餐具最合適。原來平常我們說的陶瓷,陶與瓷是兩個不同概念。陶是指陶器,瓷是指瓷器。瓷器的密度和硬度比陶器大得多,不存在陶器特有的微細毛孔,儲存的食物時間長了容易腐敗變質。而陶器本身帶有很多微細毛孔,即使在密封的環境下,食物仍能自由呼吸,阻擋細菌汙染,是天然的防腐工具,食物在保存過程中醞釀出醇厚的味道。我們會想到,古人確實很有智慧。他們釀酒的、釀醬油的、制辣醬的,全是用陶器儲存與發酵。那種古樸自然的韻味與現代科技推崇的不鏽鋼桶釀造的,完全不一樣。雖然陶器的耐用度不及瓷器,顏值也不夠瓷器的好看,但是顏育文老師一直希望自己能復刻美食古樸醇厚的韻味,盛裝的器皿就是關鍵。

為此,從2006年開始,他在全國各地購買了許多非常經典又有年代歷史的素陶製品,但這些老古董在實用價值和使用體驗上存在著多多少少的缺陷,於是他萌生出要自己動手,重現陶器黃金時代的想法。

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的曝光,更加重了顏育文老師對國內食品安全的失望和擔憂,連吃進寶寶嘴裡的食物竟也添加化工品,那盛裝食物的器皿的超標現象更不可想象。這個事件,讓顏育文更加堅定自己的初心。


一隻花了9年時間研發的素陶馬克杯,究竟有什麼特別?

陶製杯

在2009年,他曾花了一年多時間製作出第一代陶製馬克杯,但他並不滿意,甚至感到失望,純陶土製的杯子易碰壞、易碎、易裂、不耐高溫。在使用體驗上,他卻異常挑剔。

此後,他放慢腳步,慢慢琢磨,經過無數次的試驗、改進、優化、測試。在2018年,在第一代馬克杯的基礎上,一款超越經典老古董之作,慧品珍第二代馬克杯誕生了。沒想到,這一慢,竟然讓陶製馬克杯遲到了9年。但這9年時間,他卻創下了世界紀錄。傳統陶器的最高燒製溫度是900℃左右,而憑藉顏育文老師獨創的原料配方和顛覆傳統的工藝技術,慧品珍陶製手工馬克杯的最高燒製溫度達1203℃,燒製時間比傳統多200%。這項技術在中國,甚至是世界上是首創,現在無人能及。在高溫高壓的情況下,陶土分子發生了根本性改變,使最終燒製出來的成品性能異常優越,既克服了陶器高溫下易裂、易碎的缺點,更保留了陶器固有微細毛孔的功能,讓美食自由呼吸,餘韻盡情散發。


一隻花了9年時間研發的素陶馬克杯,究竟有什麼特別?

陶製馬克杯

馬克杯這隻陶製手工馬克杯特別適合用來喝咖啡。上班時,衝上一杯咖啡,咖啡液馬上滲透進杯子裡的每個毛孔,一呼一吸,一開一合,咖啡的醇香緩緩飄逸在半空,輕抿一口,細細品味,咖啡從入口的醇苦到滿口甘香的回味,同時杯裡還縈繞著純正可可豆的餘韻,味覺和嗅覺的交織著、衝擊著神經,讓整個人瞬間充滿正能量,盡掃昨晚加班的疲累。


一隻花了9年時間研發的素陶馬克杯,究竟有什麼特別?

陶製馬克杯

很多時候,咖啡和夢想一樣,需要一個足夠大的容器去承載。如果說咖啡杯裡裝的是夢想,那麼一千隻咖啡杯裡,裝著一千個夢想。每一隻咖啡杯都是老師傅親手製作,獨一無二。正如每一個夢想,專屬於自己,靠自己才能夢想成真。而這樣一隻陶製咖啡杯,更像是陪伴你實現夢想、品味生活精髓的老朋友。


一隻花了9年時間研發的素陶馬克杯,究竟有什麼特別?

馬克杯包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