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秋林:以“八大賦能”促改革攻堅

成秋林:以“八大賦能”促改革攻堅

  4月11日上午,東營區改革攻堅暨重點工作推進會議召開。東營區委書記成秋林出席會議並講話,區委副書記、代區長燕雪英主持會議。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成彬,區政協黨組書記宋家敬等區領導出席會議。

成秋林:以“八大賦能”促改革攻堅

  成秋林指出,“重點工作攻堅年”,實質就是“改革攻堅年”。要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工作安排,聚力推進“四項重點工作”“九個三年行動計劃”“十二大改革攻堅行動”。要強化要素導向,以打造“政產學研金服用”溼地型產業生態為引領,以“八大賦能”為動力,同時間賽跑、以改革開路、靠攻堅闖關,推動創新之區、活力之區、首善之區建設強勢開局。

成秋林:以“八大賦能”促改革攻堅

  成秋林強調,一要以政府賦能促改革攻堅。要深化改革,切實做好“放權”的“減法”、“精簡”的“除法”、“集成”的“加法”、“共享”的“乘法”,深化機關工作流程再造、鎮街管理體制改革,推動政府職能加快轉變。要厲行法治,嚴格依法決策、依法辦事、規範執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要強化執行,堅持日事日畢、日清日高,以更快的效率、更高的標準,抓項目建設、經濟運行、“雙招雙引”,在區域競爭中高人一籌、跨越趕超。要用心服務企業,用心服務基層,用心服務群眾,用心服務油田,以服務爭取支持、靠服務凝聚力量。二要以園區賦能改革攻堅。要聚焦體制改革,以高新區體制改革為龍頭,在推動園區市場化、專業化、高效化發展上大膽探索、大膽嘗試。要聚焦產業發展,站在中小城市及城市群產業協同的戰略高度,認真謀劃產業發展定位,實現揚長避短、錯位發展。要聚焦項目建設,認真謀劃項目,積極招引項目,全力推進項目,扎深園區發展之根。要聚焦平臺搭建,謀劃打造吸力強、有特色的創新平臺、孵化基地,以“生態圈”理念完善功能服務體系,讓創新創業的活力充分迸發。要聚焦基礎配套,各園區要認真制定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推進實施一批補短板工程和“新基建”項目,提升綜合承載力。

三要以企業賦能促改革攻堅。要牢固樹立“工業為主、企業為尊”理念,穩步實施百企轉型、百項技改“雙百工程”,推進“股改一批、混改一批、合資一批、上市一批、技改一批”。要抓好質量強企,實施品牌戰略,提升企業競爭力。要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像尊重科學家一樣尊重優秀企業家,主動讓企業家站C位,政企攜手並肩、共促發展。四要以規劃賦能促改革攻堅。要全力打好經濟運行保衛戰,堅決打好脫貧攻堅收官戰,著力推動“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要堅持對歷史負責、對後人負責,科學系統搞好規劃編制,對接上級規劃思路,與高端智庫、專業機構開展合作,儘早形成高質量規劃成果。要依法維護規劃的權威性,始終保持規劃的連續性,不斷提高規劃的參與性。五要以土地賦能促改革攻堅。要創新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模式,加大耕地保護力度,嚴格農村宅基地管理,提高農村土地利用率。要穩步推進合村並居,推動農村土地利用集約化、土地價值最大化、農民居住集聚化、公共服務集中化。要加快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抓好多層廠房建設,推進“標準地”供給改革,以重點項目爭取上級資源傾斜。要深化城市更新,集中提升濟南路、萬達萬戀街等“線”,著力突破中心醫院片區、鋼木材市場片區等“片”,堅決解決城中村“建新不拆舊”問題,推動舊城煥發新活力。
六要以資本賦能促改革攻堅。要鼓勵社會資本投入,一手抓招商引資,一手挖本地投資潛力。要暢通金融資本通道,深化政銀企合作,發展普惠金融,引進創業風險投資機構、區域性金融機構和外資金融機構,讓金融活水流向實體經濟良田。要放大財政資金效應,全區發力抓“三爭”,加快建立財金聯動機制,改進財政對產業的扶持辦法,發揮財政資金最大效益。七要以科技賦能促改革攻堅。要推動“優勢產業+人工智能”,加快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要加速油田科技成果轉化,深化與油田“四院一中心”合作,建設油田科技成果市場化就地轉化平臺、油地公共技術創新平臺、海洋石油裝備產業園。要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實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引導企業開展“離岸研發”,將“外腦”之智變為企業之技。八要以人才賦能促改革攻堅。要精準選才,做到“缺什麼引什麼”“用什麼招什麼”,探索推行院企合作訂單式培養人才,讓人才與產業緊密銜接。要強力聚才,提升人才政策含金量、吸引力,打造高品質居住之城、工作之城、生活之城,讓人才願意來、留得住。要高效育才,加大“優苗精培”力度,充分釋放人才紅利。

  成秋林強調,全區各級各部門要聚焦重點工作,聚力改革攻堅,以敢為人先的魄力、敢謀新篇的勇氣、敢於擔當的作風,萬眾一心加油幹,越是艱險越向前,為建設“創新之區、活力之區、首善之區”而努力奮鬥。

  會議採取視頻形式召開,區裡設主會場,各鎮、街道設分會場。會上,東營高新區、史口鎮等8個部門單位作了表態發言。

來源: 東營區政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