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寶寶吃手指

孩子為什麼會吃手指呢?在這個行為的背後有許許多多的原因。

如何應對寶寶吃手指

首先,當壓力過大或者缺乏安全感時,孩子有可能通過吃手指這一動作來降低焦慮,放鬆心情。久而久之,吃手指就成了習慣。

其次,教育方式不當是孩子總也改不掉的原因。家長看見孩子吃手指時,心裡就很著急,馬上嚴厲斥責,甚至動手打孩子。家長沒有想到,這樣做會使孩子更加緊張和焦慮,甚至與家長產生對抗情緒,毛病就更難改了。

如何應對寶寶吃手指

家長應該怎麼對待孩子吃手這個壞習慣呢?

對策一:忽視行為

如果不是特別嚴重,家長可以採取置之不理的態度。過多的注意、糾正、指責,就會促使孩子更加註意自己的行為,也更緊張,反而強化了這一行為,手指就吃得更兇了。所以當孩子吃手指時,家長可以裝作沒有看見。要做到這一點是很不容易的,家長既要克服內心的焦慮,又要控制自己的情緒與行為。

對策二:愛與關注

有時候孩子吃手指是為了引起家長的注意,因為他們很少能得到父母的關注,但是如果他們做這件事,則能夠有效地吸引父母。因此在發火之前,家長應檢查一下自身,平時對孩子的關注是否足夠?是否只有當孩子有了不良行為時,才注意到他的存在?忙碌的父母,不要忘記騰出一點時間來與孩子交流,哪怕每天只有幾分鐘。

對策三:佔用雙手

家長可以想出各種辦法來佔用孩子的雙手,讓孩子去做需要雙手完成的事情或者遊戲,這樣孩子吃手的時間就會逐步減少,而且這個習慣有可能最終消失。比如媽媽做飯時看見孩子吃手指,可以讓孩子為全家人準備碗筷。

對策四:適當獎勵

爸爸媽媽也可以進行嘗試,尋找一些孩子喜歡的事情或物品作為獎勵。如果孩子能在規定的時間裡沒有吃手指,就給予獎勵。剛開始孩子堅持的時間要短,比如10分鐘;然後逐漸延長時間,直到孩子不再吃手指。使用這種方法最好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

對策五:尋求專業幫助

如果孩子因吃手指的習慣不改,已經嚴重影響了他(她)的生活、學習、人際交往,家長就需要向專業人員求助,以達到共同幫助孩子糾正的目的。吃手是一種“不滿症”和“焦慮症”,是孩子為了消除不滿和焦慮,消極地退到嬰兒時代的一種現象。

對策六:夥伴多多活動多多

爸爸媽媽可以讓寶寶多和小夥伴一起玩耍,鼓勵他廣交朋友,多接觸外面的新鮮世界;為寶寶安排豐富多彩的活動,儘量不讓他一個人閒著,他就想不起來吃手了。

對策七:營造寬鬆溫馨氣氛

爸爸媽媽認真找出原因,消除引起孩子不滿和焦慮的種種因素,為孩子創造一個充滿愛心和溫馨的環境,使孩子有安全感。同時要積極引導孩子參加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和遊戲,因為孩子在寂寞無聊時最易吃手。例如,可以讓孩子看圖書、玩積木,捏橡皮泥、跳繩、畫畫等等,讓他在愉快的活動中發現還有比吃手更有意思的事,這樣孩子吃手的不良習慣就會慢慢地得到糾正。

注意:一定不要強制性制止幼兒吃手指,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