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看一位80後女畫家如何用油畫敘述青春年華

導讀

本期人物:羅琰娟1981年生於福建龍巖上杭,2008 畢業於廈門大學美術系油畫專業,碩士研究生,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福建省青年畫院副院長。


本期風物:“世界萬金油大王”胡文虎是聞名中外,但是他的祖籍地永定下洋鎮的中川村卻是鮮有人知。我們將講述中川胡氏的故事,瞭解胡氏家族的文化特質。


來看看一位80後女畫家如何用油畫敘述青春年華

在畫院組織策劃的“正青春”的作品展期間,一幅名為《致青春》的油畫(上圖)吸引了很多觀者,油畫的作者是位簡單沉靜的80後女畫家羅琰娟。駐足畫前,可以看到舒適的佈局,溫暖的色調,以及關於一個夢女孩兒的故事。


Q:當時畫這幅畫,是想表達怎樣的一種內心世界?


A:我這個作品取名,致青春,其實也是受到趙薇導演的電影觸動,她的電影是在追憶過去,而我的是在記錄當下。都是表達了當下年輕人的這種追求理想和忙碌過後的平靜和一種放鬆的狀態。


《青春寄語》系列作品,

折射的是一個女畫家內心的真實,

畫布中主人公那種“慵懶”狀態,

是對繁重生活的“出逃”,

對沉悶生活的化解,

是一種“再出發”前的自我放鬆。


有“一城書畫半城詩”美譽的閩西上杭,是藝術之鄉,也是羅琰娟的故鄉。


羅琰娟從小耳濡目染,生活在藝術氛圍中的,2001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廈門大學美術系。


畢業後的她並沒有急著步入社會,而是選擇讀研接受更系統的油畫專業訓練。


研究生的時候畫了很多青春的系列,那都是畫了一些高考生,因為那幾個學生我原來有帶過,一個是考大學感覺很茫然,畢業出來以後更是有些茫然,所以我就畫出他們那種對現實生活的一種不知所措。


下面一起來欣賞她的油畫作品


來看看一位80後女畫家如何用油畫敘述青春年華

來看看一位80後女畫家如何用油畫敘述青春年華

羅琰娟愛畫女生,《光合作用》中一地陽光灑滿房間和女性身體;《鄉思惠安》裡斗笠、藍頭巾、枯萎的花和側臥的惠安女等都以寫實的油畫語言,敘述特定的青春故事。她的作品中,女性的服飾和鞋,甚至裝飾品,都刻劃得細緻入微,畫面恬靜、幽雅,營造了作品的審美需要。


藝術源自於生活


我愛收集一些小物件,比如說看到一些有特色的手鐲、項鍊等等小飾品,畫面當中經常會有民族特色的這些布、圍巾在我的人物上面就有很多體現出來,細膩的東西,細膩的筆觸,那些花紋,也就反應出我的愛好,我喜歡這些帶一點民族趣味的東西。

來看看一位80後女畫家如何用油畫敘述青春年華

喜歡民族特色,所以喜歡旅行,喜歡徒步。羅琰娟說,對於一個畫家,外出寫生就像是家常便飯,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利於激發自己的創作靈感,提高自己的繪畫技能,長時間呆在畫室裡,是畫不出好的作品的。


我寫生的目的開始很明確就是為了練習色彩,因為它可以鍛鍊人的色彩、造型,快速捕捉對象的能力。所以這個寫生應該說是伴隨著藝術家一生的。


當一位藝術家不把藝術作為事業而是作為本我,把自己的生命放到藝術中時,便進入了一種狀態,一種創作的最佳狀態,而羅琰娟正在自覺地靠近。作為一個女性畫家,或許她更注重細膩的情感與生命本真的表現,更願意敘述一種發自內心的情感意蘊和生命渴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