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救世主之強弱勢文化

疫情期間沒事就看了王志文主演的24集連續劇《天道》,它是改編自著名作家豆豆的小說《遙遠的救世主》。看了兩遍還是沒能參透裡面的道理,只能看到表面的故事情節以及一些規律佈局、文化屬性等方面的大概意思。後來通過無心的讀書會為我們分析講解這本書,她解說得非常透徹,我才明白其中的真正內涵和道理。

遙遠的救世主之強弱勢文化


這部小說以經濟改革中傳統觀念與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衝突作為時代背景,以丁元英和芮小丹的悽美愛情為主線,以幾個音樂發燒友創辦格律詩音像有限公司和幫扶貧困的王廟村為載體,貫穿以音樂藝術的理想追求,深層次地論述了人的文化屬性,深入探討了文化屬性與社會發展的關係,提出了救世主究竟在哪裡的現實追問,在某種程度上解釋了超越因果關係的只能靠“覺到悟到”的天道。

這是一本需要反覆品讀的書,一部需要反覆賞析的電視。裡面的深刻意義,對大眾智慧的開悟非一般書所能匹及,按無心的話就是可以提升智慧10倍的書,因為只要你不斷思考,它會上升到改變你的認知和邏輯。它裡面內容方方面面涉及很多如愛情、佛教、道德、商道、社會意識形態、音樂藝術等,我著重想說說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這塊。

丁元英所代表的就是強勢文化,他有著對客觀規律極其精準的把握,其行為代表了強勢文化的行為邏輯,其思想代表了強勢文化的價值判斷。他明知王廟村扶貧事件最終是無果的,但還是精心策劃了這一場沸沸揚揚的鬧劇。這是為什麼呢,王廟村扶貧事件對於丁元英意味著什麼呢?

做這件事的緣起是芮小丹要個禮物,想要論證王廟村的貧困是由於其文化屬性,但如果王廟村神話般地富裕了,那麼其文化屬性又該如何解釋。丁元英心知肚明王廟村可以脫貧但無法致富,卻還是精心策劃了整個事件,為的是要開悟芮小丹。

丁元英其人,簡單而犀利,因為其價值判斷體系和行為邏輯清晰所以沒有自相矛盾和過度追求,所以簡單;因為認識到眾生命運的必然性所以擺脫了道德束縛,所以犀利。

芮小丹青春靚麗,隨性灑脫,品性高潔,深具慧根,又敢愛敢為,獨立自主,不攀權附勢,是個性情中人,無疑是作者心中的上上人物,寄託了作者的價值理想。

但就在王廟村事件即將塵埃落定,芮小丹即將與丁元英雙宿雙飛之時,她卻出人意料地悲慘死去。被炸掉雙腿,被毀容,在對丁元英的深深眷戀中,在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待中自殺而死(按原著,電視裡是歹徒引爆炸彈而死),悲慘無過於此!

女主人公為什麼選擇死?

芮小丹是具有雙重身份的,一方面她是王廟村扶貧事件的發起人,是王廟村在經濟上的救世主;一方面她是國家警察,是刑警,是代表國家法律和政權正義的執法者,是對犯罪分子的救世主。

這雙重身份都表明,芮小丹是弱勢文化的人物,是妄圖以個人力量在弱勢文化中拯救他人的人物。基於作者想要表達的對弱勢文化的批判的主題要求,芮小丹作為雙重身份的救世主,她一定要失敗,並且付出最為慘痛的代價,就是不得好死。

再進一步,芮小丹正在設計著身份的轉變,即從前兩個救世主的身份中脫離出來,成為另外一個新的救世主——丁元英的救世主,用自己的肉身佈施和“一個饅頭”來收留這個孤獨的智者、不追求出人頭地的“大狼狗”。正是失去雙腿和毀容後再也無法履行丁元英的救世主這個新的身份,才讓芮小丹決定自殺。

作品的主題進一步深化:救世主作為弱勢文化的標誌符號,作為經濟意義的救世主不可行、作為法律和正義意義的救世主不可行、作為個人意義的救世主也不可行。

正因作者對芮小丹的悲慘結局的安排,才最終突顯出作品批判思想的主題。芮小丹才是“遙遠的救世主”,救世主無法救自己,無法救自己還談什麼救世主?

所以不存在救世主,救世主只是無知的弱者的妄想,也是無知的慈悲者的妄為。觀者萬萬不可因為對芮小丹這個完美人物的愛,而忽視了作者通過極力刻畫其悲慘死去的命運而揭示的深刻主題。

這本小說深刻闡述了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下眾生的命運,從中人們可以找到自己命運的脈絡。

丁元英說:“覺悟天道,是為開天眼”,這樣一雙眼睛,是一雙剝離了政治、文化、傳統、道德、宗教之分別的眼睛。然後如實觀照政治、文化、傳統,把被文化道德顛倒了的真理、真相,再顛倒回來!

有誰能夠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這句話其實就是一個看問題的角度……離開一切看一切,才能把一切看清楚!因為很多人看待問題容易受他所處環境和文化境界的影響,沒法站在局外去看局內之事。

“神就是道,道就是規律,規律如來,容不得你思議,按規律辦事的人就是神”。

由此觀照現實社會,人人都知道要實事求是,但真正實事求是地為人處事卻難上加難。

要做到實事求是,人們需要的是一雙“天眼”,丁元英就具有這樣一雙“天眼”。用這雙“天眼”去觀照文化屬性和命運的因果關係,人們才能夠有超越常規的因果思維,才比較容易看到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當然,這還需要當事人自身的悟性,需要當事人在具體的事件中能夠真正覺到、悟到。

丁元英對傳統文化的成見滲透到骨子裡,每個毛孔都滲透著對世俗文化居高臨下的寬容。他說:“傳統文化的死結在一個“靠””字,這是一個沉積幾千年的文化屬性問題,非幾次新文化運動所能開悟。

文化屬性的強弱決定了社會體制的整體平衡,強勢文化遵循了客觀規律,弱勢文化依賴強者賜予,是救主文化!弱勢文化是中國百姓的貧困之源!

誰能救自己,誰是自己的救世主? 強勢文化! 強勢文化就是強調主觀能動性,強調遵循天道,在這裡理解為至高的智慧,是對自然規律的遵循,但是要看清這些必須離開被政治文化扭曲掉的文化意識形態再來看事物的本身,這也是哲學裡的“離開一切看清一切”,其實就是哲學裡的“本原論”!

弱勢文化是無知,想要依靠,即希望有救世主出現。

無明眾生如劉冰、葉曉明等,因為看不到事物的內在邏輯,看不到事物的邊界和本質,所以格局不夠,所以才不明,所以才有我等眾生的諸多不幸福和曲折,且無法超脫而產生的紅塵之苦!

主要表現在這幾個方面的“不明”:價值系統、事業系統、生活系統、邏輯系統,因為這些“不明”,才會使我們很多人事業不順,婚姻不幸福,所以我們唯一的突破口就是從“不明”中走出來,才是自我救贖之道!

比如說:中國的婚姻為什麼大多不幸福,最根本的一個原因是在不懂得婚姻的年紀進入婚姻,看不清婚姻的本質,看不到影響婚姻的三觀、共同成長、生活協同等,這都是無明眾生的“不明”。

這本書最可貴之處,就是告訴了我們為什麼有些人命運的苦逼?

通過王廟村扶貧事件,揭示了弱勢文化中各色眾生無法改變自身命運的必然性!大家看基本上苦命的人都是弱勢文化屬性的人。

丁元英的智慧就在於“他的的確確是在公開、公平的條件下合理、合法的競爭,一切都是公開的,一切都是順應自然規律的,沒有任何秘密和違法可言,所謂的‘神話’竟是這麼平淡、簡單!

正如丁元英自己說的:“這世上原本就沒什麼神話,所謂的神話不過是常人的思維所不易理解的平常事。”的確如此,丁元英所設計的“神話”無非是遵循了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無非是超越了常人所能理解的因果關係而已。

那麼,你還想繼續處在弱勢文化中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