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茅臺去年營收超850億淨利逾400億,市值超可口可樂居全球食品行業第一

每經記者:朱萬平 湯輝 每經編輯:張海妮

4月21日晚間,“白酒一哥”貴州茅臺(600519,SH)發佈了2019年的“成績單”。2019年貴州茅臺實現營業收入854.3億元,同比增長16.01%;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12.06億元,同比增長17.05%。

貴州茅臺去年營收超850億淨利逾400億,市值超可口可樂居全球食品行業第一

成全球食品飲料市值“一哥”

和以往年度一樣,貴州茅臺2019年度仍擬維持大手筆的現金分紅——2019年度,貴州茅臺計劃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70.25元(含稅,下同),共分配現金紅利213.87億元,約佔公司去年歸屬淨利潤的51.9%。

近年來,貴州茅臺每股分紅金額持續增長。2016年~2018年,公司每10股分別派發現金紅利67.87元(含稅,下同)、109.99元和145.39元,分配現金紅利總額分別達85.26億元、138.17億元和182.64億元。不管是每股擬派發的現金紅利,還是擬派發現金紅利總額,2019年無疑將創出近年的新高。

貴州茅臺去年營收超850億淨利逾400億,市值超可口可樂居全球食品行業第一

去年,茅臺酒創造營收758.02億元,同比增長15.75%;其他系列酒實現營收95.42億元,同比增長18.14%。從產銷量看,茅臺酒產銷量分別為4.99萬噸和3.46萬噸;其他系列酒的產銷量分別為2.51萬噸和3.01萬噸。

鼠年春節後,受疫情衝擊,人們避免外出聚餐,白酒消費場景減少,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茅臺酒的終端消費。這也導致2月份和3月份茅臺酒的價格指數有所下滑。不過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目前茅臺酒價格已經開始回升,價格為2200元/瓶~2300元/瓶,個別地區報價甚至超過2300元/瓶。

貴州茅臺去年營收超850億淨利逾400億,市值超可口可樂居全球食品行業第一

(注:茅臺酒價格指數反映茅臺酒終端價格,規格:500毫升/瓶)

截至4月21日收盤,貴州茅臺股價報收於1200元/股,市值為15075.34億元。在A股市場上,貴州茅臺的流通市值也超越“宇宙行”工商銀行(601398,SH),位居A股滬深兩市之首。

Wind數據顯示,目前,全球食品飲料市值破萬億元的公司僅有3家,分別是貴州茅臺、可口可樂和百事。貴州茅臺的市值排名第一,比可口可樂的1.42萬億元(人民幣)市值多約800億元,比百事的1.33萬億元(人民幣)市值多約1700億元。

貴州茅臺去年營收超850億淨利逾400億,市值超可口可樂居全球食品行業第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兩個月,中信證券、中金公司、國泰君安、華泰證券、安信證券等多家券商發佈研報,目標價多在1400元/股以下,但中信證券和國泰君安的目標價在1500元/股左右。

貴州茅臺去年營收超850億淨利逾400億,市值超可口可樂居全球食品行業第一

茅臺新帥密集調研

履新後,茅臺新帥高衛東首先是開展了密集的調研。

被任命為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的第二天(3月4日),高衛東便將調研首站選在茅臺酒擴建技改項目現場。

此後數天內,高衛東開展了密集的調研,先後深入制麴車間、包裝車間、茅臺職工醫院、習酒公司、中國酒文化城、質量部、勾貯車間、制酒車間等地調研、檢查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等。

貴州茅臺去年營收超850億淨利逾400億,市值超可口可樂居全球食品行業第一

圖片來源:貴州茅臺官網截圖

3月17日,茅臺集團召開2020年金融工作會暨內控風險整改專題會。高衛東指出,過去幾年,茅臺積極拓展金融業務的戰略決策是正確和必要的,目前茅臺金融體系架構已初步形成,為金融板塊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茅臺旗下各金融子公司要充滿信心、化危為機,用好茅臺品牌背書,挖掘自身發展潛力,擠出存在的泡沫和水分,迎接行業發展的“又一春”。

貴州省委副書記、省長諶貽琴3月24日赴茅臺集團調研企業復工復產和改革發展情況。她聽取茅臺集團工作情況彙報,要求茅臺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堅持“定位、定向、瘦身、規範、改革”要求,在新起點上推動茅臺高質量發展、大踏步前進。

3月31日,茅臺舉行了其自疫情發生後,規模最大的一次啟動動員會,茅臺集團及股份總助以上高管,以及其下所有部門的黨政主要管理人員均到場聽會。茅臺宣佈開展為期半個月的“找問題、找措施、找目標”大討論。會上,高衛東稱,在千億光環下,如果看不到茅臺的問題,看不到茅臺發展中的風險,看不到茅臺前進中的危機,這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風險、最大的危機。

貴州茅臺去年營收超850億淨利逾400億,市值超可口可樂居全球食品行業第一

4月14日,茅臺舉行老領導座談會。會上,高衛東稱茅臺上下正掀起找問題、找措施、找目標的“三找”大討論,收到了許多有利於茅臺發展的真知灼見。座談會從對質量把關的苦口婆心、凝心聚力抓隊伍建設開出的良方,到進一步提升築牢核心競爭力的建議,為茅臺行穩致遠匯聚了高質量意見。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