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你與書之間還差一個第三者的距離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你與書之間還差一個第三者的距離


知識快餐時代,我們這個社會仍然不乏愛讀書的資深書蟲們。在知乎、豆瓣的各個讀書小組,各種曬書,炫耀讀書成就的閱讀達人,讀書狂魔們,聲稱在一個月或者一年讀了N多本書,但如果針對他讀過的每一本書問他以下四個問題:


1、這本書講了什麼內容?

2、你最喜歡書的哪一部分?

3、這本書對你有什麼影響?

4、它的優點又在哪裡?


相信他的回答就會出賣他的閱讀成果,換做是你,你對這些問題又會怎麼回答呢?


我承認自己以前就經常掉坑,隨便拿起本書就能看得廢寢忘食,沉浸在知識的海洋裡,讀得津津有味,不亦樂乎,書是沒少讀,時間和精力也花了一大把,但書還是書,我也還是我,書和我之間沒有產生任何的化學反應,每天的生活依然照舊,沒有任何的改變。


還洋洋得意地宣稱自己讀過很多好書,差點被自己的努力勤奮感動得一塌糊塗。


讀了《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以後,我看清了一個扎心的真相:我以前的書基本白讀了,因為除了書名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之外,書的內容已經原封不動地還給了作者。


任何一本書,讀完以後,書和人之間能夠產生某種關聯和反應,有一些紮紮實實地收穫,這才算真正有效的讀書,否則閱讀就沒有任何的意義,是一種低效的閱讀。


我也找到了導致低效閱讀的根本原因:沒有給自己設定閱讀目標。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你與書之間還差一個第三者的距離

因此確立閱讀目標是有效閱讀的第一步。


為了達成目標,就不能只是簡單地把一本書書從頭到尾翻一遍,讓眼睛看過,更要讓腦子也留下印記,怎樣才能做到不只是“讀過”,還要記在腦子裡,做到物盡其用,將書中的知識融入身心,達到有效閱讀的目的呢?


答案是在書與人之間,找到一個第三者——讀書筆記


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傳媒業出身的日本作家奧野宣之,主張用筆記管理讀書生活,讓讀書筆記參與到讀書的每一個環節。從選書、購書、讀書、記錄到重讀,為我們提供了一整套科學、高效的讀書方法。


想象一下我們平時大部分人進行的閱讀行為,是人和書之間的靜態聯接,書本身不言不語,要靠人的積極主動思考才能與書的內容產生深層次的鏈接,而作為人,我們的大腦又是比較懶惰的,總是逃避思考,能不動腦就不動腦,因此讀書時傾向於囫圇吞棗,不求甚解。


這樣造成的結果當然是無法對書有清晰的印象,更別提對內容進行吸收和應用了。這樣的讀書效果也是非常有限,而我們的應對方案則是用更快的速度,去讀更多的書,但如果沒有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一味地貪多求快只能是南轅北轍,離讀書的目標越來越遠。


因此,在人與書之間,如果有一個第三者,架起一座橋樑,督促我們的大腦主動探索書的內容,擴展知識面,增強與書的互動連接,將書中的知識通過第三者遷移到我們的大腦。最終把書中的知識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讓閱讀體驗變得輕鬆愉悅,且能轉化為無形的財富。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你與書之間還差一個第三者的距離


而這個第三者就是讀書筆記。我們只需要準備一個普通的筆記本和幾支筆而已。


筆記應該怎麼記,記什麼呢?


書中給出了筆記的四種使用方法:

第一,隨想筆記。

記下平時的所思所想,生活感悟,靈感乍現的瞬間,因為這些會指引你尋找某類主題的書籍,對選書方向有著深遠的影響。


第二,購書清單。

在平時看新聞,與朋友交流,或者通過其他的報刊雜誌,社交媒體平臺及名人推薦中,聽說並收集了一些好書,要記在筆記本上,可以掌握選書的主動權,有效避免逛書店時,頭腦發熱買一些對自己並沒有很大幫助的書。


第三,各種報道的剪報。

指的是一些與書相關的新聞評論,報道,比如新書籤售,發佈,作者訪談,出版社和書店的推薦信息,出現的新的熱門知識領域等,都可能會激發你的讀書慾望。


第四,讀書筆記。

將讀書收穫變成白紙黑字記錄下來,在讀書過程中,產生的任何想法,感悟,情緒體驗等都可以當成讀書筆記記錄下來,也可以將打動你的詞句摘抄下來,與書進行交流,對話,並留下證據。這樣的讀書體驗比書本身更重要,因為有深切的體驗和參與互動感,我們才更容易記住書中的內容。


通過筆記的四種記法,我們能夠藉助這個第三者將書與人深度連接,參與到我們讀書的每一個環節,包括:選書,購書,讀書、記錄和活用。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你與書之間還差一個第三者的距離

為什麼用筆記這個第三者管理我們的讀書生活,能夠讓閱讀更加的高效呢?原因有以下五個:


第一,選書容易。

因為有了筆記,讀書的目標變得清晰,提高了對相關信息的敏感度,隨時隨地都能在生活中收集線索,收集信息的精確度和廣度都能得到保障,在選書時可以排除干擾,列好購書清單,主動選擇自己需要的書籍;


第二,購書快速。

參考筆記,購書時也節省了無目的閒逛所耗費的時間,直接通過網上下單或者指名購買,提高買書速度,同時通過記錄“書裡推薦的書”或者新書中的參考文獻,能夠發現質量更高,更符合自己需求的書;


第三,讀書有跡。

讀書時通過寫讀書筆記,從最簡單的“一句話讀書筆記”開始,讓讀書成為看得見的體驗,通過做記號,標籤等讓知識有跡可循,主次分明,重點突出,提高讀書速度,有利於將讀書筆記堅持下去並養成良好的習慣。


第四,記錄思考

記錄的過程可能需要反覆閱讀,以摘抄的方式促進、加深對書的記憶和理解,從而加深印象,寫下自己的評論,可以保存讀書過程中思考,讓每一個想法付諸筆尖,轉化成語言落實到看得見的紙上,提高思考能力,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思想。


第五,活用方便

讀完一本書,經常翻閱讀書筆記,比重讀一本書要方便快捷,為筆記本做好標記,製作檢索標籤,並使用電腦製作索引資料,方便快速查找,為思想輸出提供對比和參考,清晰看到自己的成長變化。

時常反思,可以提高對知識的吸收、應用水平,最終將知識內化,信息重組,激發創意,形成屬於自己的一套創新性的知識體系,並擁有源源不斷的創意源泉。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你與書之間還差一個第三者的距離


總結:

作者奧野宣之說:讀書筆記是書與人之間關係的改變者。


讀書筆記會幫助我們改變讀書方法,而讀書方法的改變又會帶來思考方式的轉變。這種思考方式會融入到我們的身體和血液,成為我們的一部分,幫助我們將學到的知識轉化成能力,活學活用,從而影響我們的人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養成隨時攜帶筆記本的習慣吧,讓這個第三者重新定義你與書之間的關係,將書中的知識放進腦子裡,成為一個聰明的讀書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