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在線教與學 | 中國農大《動物生理學》:不忘初心 因材施教

我的在線教與學 | 中國農大《動物生理學》:不忘初心 因材施教

欲知更多校園通知動態,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進入專題頁面。

我的在線教與學 | 中國農大《動物生理學》:不忘初心 因材施教

新學期如期而至,在線課堂如期開講。無論您是同步直播亦或是異步在線教學,無論您是大班課程亦或是幾人研討,我們都將持續助力您的在線教學,分享您與學生們的獨特教學故事。

本期分享,是由生物學院的劉佳利、康友敏、羅昊澍三位老師帶來的《動物生理學》在線教學故事。

我的在線教與學 | 中國農大《動物生理學》:不忘初心 因材施教

中國農業大學 生物學院

我的在線教與學 | 中國農大《動物生理學》:不忘初心 因材施教

課程基本情況

動物生理學是一門研究動物體的機能、機能的變化發展以及對環境條件所起的反應的學科,構建動物個體因環境變化產生的各類機體反應以保持穩態的系統觀是重要的課程思想。《動物生理學》教學團隊承擔《動物生理學A》和《動物生理學B》的授課任務,分別是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動物醫學和動物科學專業本科生專業必修課,本年度面向326位本科生在線開設直播課程,教學團隊由北京市教學名師夏國良教授領銜,授課團隊崔勝、李向東、等知名教授和王超、劉佳利、康友敏、羅昊澍、邵育靜等中青年教師。目前主要負責講授的為劉佳利、康友敏、羅昊澍三位老師。

不忘教書育人初心

積極應對雲課要求

本年度課程受疫情影響,教學過程由“面對面”轉為“雲授課”,面對教學環境的變化,教學團隊始終把握教學設計堅持“教好書,育好人”的目標,充分利用互聯網教學的優勢,克服無法面授教學的交流障礙,完整的傳輸課程的知識體系與幫助學生建立好課程思維邏輯,實現停課不停學,線上線下實質等效的教學效果。

選好授課工具,有主有輔

為了便於學生學習,團隊教師們在假期積極參加學校和學院組織的各種在線教學技術和理念培訓和研討活動,並利用開課前,與課程助教反覆測試各個平臺,最終選定便捷學生學習的“騰訊課堂”和穩定性最優的我校“在線教育綜合平臺”作為主要教學平臺。同時設置預案,以雨課堂和微信群為輔助和應急平臺

。授課平臺選定後進行預講,確保每位上課學生對平臺操作有基本的認識,進而保證學習效果。

我的在線教與學 | 中國農大《動物生理學》:不忘初心 因材施教

製作教學資源,有備無患

每次授課前,教師就已經將電子教材、課件及教學視頻,提前上傳到在線教育綜合平臺及雨課堂,供學生預習和自主學習。每次授課前,老師都提前15分鐘進入直播間,在上課時間之前完成全體同學簽到,目前到課率100%。

因材施教激發興趣

針對需求個性教學

本課程面向三個學院本科專業授課,課程講授中,不僅強調有效傳授專業知識,還強調理論與實際結合鍛鍊學生專業能力。

匹配學科特點

精選案例授課

教師團隊針對選修課程所在學院人才培養目標與特點,積極探索開展需求導向的專業化教學,精心選擇符合相關學科特點的案例,進行講授:

  • 針對動科專業學生,加強消化、繁殖相關內容與生產實踐結合;

  • 針對動醫專業的學生,強調生理與病理的辯證認知;

  • 針對生物專業的學生在神經、內分泌等加強內容延伸。

導學追蹤時事

激發學生興趣

授課教師重視與實際聯繫,以激發學生的而學習興趣。如講授第二章血液時,羅昊澍副教授講述B細胞抗體免疫時,講到了新冠肺炎病毒導致的細胞因子風暴問題,目前可以採用細胞因子的抗體藥進行重症患者的治療,比如像IL6的抗體藥就可以用來治療部分重症病人;在講授第四章呼吸系統時,劉佳利副教授使用ACE2切入授課環節,通過新冠病毒致病性,使得學生更好理解肺牽張、呼吸反射等原理,以及新冠肺炎發病性別差異的可能性等;康友敏副教授由霧霾的產生及其危害導入第四章,同樣在當前新冠病毒疫情期間,戴口罩做好自我防護。

我的在線教與學 | 中國農大《動物生理學》:不忘初心 因材施教

分組作業分級考核

實現個性教學

在此基礎上,針對學生不同年級的學習特點,授課教師精心設計了有趣味性和針對性的課堂小測試及單元測試題,實現作業和測驗快速批改迅速反饋,及時調整教學組織,實現的課程知識快速鞏固的效果;通過課堂上點名答題和討論,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在課程結束時,進行知識小結和作業佈置;通過建立學習小組,進行內容總結及生理現象討論,在加深對所學知識理解的同時,同學間分工合作,共同進步。

我的在線教與學 | 中國農大《動物生理學》:不忘初心 因材施教

教師們在授課過程中及時關注同學們的留言和反饋,根據反饋調整講課的內容展開互動;在課後拿出專門時間開展 Office hour答疑解惑,確保同學們每節課的所有知識點都及時消化,保證學習效果。

解惑授業傳道育人

潤物無聲滋潤心田

教師們在授課時牢記高校教師的身份與使命,重視在講授知識答疑解惑的同時,對學生有效開展課程思政教育。劉佳利副教授在開課之初,就對學生談到“希望同學們通過線上學習好課程,用自己的勤奮學習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教師們努力通過《動物生理學》相關課程的學習,築牢學生“實事求是、辯證思維”的科學精神和“從整體到局部、從局部到整體”的系統觀念,並積極通過案例教學使課堂成為思想教育的平臺。比如康友敏副教授利用“新冠肺炎康復者捐獻血清救治其他病人”的案例,激發學生對學習血液學知識產生興趣的同時,也引導同學們形成積極向善、崇尚科學的思想;在機體血量調節過程中,劉佳利副教授也延展為“機體總血量減少時機體會移緩濟急,如減少腎臟血供,保證重要器官如心臟和腦組織的血液供給。結合國家個人同理,利有大小多少,事有輕重緩急,如國家目前新冠抗疫戰略就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學“聲

戰“疫”形勢下,網絡課程跨越了教學時空,拉近了師生空間距離,實現了無障礙的教與學。多個教學網絡平臺的優勢互補使課程更豐富多彩,同學們對於老師們的積極努力也高度肯定:

“劉(佳利)老師聲美人nice,關鍵是課堂上講課條理清晰,會照顧同學們的感受,加上同學們第一次線上授課原因,所以更樂於進行交流,會在群裡交流問題以及回答,形成一個良性互動氛圍。同時,劉老師在課堂上真的是妙語連珠,引經據典信手拈來,詩經、魯迅甚至歷史被老師當作串燒一樣非常自然地融入到教學內容當中。加上老師會及時回覆在群裡進行答疑的學生問題,感覺老師就是那種非常認真負責並且身上有料有乾貨的那種老師。”

“最最驚訝的是,老師寫得一手好書法,現在已經幻想著老師是個年輕有為,帥氣有才華而且飽讀詩書滿腹經綸,不僅在學術上造詣頗深,關鍵是講課也能讓大家通俗易懂的理解知識點的男神老師,當然,後面去看了老師的簡歷,發現老師也有可能比想象中20多歲的青年教師要老點,但依舊無法打破在我心中的男神形象,甚至感覺略帶著大叔氣質的男神更有韻味了。”

“本學期的動物生理學由羅老師為我們進行授課,從他的自我介紹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很有幽默感的老師,而且是一個熱愛生活、熱愛動物的人,很高興能有這樣的老師為我們講述這門課,因為我認為只有真正熱愛生命、對生命感到好奇的人才會將生理學很好的解讀並傳遞給學生。”

“由於疫情,羅老師通過騰訊會議進行直播授課,就上課來說,羅老師講得十分的細緻且生動,對於每一個知識點都有照顧到,同時又詳略得當,使我們可以迅速把握住知識的主幹。對於較難理解得知識點,老師會運用恰當的例子並且反覆講解,課上會偶爾的拋出一些問題,在課間休息時會積極回答大家的問題,和大家互動。除了書本里的知識,老師也會給我們延伸更深的一些知識,鼓勵大家多看一些相關的書籍。”

“在上生理課的過程中,感受到生理課的知識點比較多,並且生理活動之間是相互聯繫的,在分析生理現象時需要考慮多個方面,所以需要打好每一章的基礎。雖然是網課形式,但康老師上課講的比較清楚,也上傳了一些文獻輔助理解。”

來源:教師教學發展中心 姜藺

供稿:生物學院

責任編輯:徐穎

歡迎投稿&加入我們

[email protected]

我的在線教與學 | 中國農大《動物生理學》:不忘初心 因材施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