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家有马上一年级的小盆友,你是否特别担心孩子难以适应小学生生活?如何结交新朋友?如何进行课外班和小学作业时间的合理安排?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等等问题,让你充满了焦虑。家长如何做好幼升小的准备?孩子如何做好幼升小的准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欢迎来到一年级这本书。


幼升小,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1.父母做好准备。

谁来主管孩子的功课?父母中更愿意的那位,而不是更有时间的。升学要有仪式感,上学第一天开始,称呼孩子大名,昵称收到家里用。拍张严肃的入学照。让孩子参与报名并熟悉校园环境,一起准备生活用品,分享自己的物质生活态度和审美观。

2.喜欢上学,是一年级要做的最重要的事。

班级是孩子们在校园里的家,参与越多,融入越好,孩子就越爱去学校。一年级,要鼓励孩子争取100分。在一年级的时候就被鼓励着忽视分数的孩子,本来很容易掌握的知识,本来可以马上提醒改正的马虎、着急、书写不认真这些小问题也都被忽视了,一下子带过去了。随着孩子升上高的年级,一开始的小问题,就变成了习惯,再一点一点地往回扳可就费劲了。而且,他们往往会把在一年级成绩带来的学习定位不知不觉地延续下来,自觉地居于中等成绩或者是差成绩的位置。但是更长远的学习生涯里,分数不重要。

有实力,有真本事,到哪里都会受欢迎。孩子的世界里,也是一样。学习好、见识广、有一技之长…都是真本事,如果兼备,就厉害了。要让孩子有实力,就要把认真这件事量化。认真就是每天做好10道口算、全神贯注朗读10分钟课文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愿,争取自己的利益,同时又善于主动提出解决的办法。帮助孩子提前找个朋友,班级就不陌生了。孩子暂时被排挤在朋友圈之外,妈妈可以创造几个家庭一起活动的机会,着手给一把力。

3.亲其师,信其道。

家长自己先接受老师,对老师的行为有不解的时候,及时和老师沟通鼓励孩子回家分享学校生活的细节,用正向的方式向孩子提问。譬如今天在学校有什么好事吗?而不是今天有谁欺负你了?这样孩子在回想一天的学习生活的时候,就会是一个正向的思路,积累下来的,当然也是正能量。家长用心发掘老师的优点,要在家里向孩子说出来,反复说。让孩子亲眼看到你和老师之间友好融浛的关系。及时扭转孩子对老师的负面感受和看法。孩子取得阶段性进步的时候,及时和老师沟通,争取老师的配合,老师都会很乐意。

万一老师批评错了孩子,家长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冷静,在孩子面前出口抱怨会让孩子失去对老师的信任万ー老师批评错了孩子,孩子的委屈不要让他放在心里,鼓励孩子自己和老师沟通,关健时候家长帮一把。放学接孩子的时候,是和班主任老师快速沟通的好机会,如果需要更长时间的沟通,也可以在这个时候和老师约好时间。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是有心,而不是父母花费金钱去购买的

4.如何培养好习惯

化整为零,一个月养成一个小习惯,一学期下来也可以搞定5个好习惯。

生活习惯:在学校里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喝水、吃饭、上洗手间,都是孩子能够做到的,温柔地鼓励和提醒孩子。和孩子一起画一画膳食金字塔,会对孩子的食物选择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作业习惯:

(1)做好计划

可以让孩子选择:是回家先写,然后放松休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是回家先休息十分钟,吃点东西喝点水,然后再开始写作业?

先一起看一下当天要完成的作业量,和孩子商量一个合理的完成时间,给个表作参考。

(2)按照不同的科目完成作业,比先做完书面作业再做非书面作业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一年级需要帮孩子检查作业,但不要直接告诉孩子对错,也不要把所有的错题都拦截下来,尽量让其用不同的方法自查,或者告诉他错误类型,计算错误?抄写错误?拼写错误?还是笔画错误?孩子实在检查不出来的时候,他可以承担自然的后果,鼓励孩子请教老师、同学。

(3)用不同颜色的文件袋,分装不同科目的课本和资料,能帮助孩子清晰地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还可以准备一个笔记本,记录课后作业,把第二天老师要求准备的事情也记录下来,回来逐条打钩就不会落下了。

5.培养自信的孩子

尊重孩子是培养自信孩子的不二法宝,尊重他,从让他自己决定房间的墙面是要贴海报还是贴地图,从问问他放学后是先放松还是先写功课开始。早餐桌和晚餐桌,都是了解孩子、和孩子分享人生的阅历视野、听取孩子看法的好机会,一定不要轻易放弃。说一干遍“孩子你要努力”,不如父母从头到尾努力做好一件事给孩子看。微信的朋友圈、家里的墙面、亲戚朋友聚会时候的表演,都是展示孩子的大好机会和平台,好好把握很有用。

6.语文学习

孩子无意识,家长有意识。聊聊随处可见的汉字,善用“指读”方式,翻翻《汉字树》,把独体字和偏旁部首做成卡片配对玩儿,书写推荐毛笔字,看绘本时问问孩子看到什么,发生什么,这就是看图说话的日常化。

阅读习惯需要继续坚持,慢慢过度到文字阅读,语文需要养成预习的习惯,错题本记录已错,大声朗读课文,需要紧盯笔画和笔顺,听写可以自力更生。

我突然想起学霸妈妈陈美龄经常跟三个儿子玩儿的锻炼想象力的游戏,给一个字,组几个有这个字的词,说包含其中一个词语的话,然后是编一个故事,我觉得跟张校长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7.数学学习

用数分橘子瓣的方式让孩子明白11的两个1概念不同和数的分解方式,特别是10的分解,认识钟表,10以内的加减法有首儿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