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說理】深刻認識科技戰“疫”的關鍵性作用

2020年3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同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和專家學者就疫情防控科研攻關工作座談會時指出:“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技術,人類戰勝大災大疫離不開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此次疫情防控過程中科技戰“疫”的作用突出,可從四個方面加以認識。

  一、疫情防控需要強大的科技支撐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堅持兩條戰線,一條是疫情防控第一線,另一條就是科研和物資生產線。兩條戰線要相互配合,科技是推動力。


【戰“疫”說理】深刻認識科技戰“疫”的關鍵性作用


  首先,科技在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患者治癒率、降低病亡率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一方面,科技緊急支援臨床一線,把科研成果部署到一線救治,向一線傾斜。面對新冠肺炎,必須緊緊依靠診療的創新、臨床研究和臨床救治相結合、加速推進藥品研發、堅持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不斷總結和優化診治方式,推廣運用科學有效的治療、診斷方案,發揮科技對疫情防控第一線的支撐作用。另一方面,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為科研和物資生產奠定了堅實基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科研人員利用科技堅決遏制疫情蔓延,以最快時間完成新冠病毒全基因組的測序、分離出病毒毒株等基礎性科研攻關任務,並第一時間向世界衛生組織報告了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信息。這也是中國做到了高質量的信息公開,世界衛生組織對此高度評價,“中國的努力應該得到認可”,“中國以最快速度向世衛組織及其他國家分享新冠病毒的基因測序”。

  其次,科技在醫療和後勤物資生產方面展現了巨大的力量。我國科研人員在“滅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組的亞單位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核酸疫苗”等五個方向推進了疫苗的科研攻關,以及推動病毒檢測試劑盒、醫用口罩和防護服的研發生產。試劑盒檢測技術及其產品、防護工具的研發生產是此次疫情科研攻關的主攻方向之一。另外“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模式在全國各地迅速組建,它們的背後都有強大科技支撐的身影。科研和物資的快速生產為疫情防控解決了“燃眉之急”。

  二、科技有利於防範化解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風險

  習近平總書記在同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和專家學者就疫情防控科研攻關工作座談會時強調:“我國是一個有著14億多人口的大國,防範化解重大疫情和重大突發公共衛生風險,始終是我們須臾不可放鬆的大事”。科技是防範化解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風險的重要支撐。我們必須遵循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規律,利用科學技術的方法手段防範化解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風險。

  第一,利用先進的科技完善國家重大疫情監控網絡。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重大疫情監控必須緊緊圍繞“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的目標,防範於未然,運用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提升各級疾控機構的信息收集、分析、利用能力,建立健全網絡直報、輿情反饋等多渠道疫情監測和快速應變體系,實現重大疫情風險監測預警信息數據的共建共享,形成公共衛生重大風險研判、評估、決策、防控協同機制,進而在防範化解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風險過程中精準施策。

  第二,加大前沿技術攻關和尖端技術人才的培養力度。疫情防控是一場硬仗,亟須尖端人才和前沿技術攻關,需要發揮核心科技攻關的新型舉國體制,合理佈局人口健康、生物安全等領域的科學研究,整合生命科學、生物技術、醫藥衛生、醫療設備等領域的國家重點科研體系,建設一批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從而加強科技力量的投入,提升公共衛生和疾病防控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能力、重大疾病治療藥物自主研發能力,最終發揮前沿技術攻關、尖端人才防範化解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風險的關鍵性作用。疫情發生以來,全國科技戰線技術人才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投入到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快速確定臨床救治及藥物、疫苗研發、檢測技術及其產品、病毒病原學和流行病學、動物模型構建為主攻方向,跨學科、跨領域的科研團隊合作,科研、臨床、防控一線相互協同,產學研各方緊密配合,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三、科技有利於捍衛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首先,生物安全作為國家總體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領域的重大科技成果是國之重器。科技強則國家強,先進的科技成果和體系是體現國家安全、穩定的象徵。必須牢牢掌握生物安全領域的科研前沿方向,積極構建平戰結合、預防和應急結合、科研和救治防控結合,改善疫病防控和公共衛生科研攻關體系。

  其次,戰勝疫情,關鍵靠科技。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國科研人員利用病毒蛋白和不同受體的結合特徵,統籌病毒溯源及其傳播途徑研究,評估可疑動物作為中間宿主的可能性;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高科技技術,開展流行病學和溯源調查,設法搞清楚病源從哪裡來、向哪裡去,有效提高了精準度和篩查效率。科技興則民族興,用科學技術提高體系化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可以增強人們戰勝疾病的信心。再者,當疫情蔓延和社會因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進入緊急狀態之時,科技的利劍可迅速介入,開展關鍵性核心技術的科研攻關,為維護社會大局穩定添磚加瓦。

  四、科技交流合作有益應對全球公共衛生安全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地區爆發,呈現出擴散和蔓延趨勢。目前,國際社會的當務之急、重中之重是齊心協力,通過科技交流合作,攜手應對疫情。

  第一,及時做好信息公開。面對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必須摒棄偏見,本著對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負責,也對全球公共衛生事業盡責,及時發佈和公開信息,信息的及時公開則是為各國開展科技交流贏得先機。只有在透明的疫情信息面前,全球科研人員才能贏得先機、對症下藥,同時各國利用自身的科技優勢,在溯源、藥物、疫苗、檢測等方面開展科研合作,把科技成果用在人類最需要之處,共同研究並提出應對策略,攜手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困難與挑戰。

  第二,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應約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通話中所言“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再次表明,人類是一個休慼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在經濟全球化時代,這樣的重大突發事件不會是最後一次,各種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問題還會不斷帶來新的考驗。國際社會必須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守望相助,攜手應對風險挑戰,共建美好地球家園”。科技的關鍵作用,不僅僅是人類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問題較量中最有力的武器,而且將會是各國攜手應對的重要途徑。有效開展聯防聯控國際合作,必須加強科技交流。

  (作者單位:福建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李競平 

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請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官方微信公眾號cssn_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