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乘客进入飞机驾驶舱太荒谬,别拿乘客安全搏眼球

“女乘客进入飞机驾驶舱”事件发酵,对此,桂林航空11月4日通报称,确认该事件发生于2019年1月4日桂林航空GT1011桂林-扬州航班。桂林航空对此事件进行调查后,并处罚了14位相关责任人。桂林航空对当事机长处以终身停飞,还沟通局方建议吊销其飞行执照。而对于当班的副驾驶、当班乘务长、当班乘务员、安全员等人也进行了12个月停飞的处分,并且将其相应技术级别各降一级。另外,还对桂林航空董事长给予严重警告处分,并且扣除3个月的绩效工资,同时对总经理、维修副总经理、安全总监等人处以记大过处分,扣除三个月奖金。不知道这个“史上最严”的处罚是否能警醒其他航空工作人员。

女乘客进入飞机驾驶舱太荒谬,别拿乘客安全搏眼球

11月3日,微博认证为“知名航空博主”的网友“确认信号”发布微博爆料,有无关旅客在商业航班中进入驾驶舱就座。爆料图片显示,一位年轻女性在驾驶舱中拍照,还泡茶喝,配有文字“超级感谢机长,实在是太开心了”。图片显示,一位着非航空制服、未带任何证件的年轻女性,在飞机驾驶舱中单手做“V”形手势拍照。有民航爱好者通过照片中的仪器细节分析称,该航班正处于飞行中,应为桂林航空的GT1011航班,由桂林飞至扬州。11月4日,桂林航空回应,经调查,当事机长于今年1月4日违规让无关人员进入驾驶舱,被桂林航空处以终生停飞处罚。

此事件为何引起社会关注?因为飞机与乘客的人身安全息息相关,应该时刻高度警惕。大家都知道,飞机是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不仅使人们外出更为便利,还大大缩短了去往目的地的时间。人们常说飞机的安全性很高,但如果发生意外情况,生还机会便十分渺茫。不可能都像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一样,那么幸运。由于高空飞行中不可预知的因素很多,每次飞行都是在接受考验,而飞机驾驶舱就是所有机乘人员的“护身符”。

从此次事件来看,当事机长可能认为带自己的女朋友进入驾驶舱并不是危险行为。但是从“1994年3月一架由莫斯科飞往香港的俄罗斯航空593号航班在西伯利亚荒郊轰然坠毁,飞机上75名工作人员及乘客全部遇难”的事件中就可以了解到,飞机驾驶舱不是随便“参观”的。

女乘客进入飞机驾驶舱太荒谬,别拿乘客安全搏眼球

1994年3月23日凌晨,一架由莫斯科飞往香港的俄罗斯航空593号航班在西伯利亚荒郊轰然坠毁,飞机上75名工作人员及乘客全部遇难。空难调查人员在后来的调查中发现,有两个小孩的尸体出现在飞机驾驶舱残骸中,俄罗斯史上最不该发生的悲剧由此展现在大众眼前。3月22日,15岁的埃德加和妹妹即将登上父亲库德里斯基驾驶的飞机前往香港旅游,而库德里斯基是俄罗斯国家航空公司最先进的飞机——空客A310的第一副机长。3月22日深夜,埃德加和妹妹登上了飞机,由于空客A310装备有精密的自动驾驶系统,因此机长在飞行了一段时间后就按正常程序离开了驾驶舱到客舱休息,而库德里斯基便将两个孩子带到驾驶舱参观,并让埃德加坐在机长的位置上“体验”一下开飞机的感觉。

库德里斯基原本认为自动驾驶中的飞机不会受人为影响,但他不知道的是,空客A310的飞机在自动驾驶中,只需要对方向盘施加一定力量并维持30秒左右,计算机对副翼的控制就会被切断。于是埃德加在推动方向盘时,恐怖的事情发生了,飞机突然向右严重倾斜,另一位副机长曾拉升机头想控制飞机,但飞机引擎动力不足导致它急速下降,最终失速坠毁,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剧,而此时,埃德加还坐在机长座位上。

女乘客进入飞机驾驶舱太荒谬,别拿乘客安全搏眼球

由于副机长的疏忽大意才导致了空难的发生。所以,在任何时候飞机驾驶人员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因为航空公司要对所有的乘客和工作人员负责。相信“女乘客进入驾驶舱”事件的当事机长不可能不知道随便让人出入驾驶舱的危险性。而且无关人员进驾驶舱,已严重违反航空运行规章制度和空防安全规定。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地面还是飞行中,乘客甚至客舱乘务员都不能随意进入驾驶舱。这不仅是运行规章的要求,也是空防安全的规定。

中国《民用航空法》规定,民用航空器的操作由机长负责,机长应当严格履行职责,保护民用航空器及其所载人员和财产的安全。任何可能影响飞行安全的活动,应当依法获得批准,并采取确保飞行安全的必要措施,方可进行。根据《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第121条、545条规定:机组成员、局方监察员等6类人员允许进入驾驶舱,并未包括乘客。

​虽然“女乘客进入飞机驾驶舱”事件有了处理结果,但并不一定会让人放心。因为可能还会有像当事机长一样的驾驶员会随意让与自己亲密的人自由出入飞行中的驾驶舱。为了杜绝此类现象屡次发生,航空公司必须要把乘客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并定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时刻敲响警钟。对不按要求执行的机长或副机长立即停飞。相信还有很多人很好奇,如果这件事情不在网上曝光,是不是会当作没发生一样,让此航班的工作人员高枕无忧了呢。所以,航空公司一定要加强监管责任,不能等外界有了“抗议声”才进行处罚、教育,这种“坐等爆料”的思维不可取。由于近年来飞机事故频发,已经让人们对飞机有了更多的恐惧感,所以,航空公司必须提高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把航空安全铭记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