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之前買房要懂得“三不要”,別自己花錢買虧吃!

在買房這條路上,只有你真正經歷過才知道哪裡是坑,需要注意,哪裡是坎,需要躲避,這也是為什麼總會有不少過來人會說“我吃的鹽比你走過的路還多”,這句話確實也有道理,尤其在買房上。

可能對於一些人來說,買房並不是什麼難事,只要有充足的資金就可以了,但房產市場發展這幾年,已經讓房價處在一個高高在上的位置,能真正做到有“充足”資金的人少之又少。簡單舉個例子,上個月末,易居發佈《2019年全國50城房價收入比報告》,這個房價收入比的計算方式就是用商品住宅成交均價×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的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得到的最終數值就可以理解為這座城市的人需要多少年不吃不喝才能買到一套房子。

從統計的結果來看,深圳是35.2,三亞是27.6,最後一名城市是長沙,也要6.4。根據國際上比較流行的說法來看,房價收入比一般在3-6倍為合理區間,所以你覺得對於每天拿著工資攢錢的人來說,買房難不難?

30歲之前買房要懂得“三不要”,別自己花錢買虧吃!

而這麼難的“買房”,購房者一定要提前把該瞭解的內容充足的瞭解明白,別讓自己成為炮灰,尤其是一些沒接觸過房產的新人,更容易成為炮灰中的炮灰,所以這三個“不要”,是30歲之前買房的人要懂得的。

一不要:在不確定是否回老家的情況下,不要隨意在老家買房!

首套房的購房資格在現在的房產市場尤為珍貴,這兩年樓市一直處於高壓嚴控的狀態,防止炒房行為。所以為了抑制購房需求,在人人都需要藉助的貸款買房這條路上,設置了重重關卡,譬如貸款利率和首付比例,如果你已經名下有房產,那麼購買二套房或者三套房的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就會很高,並不是一個普通家庭能承受的,尤其是一二線城市的房子。

當然會有不少人想著,到時候不行把老家房子賣了,再在大城市買,但現在市場並不景氣,你確定老家的房子能賣出去嗎?

30歲之前買房要懂得“三不要”,別自己花錢買虧吃!

二不要:認準“商品房”,不要買亂七八糟性質的房子!

現在市場上的房子屬性五花八門,並不都是我們熟知的商品房。像前兩天小編看到一個視頻,推薦的是一套精裝修的loft,很符合現在年輕人的居住需求,戶型面積不大,一層是一個開放式的空間,主要有一個客廳和開放式的廚房,二層就是一個睡覺的臥室,最主要的是價格極低,所以視頻裡不少年輕人評論表示喜歡。

但小編想提醒下,這類房子是公寓或者商住房的屬性極大。如果是商住房,並不建議購買,因為這類房子是建在商業用地上的,房子是用來商業辦公,並非居住,所以不能落戶,產權年限也只有40年或者50年,日常生活花費上,也是商水商電,比商品房昂貴。

而公寓這塊,購房者也要提前問清楚是普通公寓、商務公寓還是酒店式公寓,一般只有普通的住宅公寓是70年產權,商務和酒店都是商業用地或者綜合性用地上修建的,所以只有40年或者50年的產權,而這類房子一般也是不能落戶的,且居住度密集,私密性小。

30歲之前買房要懂得“三不要”,別自己花錢買虧吃!

所以便宜有便宜的原因,購房者還是要認清。

三不要:不要相信畫的大餅

買房選位置一直是不少購房者拿不定主意的,這裡就借用李嘉誠的話“買房就三點,地段!地段!還是地段!”,所以別把自己的時間搭在“開發”這兩個字上,相信有不少購房者都是因為前期相信了開發商畫的大餅,把房子買在了開發區或者郊區,然後各種配套就一直處在開發階段了。當然這裡也要區分下城市,一線城市的開發區還可以期待下,三四線及以下城市還是好好思量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