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让我看到名字就忍不住下单的书

名字很重要。俗话说,人如其名。如果你叫“隔壁老王”,即便是柳下惠转世,邻居们也总是对你不那么放心。书也一样,走进书店,那么多书,选哪本?除了看封面,就是看书名了。书名是书的slogan,是书的中心思想,是书的导游,作家想跟你说什么,他的语气是怎样的,和你对不对脾气,看了名字,你大概就能知道一二了。


以下,列举30本打动我的书名,它们曾让我毫不犹豫地下单(排名不分先后),有些买对了,有些是个坑。你呢?除了《如何成为百万富翁》这种的,是否有哪些书名,也曾打动过你?


那些让我看到名字就忍不住下单的书


  1. 加缪《局外人》,配上老帅哥加缪斜叼烟卷的照片,特别孤傲,特别清高,“与世界保持距离”,这就是文学青(中)年一生的坚持;
  2.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图书馆》,明明是毛姆八卦著名作家们的合集,却起了个特别文学的名字,让我想起高晓松的那本书《如丧》,相似的观后感;
  3.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生命之轻》,当年的文青圣经,看了能让你沉吟至今,捻断数茎须的好名字;
  4.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年轻时特别喜欢的名字,和日系设计一样的小清新。而且挪威,没去过,森林,没去过,想象中多美啊,带着姑娘去,一片宁静空灵的世外桃源;
  5.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现代人都孤独,一看孤独,还是百年的!忍不了,买;
  6. 卡森·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不好意思,“孤独”的入选频率有点高。每次看到这个书名,我心里都会跳转到一首歌,并模仿张惠妹皱着鼻子唱:“在我的胸口用力开一枪,让一切疼痛都归零在这声巨响”;
  7. 《飘》。不解释了,你就说吧,还有哪本一个字的书名能比这意境好的;
  8. 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红》。仿佛一个异域女子面朝着我,目光柔媚,戴着红色面纱,跳着肚皮舞进行自我介绍;
  9. 吉米.哈利《万物既渺小又伟大》,很有哲学意味的书名。让我想起印度神话“搅拌乳海”,天神和阿修罗,为了获得不死甘露而共同搅动乳海,世界从来都是在彼此的对立中获求平衡,男和女,阴与阳,正和邪,光与暗……
  10. 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充满文学性的人物传记,人在决定历史的瞬间,书名仿佛就如颂诗,歌颂人的伟大;
  11. 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最终会失去。问题是,最终我们留下了什么?
  12. 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同志们,就是现在考验爱情的时刻到了……
  13.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同志们,说的就是曾经的我们,以及现在的我们啊……
  14. 安东尼.多尔《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关于二战,关于一个法国少女的故事;
  15. 科马克·麦卡锡《老无所依》, 很有力量感的名字,带着斑斑锈迹。这可不是讲老年人儿女不孝的故事,这是讲一个坚守旧道德的老警长,和一个自带理论的冷血蘑菇头杀手间的故事;
  16. 马良《人间卧底》,来到这世间,你我都是卧底,演好自己的角色,过完尘世的生活;
  17. 廖一梅《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我拼劲全力,也只是过上普通的生活”。每个人都在努力活着,就算美丽的琥珀,也经历了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18. 《被仰望与被遗忘的》,新新闻主义之父盖伊.特勒斯的经典作品,用数字和个体,记录这个时代;
  19. 李娟《走夜路请放声歌唱》,名字很有画面感,仿佛就是李娟,当年的一个小姑娘,在漆黑的夜里行走,唱着歌给自己壮胆。但内容上,还是推荐她的“阿勒泰”系列;
  20. 《世间的盐》,高军我觉得算是中国当代杂文作家中的起名大师,《橄榄成渣》、《吹云记》、《快活馋》,名字都俗得雅,俗得有趣;
  21. 安东尼.马拉《我们一无所有》,可不是么,我们赤条条来,赤条条走,有什么呢?
  22.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这属于广告里“引发好奇”大法,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放一起,让你忍不住看看,这家伙到底要写什么?然后发现,还真的写的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啊;
  23. 《京都山居生活》,京都,山居,都是我向往的生活。但这本书写的……我看完愤怒地在豆瓣上打了个一星;
  24. 《寂然的狂喜》,叶芝的诗集,名字有种“禅”的意味,像深山里听到蝉鸣。但读者普遍吐槽书的翻译水平;
  25. 《这个世界好些了么》,“这世界会好么?”1918年冬,梁济向25岁的儿子梁漱溟说了最后的话;2007年,吴虹飞的人物专访出版。希望、疑惑、期待、不安……这句话里蕴含着人们对这个世界微小的关心(也许毫无用处),一度是我的网名(其实现在也是);
  26. 王朔《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男女间的情爱,是火的热烈,是水的包容;是火的灼伤,是水的湮没……话说廖凡演的同名电影,让我有点心理阴影;
  27. 《白夜行》,我最喜欢的东野圭吾的一本书。绝望的人生,阴暗,压抑,是在白昼中行走却始终如同黑夜;
  28. 《送你一颗子弹》,以及《观念的水位》。刘瑜,哥大博士、哈佛博士后、剑桥老师,清华教授,典型的“精英”和“公知”(可惜现在“公知”是骂人的词了),她说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而我也随着她的队伍,向前走了一段;
  29. 郭爽《正午时踏进火焰》,格非和金宇澄推荐的书,我还没看,看过作者另一本《我愿学习发抖》,觉得一般。这本书的书名引自英国诗人迪伦·托马斯的诗:“你曾在夜里行过群山,在闪烁的星空下赤裸头颅,于正午时踏进光焰,知晓某种欢乐,如我一般”,诗很美;
  30. 高铭《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我总觉得,自己最大的问题就是,太正常了。所以对天才和疯子都充满了好奇,想知道他们如何是如何思考的。而天才和疯子之间,也许只有一线之隔,只是两者对普通人来说,都在难以理解的范围,只好搬个凳子,嗑瓜子围观吧。

就要到4.23世界读书日了,不如把这些作家朋友们从落灰的书柜里翻出来,一起过个节吧。

那些让我看到名字就忍不住下单的书

那些让我看到名字就忍不住下单的书

那些让我看到名字就忍不住下单的书

最后,附上一段米兰昆德拉的话。我们为什么要阅读?我想,是因为阅读带给了我们温度,阅读带给了我们勇气:

那些让我看到名字就忍不住下单的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