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灌籃》:孫思堯的孤獨,是每一個籃球人必經的磨難

從躊躇滿志的海歸天才球員到飽受質疑的嘴炮王者,孫思堯在《這就是灌籃》上的表現實在是一言難盡,頂著NCAA光環的他沒能打出人們期待的表現,反倒是球風偏軟,防守不積極等毛病漸漸被暴露出來。在龍騎士的首個客場比賽中,他被J-TEAM的劉恆驛徹底打爆,球隊也以139-144輸給了對方。

《這就是灌籃》:孫思堯的孤獨,是每一個籃球人必經的磨難

到了淘汰環節,因為需要回到美國的球隊報道,孫思堯主動提出了退賽。在告別時,他終於還是沒忍住內心的情緒,幾近崩潰的說到:“我真的很想留在這裡,出國七年,我一直都是一個人,我沒有跟大家一起玩遊戲,一起吃飯的那種經歷,而這些都是我夢寐以求的東西。”

《這就是灌籃》:孫思堯的孤獨,是每一個籃球人必經的磨難

遠離親人朋友,在異國他鄉追尋自己的籃球夢,孫思堯的孤獨,其實也是每一個籃球人的孤獨。

記得在第二期的時候,張寧曾經說起過自己的練球經歷,那是每一個烈日下的奔跑,是黑夜裡孤獨的打鐵聲,是一次又一次不知疲倦的奔跑。想要變強,就得付出努力,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張寧懂得這些,所以他只能忍受孤獨。

《這就是灌籃》:孫思堯的孤獨,是每一個籃球人必經的磨難

在新疆隊奪冠之後,周琦也踏上了NBA的逐夢之旅。坦白說,他的表現並不及格,即便德安東尼給了他不少機會,但各種低級失誤還是讓他親手葬送了自己的菜鳥賽季。那時候,周琦的壓力很大,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不斷提到的一個詞也是孤獨。他的英語不好,球技也比不上隊友們,場上表現更是慘淡到可憐。揹負著整個中國籃球的希望,周琦只能埋頭在健身房裡苦練。

《這就是灌籃》:孫思堯的孤獨,是每一個籃球人必經的磨難

於是在雅加達亞運會上,我們親眼見證了周琦的進步,他是男籃紅隊當仁不讓的核心,也正是在他的率領下,中國男籃時隔八年之後重回亞洲之巔。

《這就是灌籃》:孫思堯的孤獨,是每一個籃球人必經的磨難

丁彥雨航正在經歷相同的考驗,當他選擇放棄CBA名額參加獨行俠的季前賽時,多少人嘲笑他自不量力,可為了夢想,孤獨一點又有何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