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尋找自己最初的模樣,是每個大人前進的方向

文/糖糖姑娘

作家大冰曾說:“

見過的人越多,越喜歡孩子”

與其說喜歡孩子,不如說我們貪戀孩子身上那些純淨的美好和明晃晃的初心,我們所憧憬的是多年前那個看似一無所有,卻極其“富有”的自己。

如同《小王子》書中所說:每個大人最初都是孩子。

兒時讀《小王子》時以為它是一本童話,既讀不懂小王子“奇怪”的語言,也讀不懂玫瑰的含義,等到成年後才悟懂,原來我們最初也是孩子,也曾任性地把自己的“玫瑰”弄丟了。

《小王子》:尋找自己最初的模樣,是每個大人前進的方向

《小王子》是法國作家聖埃克蘇佩裡所著,這本短小精悍的童話故事流傳甚遠,曾一度受到讀者的熱愛和追捧。從1943年發表以來,已被譯成一百多種文字,還被拍成電影、搬上舞臺、灌成唱片,據稱其銷售量僅次於《聖經》 。

那麼,《小王子》究竟是一本怎樣的書呢?

它是一個童話,卻不是一個普通意義上的童話。它充滿了對人類生活狀態的思考,是一個所謂“哲理童話”。

故事的起因:作者在一次飛行任務中,飛機突發故障,而被迫降落在撒哈拉沙漠,在一個黎明之際,他偶遇一個神秘的小王子,小王子來自另外一個很小的星球,那個星球上只有一株玫瑰、三座火山、一些猴麵包樹幼苗,而他離開星球是因為他和他的玫瑰鬧了彆扭。

他還告訴作者,來地球之前,他已經去了六個星球,分別見到了國王、自負的人、酒鬼、數星星的商人、地理學家、點燈人。

並且他們的行為使小王子困惑不已。

在千萬讀者的心中,小王子是一個純真天使的象徵。

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曾是孩子,也曾擁有過初心、童真以及純淨的愛,只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地被世俗磨平了稜角,被誘惑填滿了內心,“不得已”用“嶄新”的面孔俯視世界。

01 還記得你的初心嗎?

作者聖埃克蘇佩裡,1900年出生於法國一個沒落貴族家庭,幼時愛幻想,喜歡詩歌文學,愛擺弄機械。4歲那年,第一次坐火車的他,便加深了對機械的喜愛,從而萌生了飛上藍天的想法。

成為一名出色的飛行員是聖埃克蘇佩裡最初夢想,他為此付出了極大的努力。1921年至1923年,聖埃克蘇佩裡在法國空軍中服役,先是預備飛行員,後成為民航駕駛員,參加了開闢法國——非洲——南美洲國際航線的工作。

在艱苦的條件下,他完成了一次次自我蛻變,從首次駕機的失敗,到不確定的飛行事故,再到飛機失事被困雪山的窘境,他敢於克服困難,從不輕言放棄,並且在各種孤獨無助的困境中,依然堅持文學創作,先後完成了

《飛行員》 、《南航郵線》 、《夜航》 、《小王子》等文學作品。

他甚至不顧醫生的勸誡,拖著傷痕累累的身體,堅決要求加入飛行戰隊,誓為法西斯蹂躪下的祖國作戰。期間,上級只要求他完成5次飛行任務,他卻主動要求加到8次,1943年7月31日上午,他出行第9次任務時,不幸遇難,時年44歲。

縱觀作者的一生,如果說飛機是他人生中最硬核的部分,那麼文學創作則是剛硬之中的柔軟,剛柔並濟,譜寫了聖埃克蘇佩裡不忘初心的一生。

反觀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堅持初心,捍衛夢想呢?小時候,每個人都不吝說出自己的夢想,大至科學家、領袖,小到老師、醫生等。而成年後,一些人在現實的洪流中逐漸失去勇氣,不敢輕易吐露夢想,另外一些人則是把夢想弄丟了,一切的動向只是隨波逐流。

02 我們慢慢地失去想象力,逐漸只對具體的數字感興趣

《小王子》開篇,作者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在他六歲那年,畫了一幅蟒蛇吃掉大象的畫,當他拿給大人們看的時候,大家都認為那是一頂帽子。

《小王子》:尋找自己最初的模樣,是每個大人前進的方向

大象正在消化蟒蛇

這次“失敗”的經歷讓作者決定放棄畫家的夢想。

有一天,小王子請求他幫忙畫一隻綿羊,幾次更改過後,依然達不到小王子的要求,他最後潦草地畫了一隻箱子,並告訴小王子:“你要的綿羊在裡面。”

《小王子》:尋找自己最初的模樣,是每個大人前進的方向

給綿羊睡覺的箱子

這時,小王子竟眉開眼笑地說道:“我要的正是這樣的箱子,這隻羊要吃很多草嗎?

”小王子透過箱子看到了那隻他鐘意的小綿羊,而對於作者“我”來說,想象不出那隻箱子的用處,也許“我”有點像大人了。

在追求具體化的過程中,人們逐漸失去了想象力和好奇心,只對具體的事物情有獨鍾,例如數字。

文中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話:

如果給大人們介紹一個新朋友,他們從來不打聽他的基本情況,他們從不會問你:“他的嗓子怎麼樣?他喜歡玩什麼遊戲?他是否採蝴蝶標本?”而是問:“他幾歲了?有幾個兄弟?體重多少?他的父親掙多少錢?“他們認為了解這些情況,就瞭解了一個人。

如果你告訴大人:“我看見一幢漂亮的紅磚房子,窗前擺著天竺葵,鴿子在屋頂棲息……”他們是無法想象這是一幢怎樣的房子。你必須對他們說:“我看見一幢十萬法郎的房子!”他們就會驚歎:“多漂亮的房子啊!”

小時候,我們總喜歡張著小嘴問爸爸媽媽各種各樣的問題,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彷彿一切都值得期待,而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們反而對那些凡事都要問個為什麼的人逐漸產生了鄙夷,我們不願再去思考那些“幼稚”的問題,漸漸地只對具體可見的事物感興趣。

成年後的我們並不是什麼都懂了,只是對於曾經好奇的事物不再關心,眼裡看到的都是關乎自己的“正事”。

03我們曾經不懂什麼是愛

小王子跟作者“我”說了他和他的玫瑰的故事:

小王子的星球本沒有玫瑰,預計是隨風而來的一顆種子,在星球上存活下來,從而開出一朵美麗的玫瑰。小王子見狀,興奮不已。但花兒愛慕虛榮的性情把小王子折騰得不愉快,他一氣之下離開了玫瑰,離開了星球。

《小王子》:尋找自己最初的模樣,是每個大人前進的方向

後來,小王子跟“我”說:“那時候我真是不懂事,要對一個人下定論,不應聽其言,而應觀其行。我不理解她那不聰明的謊言飽含的深情。花兒的缺點是不少,但優點也很多,那時我太年輕,不懂得珍惜她、愛她”。

這一段像極了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在一段親密關係中,為了引起對方的關注,經常會說一些“心口不一”的話,做一些特“作”的事,理所當然地認為:你若愛我,便應該知我、懂我,從而主動關心我;若你不懂我,便是不愛我。

就像前段時間大火的“童顏夫婦”吵架,佟年說:我是一個小女孩,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得告訴你,如果你真的愛我,不就是應該用心去觀察嗎?

這番話弄得第一次談戀愛的直男韓商言一頭霧水,簡直莫名其妙——

你不說我哪懂啊?

年輕的時候,我們都不懂如何去愛一個人,等到誤會了、失去了,才悔不當初,就像小王子與玫瑰一般。

04 生活讓我們逐漸偏離初心

小王子跟“我”講述了他來到地球之前的故事,在此之前,他去了6個星球:

第一個星球:見到了自以為很有權威,其實卻成了追求權威的犧牲品的國王。第二個星球:見到了那個要求別人向他不斷脫帽和鼓掌的自負的人。第三個星球:見到了為忘記愧疚而拼命喝酒的酒鬼。第四個星球:見到了熱衷統計星星數目的商人,他覺得擁有越多的星星就越富有。第五個星球:見到了從不出門的地理學家。第六個星球:拘泥於職責的勞累的點燈人。

他們的共同點是,把真正美好的東西忽略掉了,而追求一些虛偽的東西,比如,權利,財富,以及虛無的滿足感。

《小王子》:尋找自己最初的模樣,是每個大人前進的方向

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來看,當生理上的基本需求得到滿足後,人必定會尋求更高層次的需求,如安全、歸屬感、被尊重、自我實現的需求等。

如此,在一次次調整需求的過程中,我們離初心越來越遠,慢慢地偏離了最初的方向。

就像很多父母,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成長環境,他們拼命地掙錢,忙得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從而冷落了孩子,試想,沒有父母的陪伴,又怎能算得上“好”的成長環境呢?

05 我們前進的方向是什麼?

《小王子》以童話故事的形式、孩子的口吻,向讀者傳遞了一個真善美的世界,想要踏足這樣的世界,我們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時刻保持初心

古人有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為何初心如此重要?因為初心給了我們一種積極進取的狀態。正如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所言:

創造的秘密就在於初學者的心態。初心正如一個新生兒面對這個世界一樣,永遠充滿好奇、求知慾和讚歎。

走過的路越多,遇到的誘惑越多,初心越容易被遺忘,紀伯倫曾說:我們已經走的太遠,而忘記了為什麼出發。

人生只有一次,生命無法重來,記得找到來時的路,回想一下當初為什麼啟程?所期待的終點是哪裡?只有讓自己經常回到起點,才知道生命的意義所在。

不忘初心,才會找對人生方向,才會堅定我們的追求,抵達自己的初衷。

二:成長路上,需要建立“愛的聯繫”

小王子遇到了一隻狐狸,狐狸教會小王子如何去愛,他跟小王子說:

“你為你的玫瑰付出過時間和精力,使得你的玫瑰對你來說如此重要,你要把它牢牢記住,要永遠對它負責……”

狐狸繼續解釋道:

“如果我們彼此不需要,對我而言,你不過是一個小男孩,和千千萬萬的小男孩沒有兩樣,對你而言,我只是一隻狐狸,和千千萬萬的狐狸沒有兩樣。但如果你馴養了我,我們就互相需要了。你就是我世界上唯一的人了,我也是你世上唯一的狐狸了……”

《小王子》:尋找自己最初的模樣,是每個大人前進的方向

“馴養”就是建立聯繫,人不能脫離周圍的世界而存活,因為我們需要親情、愛情、友情,更需要社交來增長知識,與周圍的世界建立良好的聯繫,有利於自身的成長。

因為,我們身處一個講合作、拼團體的時代,任何的目標都不是孤立分離的,而是在合作中完成的。

跟周圍世界有了聯繫,我們才能感受到愛與被愛、需要與被需要的幸福感和價值感,就如同小王子馴養玫瑰、馴養狐狸一樣,有了聯繫,才能成為唯一。

當然了,建立聯繫是前提,維護聯繫才是關鍵,當一段關係,被傾注了時間和情感後,不要輕易放棄,留給彼此多一些包容和理解,這樣的關係才能長久,也更能獲得幸福感。

三:生活需要儀式感

狐狸對小王子說:

“你最好每天同一時間來找我,如果每天四點來,那麼從三點開始,我就感覺到幸福的滋味了。但是如果你不按時來,我就不知道幾點該裝扮我的心,儀式還是要有的……

什麼是儀式?儀式就是使得某一日不同於其他的日子,某一個小時不同於別的小時。”

《小王子》:尋找自己最初的模樣,是每個大人前進的方向

為什麼生活需要儀式感?

在《生活需要儀式感》一書中,作者強調:生活中的儀式感能讓人和人之間的感情愈發堅定長久,能減少人的雜念,緩解負面情緒。

比如,夫妻、情侶、朋友之間,在某個特定的節日,一起吃一頓有紀念意義的飯,或者看一場電影,再或者互送一份禮物,這個不同於其他日子的時刻能打開彼此的心門,拉近彼此的距離,並且,儀式感必須是稀有的,它不同於常日裡的普通,是一種對美好的期待,因為有了期待,生活就有了光彩,心情也會變得好起來,如此,負面情緒便會減少。

往更深層次來說,儀式感是人對生活的態度,一種積極的態度,一個人如果能賦予生活別樣的“美”,那說明他是熱愛生活和自己的。

願每個人內心都住著一個“小王子”,擁有一顆善良的心和一雙童真的眼睛,在紛繁雜亂的世間,能透過偽裝的“箱子”看到世界最本真的樣子。

《小王子》:尋找自己最初的模樣,是每個大人前進的方向

圖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