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區倡導綠色生活美,各鎮都拼了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自2019年7月1日頒佈實施以來,在奉賢區各單位、部門以及廣大市民的共同努力下,《條例》的普宣全面有效,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全面建立,桶長制體系基本建立,全區居住區、單位、公共場所和農村地區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全覆蓋,居民區、單位達標率均達到95%以上。奉賢區成功創建為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區,莊行鎮、海灣鎮、海灣旅遊區、西渡街道、奉浦街道、金海街道等6個街鎮已創建為示範街鎮,垃圾分類從“新時尚”逐步走向“新習慣”。

圖片

社會宣傳有氛圍

圖片

2020年

奉賢區持續發力,加強科學管理,健全長效機制。各街鎮(開發區)再度卯足精神,使出各自絕招和看家本領,迎接新一年的分類任務。

南 橋 鎮

圖片

圖片

3月25日,南橋鎮全面恢復居住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積分掃描工作,全鎮500多位掃描志願者,又從小區防疫“守門員”迴歸成為分類“守護者”。

圖片

復工前期,他們為每一個掃描點位配備了消毒液、洗手液、噴壺、手套和口罩等,同時要求物業公司繼續做好點位周邊的清理、消毒工作,確保暫停了兩個月的綠色賬戶積分掃描工作再次順利啟程。

圖片

南橋鎮市容所開通了線上和線下兩種綠色積分兌換模式,計劃每月安排2至3個居委。目前,貝港六居和古華三居(蘇寧榮悅)已有2589人次參加,江海一居正在開展兌換活動。

四 團 鎮

圖片

四團鎮社會事業服務中心通過整合部門成員、細化工作分工,由55名工作人員成立了三支志願服務隊伍,“三管齊下”助力四團鎮垃圾分類由粗分向精分轉變。

圖片

一支“啄木鳥駐村隊”,由鎮社事中心市容環衛條線的全體黨員職工組成,採用下沉式、零距離服務模式,深入基層一線,分組協助24個村、10個居委進行垃圾分類現場指導,“精雕細琢”、“對症下藥”,通過制定針對性的整改方案,完善各個點位的垃圾分類工作。雖然“啄木鳥”們要求嚴厲,每天上門“找茬”,但受到了村居的一致歡迎,也吸引了很多的志願者加入,在全鎮掀起全民參與新一輪創建的熱情。

圖片

一支“百靈鳥宣傳隊”,由原文廣中心工作人員組成,主要負責日常垃圾分類宣傳推廣工作。通過小品、歌曲、戲曲等百姓喜聞樂見的表演形式,將垃圾分類知識傳遞給廣大居民群眾,營造了“人人參與垃圾分類 共建醉美幸福小鎮”的濃厚宣傳氛圍。

圖片

一支“飛燕服務隊”,開展內容多樣的志願服務活動,包括愛國衛生、健康教育、市容環境整治等方面。通過組織志願者深入基層,擼起袖子投入垃圾分類工作,進一步踐行垃圾分類新時尚,推動垃圾分類工作順利實施。

莊 行 鎮

圖片

由於疫情宅家,不少居民都囤積了一堆廢紙廢塑料,甚至需要丟棄的小家電,為了讓居民及時地處理這些物品,莊行鎮的兩網融合回收服務點在疫情期間依舊正常運作。莊行鎮麗水灣小區“美家園”愛回收示範站,急居民所急,為麗水灣小區的2000多戶居民提供電話預約上門回收的服務。

圖片

每週定時定點回收和預約上門回收的服務制度是在莊行鎮兩網融合回收點設立之初就已制定,出發點是為一些年邁、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方便。這一便民之舉在這次疫情體現得特別明顯,更受到了廣大居民的一致認可。

奉 浦 街 道

圖片

圖片

奉浦街道不斷提升垃圾分類檢查模式,結合轄區內實際情況,引入第三方特勤督查和手機APP反饋軟件,對38個居住區開展智能化、高頻次、全覆蓋的巡查模式,並將檢查結果遠程實時同步到社區管理辦的後臺,並按照《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區、達標(示範)街鎮(鄉、工業區)綜合考評辦法》(2020年版)的評分要求,自動計算得分。

圖片

採用新的檢查模式後,緩解了環衛工作人員人手不夠的困境,充實了檢查隊伍力量,使原來每月一次的《情況通報》,變成了實時評分、三天一次的《問題整改》和兩週一次的《情況通報》,每次的實時評分將自動彙總為年度評分,並作為當年度對該居住區和居委會、物業公司、兩網融合第三方公司的考核評價。

圖片

通過這種高效、特定的督查機制和信息化反饋模式,大大提高了分類管理工作的時效,奉浦街道的分類問題得到了最快時間地發現和整改,為2020年的創建打好了第一槍。

未完待續

創國家生態園林城區,

建生態之城、美麗賢城!

垃圾分類齊參與,

生態環境共呵護!

養成垃圾分類投放好習慣,

讓垃圾分類成為我們品質的新標誌!

資料:奉賢綠化市容

見習編輯:戴君文

•end•

奉賢官抖現已上線

圖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