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常用文言虛詞。掌握常用文言虛詞,閱讀穩拿高分

一、其

(一)代詞

1、第一人稱代詞,代指自己。如“餘人各復延至其家”(《桃花源記》)

2、第三人稱代詞,可譯為“他(她)”“他(她)們”“他(她)的”“他(她)們的”。如“得其船”(《桃花源記》)

3、代事,代物,可譯為“它”“它們”“它們的”。如“安求其能千里也”(《馬說》);“不知其幾千裡也”(《馬說》);“其視下也”(《北冥有魚》)

4、指示代詞,可譯為“這”“這樣”“那”“那樣”。如“欲窮其林”(《桃花源記》)

(二)副詞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問、猜度、反詰等語氣,可譯為“大概”“或許”“恐怕”“難道”等。

如“其真無馬邪”(《馬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三)連詞:表選擇關係

如“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北冥有魚》)


八年級語文下冊常用文言虛詞。掌握常用文言虛詞,閱讀穩拿高分


二、雖

連詞:

(一)用於轉折關係,表示先讓一步,相當於現代漢語的“雖然,儘管”。如“雖有千里之能”(《馬說》);“雖有嘉餚”(《雖有嘉餚》);“雖有至道”(《雖有嘉餚》)

(二)用於假設關係,表示最大限度地假設一種條件,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即使、就是”。如“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三峽》);“故雖有名馬”(《馬說》)


三、者

(一)代詞:可譯為“……的”“……的人”“……的情況”“……的原因”等。如“擇其善者而從之”(《十二章》);“後遂無問津者”(《桃花源記》);“同遊者”(《小石潭記》);“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大道之行也》);“高者掛罥長林梢”(《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二)助詞:引出判斷、陳述、原因等,可不譯。如“中軒敞者為艙”(《核舟記》);“其兩膝相比者”(《核舟記》);“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八年級語文下冊常用文言虛詞。掌握常用文言虛詞,閱讀穩拿高分


四、則

連詞

(一)表示承接關係,可譯為“那麼”“就”。如“其船背稍夷,則題名其上”(《核舟記》);“然則天下之事”(《河中石獸》);“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北冥有魚》)

(二)表示假設關係,可譯為“就”。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陋室銘》)

(三)表示並列關係,可不譯。如“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八年級語文下冊常用文言虛詞。掌握常用文言虛詞,閱讀穩拿高分


五、乎

(一)語氣詞

1、表示詢問,相當於“呢、嗎”。如“為人謀而不忠乎”(《十二章》)

2、表示猜度,相當於“吧”。如“其此之謂乎”(《雖有嘉餚》)

(二)介詞

同“於”,可以引出動作的處所、時間,也可以引出比較的對象。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醉翁亭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