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羅地亞憑什麼獨佔南斯拉夫的絕大部分海岸線?

文/王凱迪

近年來,我們對於克羅地亞這個國家最為深刻的印象,便是那支在18年世界盃上取得絕佳成績的“中年足球隊”。這個經歷了戰爭喪亂的國家,曾經是南斯拉夫聯盟中的主體國家之一,最終於1991年從南斯拉夫獨立出來。不同於其他南斯拉夫聯盟加盟國的是,

克羅地亞在這場分家中拿到了南斯拉夫絕大部分的海岸線(1778公里),讓作為南斯拉夫中心區域的塞爾維亞直接變身內陸國。為什麼克羅地亞可以如此大賺一筆?

克羅地亞憑什麼獨佔南斯拉夫的絕大部分海岸線?

圖/克羅地亞的沿海小城-杜布羅夫尼克

01 西化的克羅地亞

儘管南斯拉夫民族在一戰之後就形成了南斯拉夫民族的統一民族國家,但是其內部各民族之間的分化與隔閡依舊十分明顯。立足西部的克羅地亞與斯洛文尼亞,先是歸屬於西羅馬帝國,隨後在近代歷史上長期臣服於奧地利(奧匈帝國)的統治,不僅在宗教上傾向於天主教,且在政治經濟結構與社會文化形態上更加趨向於西歐國家。這與信仰東正教且一度受到東羅馬、土耳其統治的塞爾維亞人顯然存在著明顯的宗教與文化差異。

克羅地亞憑什麼獨佔南斯拉夫的絕大部分海岸線?

圖/薩格勒布的天主教堂

兩者的結合從一開始,就有塞爾維亞王國為主導吞併統治克羅地亞與斯洛文尼亞之嫌。這種社會矛盾在二戰之後,雖然因為克羅地亞人鐵托的平衡政策與鐵腕手段而暫時壓制,但是終究深深印刻在社會的深處,一旦社會矛盾激化,這種民族矛盾便會浮出水面。

克羅地亞憑什麼獨佔南斯拉夫的絕大部分海岸線?

圖/強人鐵托

02 分裂與爭奪

1980年鐵托逝世之後,他的繼任者米洛舍維奇實行大塞爾維亞主義政策,引發了南斯拉夫的分裂,本來經濟佔優的最大少數民族克羅地亞人開始逐漸滋生獨立情緒。當時的克羅地亞人主要集中在今天克羅地亞北部的斯拉沃尼亞地區(以薩格勒布為中心的丘陵與河谷)、中部的迪納拉山地。而當時最為重要的薩爾馬提亞海岸線,則是克羅地亞與塞爾維亞人大量混居的地區。

克羅地亞憑什麼獨佔南斯拉夫的絕大部分海岸線?

圖/南斯拉夫人口分佈

1991年6月,克羅地亞宣佈獨立,這讓作為聯邦主體的塞爾維亞人與南斯拉夫聯邦難以接受,雙方的大戰一觸即發,克羅地亞軍隊與塞爾維亞人為主的南斯拉夫人民軍在邊境展開激烈交戰,史稱“克羅地亞戰爭”。

克羅地亞憑什麼獨佔南斯拉夫的絕大部分海岸線?

圖/克羅地亞戰爭

在此次戰爭中,南斯拉夫人民軍(塞爾維亞為主體)本來希望通過塞族人聚集的達爾馬提亞對克羅地亞實行東西夾擊。而意想不到的是,此時夾在塞爾維亞與達爾馬提亞海岸之間的波斯尼亞和黑賽哥維那(簡稱“波黑”)內部,克羅地亞族人與穆斯林、塞爾維亞人就該地區的未來發展產生了嚴重分歧。

在克羅地亞的鼓動下,克族人與穆族人發起了以波黑獨立為目的的“波黑戰爭”,將塞爾維亞西進地中海沿岸的路線徹底堵死,也讓克羅地亞有了充足的時間收拾解決達爾馬提亞海岸的賽爾維亞人,實現對這一條狹長海岸線的徹底吞併。

克羅地亞憑什麼獨佔南斯拉夫的絕大部分海岸線?

03 終章

在北約的一手操控下,塞爾維亞在克羅地亞戰爭與波黑戰爭中相繼落敗,北馬其頓與波黑相繼獨立,南斯拉夫只剩下塞爾維亞與黑山兩國以南斯拉夫聯盟為名繼續存在。2006年,黑山獨立,南斯拉夫終究成為了一個徹徹底底的內陸國,而他的老對手克羅地亞,則依靠北約的干預與煽動民族隔閡的卑劣舉動,最終將南斯拉夫的絕大部分海岸線收入囊中。

克羅地亞憑什麼獨佔南斯拉夫的絕大部分海岸線?

參考文獻:

1.陳志強:《巴爾幹古代史》

2.《世界全史百卷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