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瞭解歷史上五帝其四

按照《通鑑直解》上講:五帝分別為少昊、顓頊(zhuanxu)、嚳(ku)、堯(yao)、舜。古人云:德象天地謂之帝,五人都有與天地相配的德行,可以說是上承天命,下扶萬民的最佳人選。

五分鐘瞭解歷史上五帝其四

五帝Q版

所以因其德行廣大,功德崇高,後人不勝追思之情,就尊稱為五帝。並享受牛羊祭祀,萬民仰賴,香火不絕,沿至今日。

01帝少昊

少昊名摯,姓己,是黃帝的長子名為玄囂。其出生時,上天也顯有異象,據《通鑑直解》載,其母名嫘(lei)祖,曾外出巡遊華渚地方,恰有大星閃耀如霓虹一般,就感到這樣的祥瑞生下了少昊。

五分鐘瞭解歷史上五帝其四

大星如虹

黃帝時期,少昊被封為諸侯,開始降居在江水地方,又遷居在窮桑,叫窮桑氏,後又在青陽建國,所以又叫青陽氏。黃帝以土德王天下,土生金,所以少昊以金王天下,又叫做金天氏。

少昊剛建國的第一年,就有鳳凰來賀,其聲婉轉,鳴叫不絕於耳。因為鳳凰少見的祥瑞之物,少昊因取其祥,便用鳥來紀官。後來果然可以修習太昊伏羲氏的良法,修德化民,於是稱其為帝少昊。為什麼喜歡用“山野、松下”這些粗鄙的字眼,也許是“只學其形,其得其神”吧

從這裡可以看出,採用居住、建國地方來做自己的名號的傳統,在中國上古時代就已經成為一種風俗。直至後來,唐、宋文人們給自己取號,也沿用了這種方法,再就是可能鑑真東渡的時候,日本人取名也吸收借鑑此法,只是不知道取名為什麼喜歡用“山野、松下”這些粗鄙的字眼,也許是“只學其形,其得其神”吧

五分鐘瞭解歷史上五帝其四

善於學習的日本人

少昊氏後期,九黎諸侯看帝年邁,就借鬼神怪異的學說想要愚弄天下人,控制人民的思想,藉以想篡得天下。但是,帝能修太昊之法,勵精圖治,又德行廣博,終不得篡。

所以對關於後世宗教也有一些提示:道、佛、基督等教派,只要勸人行善,不為非作歹,對於世人、社會穩定還是有好處的。但是,其並不一定適合大範圍傳播。

比如南北朝之間,梁武帝惑於佛教,平時不惜食肉、喝酒,居行尚儉,但是不分賢佞,任用小人,又慈悲太甚,結果官吏任意魚肉百姓,諸侯強霸,其臣敢在白天在集市殺人,而有司不敢制。又好大興修建佛廟塔寺,苦勞天下,最後發生侯景構亂,餓死臺城。估計武帝初信佛是為了謀福,誰知侯景之亂時,大江南北罹難,積屍南北,是福是禍?

所以,出世宜奉佛、道,想要入世就不宜入空門。

五分鐘瞭解歷史上五帝其四

入世還是來找我吧

《通鑑直解》:

少昊名摯,姓己,黃帝之子玄囂也。母曰嫘祖,感大星如虹,下臨華渚之祥而生帝。黃帝之世,降居江水,邑於窮桑,故號窮桑氏。國於青陽,因號青陽氏。以金德王天下,遂號金天氏。能修太昊之法,故曰少昊。都曲阜。

元年,少昊之立也,鳳鳥適至,因以鳥紀官。帝之御世也,諸福之物畢至。爰書鸞鳳,立建鼓,制浮磬,以通山川之風;作大淵之樂,以諧神人,和上下,是曰九淵。

02帝顓頊(zhuanxu)、嚳(ku)

顓頊又叫高陽氏,是昌意的兒子,黃帝之孫。

嚳又叫高辛氏,是玄囂的孫子,皇帝的曾孫。

兩帝,也是內外兼修,有才足德的聖人。事情或大或小,都明白道理,細察精微幽妙的地方,沒有什麼疏漏,而且撫育百姓寬嚴相濟,仁而有威。

《通鑑直解》:

元年,土地東至於蟠木,西至於流沙,南至於交趾,北至於幽陵。顓頊靜淵以有謀,疏通而知事,動靜之物,大小之神,莫不砥屬。顓頊崩,玄囂之孫高辛立,是為帝嚳。

元年,帝聰以知遠,明以察微,順天之義,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財而節用之,撫教萬民而利誨之,歷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鬱郁,其德嶷嶷,其動也時,其服也士。帝嚳既執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服從。帝嚳崩,其子摯立。

03帝堯

帝摯立後,荒淫見廢,而崩。

其中有一個叫堯的賢人,“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等到諸侯推舉他為帝之後,每日所帶的是黃冕(mian),穿的只是黑衣,居住的房屋上面仍用茅草覆蓋。所以富貴後也不驕傲,謙虛謹慎,一如往初。

其愛民如子,見百姓或飢或寒或刑,皆曰我罪。所以百姓受其感化,像父母一樣愛戴感激他,“不賞而民勸,不罰而民治”。

五分鐘瞭解歷史上五帝其四

帝堯Q版

堯的時候天下怪異事很多,比如天空中同時出現十個太陽,又有大風、猰貐、封豨、修蛇等怪物為害百姓,幸喜當時有勇士名大羿者。堯乃使之射下九日,有分別在各地擒殺各種精怪。可見賢人大德出生的時代並不一定有祥瑞,重在能治。

這裡還要為弈澄清一下,射日的是大羿,並非后羿。大羿是堯時代的一位功臣,而後羿是夏朝帝相時期的一位亂臣賊子,也善射,卻貪逸成性。估計神話故事裡“后羿射日”,是以這兩位為歷史原型。

五分鐘瞭解歷史上五帝其四

大羿:射日的是我哦!

堯後期,其子丹朱不肖。這時有個賢人叫做舜,堯便以兩女妻之,即娥皇、女英。後果然舜治家有道,兩位妻子都恪守婦道。於是,堯便為大義傳位給舜,此舉首創,後人稱為“禪讓制”。

五帝中前四帝就介紹這麼多,歡迎喜歡歷史的朋友關注、指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