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華:心中有信仰 肩上有擔當

本報全媒體記者 徐 輝 徐 濤 文/圖

李文華,男,1971年9月出生,現任駐馬店市科協學會部部長。2018年年初,李文華被派駐馬店正陽縣彭橋鄉大劉村任駐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在彭橋鄉黨委和政府的指導下,李文華與大劉村村兩委密切配合,科學制定脫貧規劃,逐村逐戶落實幫扶措施,切實推動精準扶貧,並於2018年順利完成駐村工作任務,實現整村脫貧。

李文華:心中有信仰 肩上有擔當

李文華(右)到脫貧戶家中回訪。

紮根駐村一線

吃透村情民情

大劉村位於駐馬店正陽縣彭橋鄉東北方向7公里處,區域面積9平方公里,全村轄18個自然村,24個村民組,共986戶3652人,耕地面積1.15萬畝,主要種植的農作物有小麥、花生、水稻等,是一個典型的平原農業村,2011年被河南省列為貧困村。

大劉村在啟動脫貧攻堅工作時,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31戶260人。2016年脫貧24戶31人,2017年脫貧58戶141人。其中因病致貧85戶160人,因殘致貧27戶49人,因學致貧8戶30人,缺資金致貧2戶3人,缺技術致貧9戶18人。全村共有五保戶36戶37人,低保戶181戶251人(其中建檔立卡低保戶120戶190人),一般貧困戶1戶1人,持證殘疾人120人(其中建檔立卡殘疾人45人,重度殘疾人5人)。

李文華駐村2年多來,經過多方協調,先後為大劉村新修村級道路26.8公里,新打機井40個,新建橋樑50餘座,安裝路燈184盞,引進幫扶資金960.68萬元;創辦合作社9個,協助群眾辦理大病救助23人,協調結對幫扶貧困家庭學生44人,幫助培訓基層幹部6人,培訓技術人員56人;幫助銷售農副產品40餘萬元,協調新建村標準化衛生室1個,新建分散式光伏發電站一座,村扶貧車間1個;李文華充分發揮市科協自身優勢,為大劉村成功申請農村電商培訓基地一個,配置電腦3臺,投影儀1部,匹配培訓經費3萬元;聘請種植養殖、電商平臺銷售等科技專家為農民進行小麥、生豬養殖等電商平臺銷售技術培訓,受益群眾達360人次。李文華還在駐馬店市科協黨組的大力支持下,對貧困戶開展日常走訪、春節慰問、大病捐助、困難大學生捐贈、村級“三夏防火”捐助、創森捐助、村小學校體育器材捐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捐贈等各項活動,市科協共投入資金20餘萬元。

“李書記為俺們能夠脫貧付出了大量心血。”村民朱陳旺感激地告訴記者:“以前村裡的道路泥濘不堪,雨天小孩子們上學都很困難。現在村組水泥道路全通,路燈也裝上了,廁所也實施了改造。這些改善都是李書記給我們群眾帶來的福音,感謝黨感謝政府給我們帶來的好政策。”

牢記駐村職責

建強基層組織

駐村以來,李文華始終牢記第一書記職責,切實履行建強基層組織、推動精準扶貧、落實基礎制度、辦好惠民實事四項職責和12項工作任務。通過抓黨建促脫貧,規範“三會一課”制度、走訪聯繫群眾常態化、“四議兩公開”透明化、黨員帶頭模範化等舉措。認真開展“兩學一做”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學習教育實踐活動,堅持以“三會一課”“黨員活動日”為載體,組織黨員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開展“重溫入黨誓詞”、義務為貧困戶和困難群眾獻愛心等活動,並充分利用黨建宣傳欄、政策宣傳欄、公示欄以及黨員活動中心,結合文明創建,積極開展村規民約、好人好事宣傳,加強村級黨務政務公開,樹立文明和諧新風尚,濃厚脫貧攻堅工作氛圍。李文華按照基層黨組織建設標準,注重對後備幹部的培養,積極協助黨委、政府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指導村兩委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切實增強村兩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為脫貧攻堅工作提供組織保障。通過抓黨建工作,強化了村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樹立了兩委班子和黨員隊伍新形象,受到了廣大黨員群眾的好評。

“李書記來了以後,按照上邊要求,安排黨員多次學習和培訓,加強對黨員幹部學習和教育,通過多次培訓,使村兩委班子和隊伍建設更加強大。特別是在黨員學習中,李書記要求黨員每月必須堅持學習,在重大決策上他都及時給予我們指導。”大劉村黨支部書記王思傑說,“這2年多來,經過李書記的親自指導,使我們村班子和隊伍建設提高到了一個水平。比如,在今年的疫情防控期間,我們在群裡發了一條需要防控人手的信息,一下子就來了上百人的志願服務隊員。夏收防火時節,村裡的每一段路都有一名戴袖章、打紅旗的志願服務隊員。這兩個例子都體現出黨員和幹部隊伍建設達到新的高度,體現了支部的戰鬥力和號召力。”

明確目標任務

推動精準扶貧

為明確目標任務,採取切實可行的幫扶措施,確保按計劃如期脫貧。李文華組織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班子一道深入走訪黨員、村民組長、貧困戶和廣大群眾,宣傳黨的扶貧政策,推介村兩委工作思路和打算,徵求黨員群眾對村兩委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瞭解群眾所需所盼。排查貧困戶“兩不愁四保障”(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和飲水)情況,分析致貧原因,結合大劉村實際情況,按照長短結合、發展產業項目對全村農戶全覆蓋原則,制訂了實施計劃。李文華組織駐村工作隊對貧困戶逐戶上門調查摸底,因戶因人施策,制訂幫扶計劃。特別是對低保戶、五保戶、殘疾人戶、大病和長期慢性病等困難戶,他同村兩委班子、包村包戶責任人,堅持定期開展走訪和幫扶慰問。通過落實光伏帶貧、到戶增收、產業帶貧、健康扶貧、教育扶貧、金融帶貧、低保辦理、公益崗位、危房改造、危房清零、人居環境改善等政策,使每戶村民都享受2項以上脫貧政策,確保穩定脫貧。

李文華定期召開村兩委聯席會議、村民代表大會、村黨員大會和村民小組長會議,詳細瞭解村民訴求、幫扶效果和脫貧意見建議等,瞭解他們的所思所想以及對村組織和幫扶單位的要求和期盼,並針對性地開展政策宣傳和培訓。李文華堅持抓住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的關鍵環節,經常深入農戶家中開展普查和“回頭看”,理清了致貧原因和脫貧需求,採取一戶多策,制定了幫扶措施,使扶貧脫貧工作穩步推進,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李文華全力協助大劉村村兩委制定和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完善各種措施,強化基層制度,堅持辦實事、辦好事,提升為民服務能力,增強廣大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李文華以中央提出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為目標,紮實改善大劉村人居環境,加快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以“四美鄉村”建設為契機,以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大力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按照鄉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要求,在村主要街道及時添置可回收垃圾桶,改善全村基礎設施和生產生活條件,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圍繞路、河、溝、渠、坑的髒亂差現狀,聚集社會各方力量,加大投入力度,建設小遊園,健身廣場,開展標準化整治,努力形成路淨、水清,綠樹成蔭,建立美好鄉村。

“來到大劉村後,我堅持把學習理論作為提高素質、增強本領做好工作的第一需要。”李文華說,“在工作中,我堅持夯實政治理論基礎,提升業務知識水平,加強理論聯繫實際。把學習到的新理念、新理論與調查研究、工作實踐相結合,順利開展脫貧攻堅工作。”

回顧駐村以來的工作,李文華表示,在各級部門的正確領導和大劉村村兩委及廣大群眾支持下,駐村幫扶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組織和群眾的要求還有不小差距,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理論學習不夠系統,政治站位不夠高,工作上開拓創新不夠等,“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採取有效地措施切實加以改進,真正做到不忘初心踐行使命,履職盡責砥礪前行。”

李文華:心中有信仰 肩上有擔當

李文華(左二)深入田間瞭解種植業發展情況。

李文華:心中有信仰 肩上有擔當

如今的大劉村猶如一幅美麗畫卷。

科技賦能,智慧扶貧。近年來,圍繞省科協的總體工作部署,全省各級科協組織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和力量,創新脫貧思路,探索扶貧舉措,融合各方元素、匯聚各界力量,已成為中原大地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有力踐行者。

河南省科協在河南科技報推出專欄《決戰脫貧攻堅的河南科協人》,集中報道全省科協系統幹部職工服務決戰脫貧攻堅的優秀典型、生動實踐和成就經驗,彰顯河南科協人勇於擔當、甘於奉獻的精神風貌,用榜樣的力量引導和激勵全省科協系統幹部職工在脫貧攻堅主戰場繼續建功立業。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